張前
1819年,一個小男孩出生在美國長島南亨亭頓附近的一個農舍中,與其他孩子不同,這個孩子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詩歌的極大興趣。
大概在小男孩七八歲的時候,在當地已經頗有名氣,因為,在大家眼里,他小小的腦瓜儼然成了一個“詩歌加工廠”,隨便什么時候詩句都可以信手拈來。
因為每天都能聽到別人的溢美之詞,這個小男孩開始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天才詩人,內心的自負感極具膨脹起來。這以后,小男孩學習詩歌的熱情降低了。從此以后,小男孩無論走到哪里,都是趾高氣昂,一副飄飄然的樣子。
小男孩的父親是一位農民,雖然這個本分的莊稼漢子沒有多少知識,但是,他依然為孩子的變化感到擔心。
一天,父親領著小男孩來到一片位于山坡上的莊園里。為了澆灌方便,一年前,莊園主雇人在這片莊園里打了很多水井,然而,現在適逢旱季,很多水井已經沒有水了。
“孩子,你能找到哪些水井還有水嗎?”父親問兒子。
“當然,看一看就會知道了?!苯酉聛?,小男孩像小雀兒一般又跑又跳地去查看水井了。
時間不長,小男孩氣喘吁吁地回來了,他得意地告訴父親:“整個莊園一共十二口井,只有一口井里有水!”
父親點了點頭,然后指著山坡最下端的一口井說:“我不用看就能知道那口井里有水?!?/p>
小男孩吃驚地望著父親,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這很簡單,因為那口井處在山坡最下端?!备赣H平靜地說。
“哦,我明白了,因為水總往低處流?!毙∧泻⑹莻€聰慧的孩子,父親的話剛出口,他就明白了。
“是呀,一口水井只有甘心處于山坡的底端才能容納更多的水?!甭犃烁赣H的話,小男孩深有領悟。從那以后,他再也不心浮氣躁了,而是把大多數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和思考上。時間一天天過去,直到36歲,他才寫了《大路之歌》等12首詩歌,而當這12首詩以《草葉集》命名出版之后,很快震驚了美國。
寫到這里,你已經不難猜到這個小男孩是誰了--是的,他的名字叫沃爾特·惠特曼。在一鳴驚人后,惠特曼像一顆新星冉冉升起。1859年以后,他陸續寫出了《從永不休止地擺動著的搖籃里》和《民主之歌》等長詩,共連續出版了《草葉集》9個版本,這些作品,讓惠特曼轟動了全球,成為了那個時代乃至今天世界詩壇上一顆不朽的明星。
好詞:信手拈來,膨脹,趾高氣昂,心浮氣躁,一鳴驚人,冉冉升起
好句:從此以后,小男孩無論走到哪里,都是趾高氣昂,一副飄飄然的樣子。
在一鳴驚人后,惠特曼像一顆新星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