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哲
從功能到服務的變革
很多人談起對此前那些令人敬仰的手機制造企業,都會分析得十分有趣。
大家認為諾基亞應該邁向卡片機市場、黑莓應該去做筆記本電腦(鍵盤體驗好)。在手機取代MP3播放器的年代里,擁有Walkman的SONY也敗下陣來。同樣的,MOTO和三星再美麗的翻蓋與滑蓋,最終都變成了“曾經的直板”。
在我們骨子里帶著九分敬意和一分譏諷的思考里面,到底是什么,革了這些曾經輝煌的企業命脈?讓他們改變,在進步的浪潮中邁向衰落,又或者走入另一個開始……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終端從功能到服務應用的變革所造成的。
談及移動互聯網的典型應用,大家似乎都能說出一些,地圖、游戲和社交等,這些應用都是在移動互聯網下催生出的產物。之所以它們多半都做得很成功,是因為這些業務在創立之初,就看到了用戶的潛在需求,并順勢而生,創造了新的需求場景。所以很快便能在市場上崛起,速度之快,令人觸目驚心。
而傳統網絡媒體轉型帶來的新聞客戶端和電商的網購客戶端,都是把原來在PC上的用戶需求移植到了移動終端,使其更符合移動互聯網的特點。最后的結果就是,這些移植的產品往往得不到用戶的肯定,因為它們對移動互聯的特點把握得并不夠好。而究其根源,其實還是操盤者對移動互聯網的信心不足。要知道,進入移動互聯后往往需要公司在原有業務模式和組織架構上去揮刀,才能做好改變。
當然,移動互聯網創新的典范,是一些新聞聚合客戶端以及各種導購應用。它們充分挖掘了移動互聯網的特點,例如碎片、分散與拇指交互(例如文字短、頻、快)。將很多分散在互聯網各處的信息聚合起來,甚至進行二次加工,最終受到許多用戶的喜愛,成為很多內容的入口。
其實不難看出,隨著用戶對傳統互聯網的認識和依賴越來越深入,隨著移動網絡環境的改善(速度與資費是關鍵),隨著移動終端硬件的成熟,隨著平臺與開發者環境的精進,越來越多基于互聯網的服務被移動化,越來越多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被移動終端所取代和延伸,越來越多的數據從移動互聯網中產生。
于是,移動互聯帶動了手機終端從功能往服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手機鍵盤被觸摸屏取代,人們對攝像頭的需求不再僅僅是拍出來存在內存卡里這么簡單,音樂成為了手機的標配,而內容分發商不再依賴于硬件本身。一切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于是手機終端廠商在淘汰了功能機之后,開始了如何做服務的探索。
把手機當做消費品
iPhone無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產物之一,所以它成為了眾多希望突破現狀的終端制造商效仿的對象。
當然iPhone是個內外兼修、相互作用的產物,其外在的美,與太多因素相關。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三星手機,三星在產業鏈的完整與規模上足以傲視整個行業。不過,無論是iPhone還是三星手機,對中國制造業的需求都相當大,因為中國的手機制造產業鏈在全球范圍內所占的比例高得讓人震驚。所以,伴隨著制造業的發展,相關的核心技術和周邊產業逐漸也成熟起來,加之以中國人的智慧與螞蟻雄兵的勇氣,我國終端廠商的手機綜合設計能力也在日漸精進。
剩下的內在美,則是擺在全世界終端制造廠商眼前的難題,大體可以歸為兩類:交互與服務。早先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玩機網站上,隨處可見的各種第三方團隊制作的ROM,受到無數網友的追捧。究其原因,是終端廠商在操作界面上的不足。
大家都知道,現在除了iOS外,主流的終端OS就是Google的Android系統。早期的Android只是完成了基礎的框架,在用戶操作層面的體驗,則需要終端廠商去完善。
缺乏系統經驗的硬件廠商沒有交出用戶滿意的答卷,所以就催生出一批擁有不同定位和特色的ROM,來滿足消費者對交互層面更高的要求。而有些ROM還成功轉型,將自己的業務領域延伸到手機硬件終端領域,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這種市場需求,現在看來都是階段性的。隨著時間與經驗的累積,ROM的身影已經逐漸遠去,僅存的一些更多是對現有平臺功能的更改和完善。因為終端廠商在這個領域欠下的功課,都逐漸補足,但服務卻是永遠的痛。
手機廠商回歸本質還是蛻變
Android的開放不如說是失控,現在Android平臺上涌現出無數的應用商店進行內容分發,所以終端廠商對服務的生態圈很難再有貢獻,更別談回報。于是,一些終端廠商最終又回到了制造的時代,比速度、比外觀!
最近三星發布新款手機時,附帶了一塊手表,很多人為此大作評論。簡單點思考,該廠商無非是從巨額的市場費用里面拿出一小塊,做了一個讓手機更有噱頭的配件罷了。當終端廠商終于意識到八核以后沒法再講十六核的時候,對行業、對用戶不都是一件好事嗎?
此前OPPO的一新款手機中,也將手機防丟器作為了產品的賣點之一。我們看見終端廠商正在積極的尋求突破,圍繞著手機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數據入口,開始嘗試和更多的鏈接用戶的生活,從簡單的通過逐步延伸成為用戶的一部分。
正是廠商們在各個方向上的不斷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智能手機。當用戶手持一個內置精密儀器,摸著卻像一件工藝品,還可以隨時隨地連接互聯網,改變人們的生活的終端設備時。請別忘記了,這些背后為之奉獻的企業,是他們讓移動互聯網這個詞擁有了改變世界的機會。但最終終端廠商是走向PC的夕陽,還是另辟蹊徑,逐漸找到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中的定位和價值,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