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森
摘要目的:探討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治療型糖尿病臨床效果。方法:收治型糖尿病患者1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睡前給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1次同時在每天早晨口服格列美脲。觀察組在睡前給予甘精胰島素1次起初劑量1U在早晨給予格列美脲口服。觀察兩組血糖控制情況和低血糖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小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5)。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5.;對照組低血糖發生率16.7;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5)。結論: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控制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顯著低血糖發生率。
關鍵詞型糖尿病甘精胰島素格列美脲
型糖尿病的發病率較高患者處于高血糖狀態會引發相關并發癥有效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和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甘精胰島素一種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島素類似物。格列美脲是第代磺酰脲類降血糖藥。本文觀察上述二藥聯合在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年月~1年月收治型糖尿病患者1例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單純應用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效果不佳需要應用胰島素治療。同時排除酮癥酸中毒患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患者、不能按照醫囑服藥患者。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例男1例女9例年齡平均6.±5.7歲;糖尿病病程.9~11年平均5.±.1年。對照組6例男例女例年齡平均6.5±6.1歲;糖尿病病程.6~1年平均5.1±.7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睡前給予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1次同時在每天早晨口服格列美脲每天服用1次mg/次。觀察組在睡前給予甘精胰島素1次起初劑量1U觀察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小時血糖水平的改變情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甘精胰島素用量同時患者在早晨給予格列美脲口服mg/次1次/日。
觀察指標:兩組在治療前測定空腹血糖水平、餐后小時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兩組在治療后也測定上述項目。觀察兩組在治療期間低血糖發生情況。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P1.進行統計學分析率比較采用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小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測定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小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空腹胰島素水平分別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5);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小時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5)。見表1。
兩組低血糖出現情況比較:觀察組中出現低血糖例次對照組出現低血糖1例次;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5.;對照組低血糖發生率16.7;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5)。
討論
甘精胰島素是一種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注入皮下組織后因酸性溶液被中和而形成的微細沉積物可持續釋放少量甘精胰島素從而產生得到預期可預見的、有長效作用的、平穩、無峰值的血藥濃度/時間特性。在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的動力學方面甘精胰島素同人胰島素極為相似。所以甘精胰島素在藥動學和藥效學特點較傳統胰島素有所改善其作用曲線更接近生理胰島素分泌特點。格列美脲是第代磺酰脲類降糖藥對胰島素分泌有靈活的調節作用患者在服用格列美脲時不容易產生低血糖反應。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改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方面兩組無顯著差異但觀察組低血糖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甘精胰島素聯合格列美脲控制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效果顯著低血糖發生率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奠一菲,周健,賈偉平.血糖波動的評價指標-平均血糖波動幅度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中華糖尿病雜志,11,():59-6.
申虎威,李燕,邢莉,等.血糖波動與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的相關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6(7):111-115.
戴慶,戴榮峰,邵敏潔.格列美脲聯合甘精胰島素治療型糖尿病[J].中國臨床醫學,1,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