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L
關注兒童安全的手環
當業界和用戶都在翹首期待蘋果iWatch和Google Glass引領科技潮流時,這款面向兒童使用的可穿戴產品無疑劍走偏鋒,其獲得的試用申請回應也著實積極。這當中,三大主體功能可說居功至偉。
據360副總裁沈海寅透露,這款兒童衛士手環內置了專業級GPS芯片,可隨時定位孩子位置,只要家長在智能手機上安裝一個軟件,通過手機向手環發送命令,就能知道孩子的位置,并能查找孩子某段時間內的行動軌跡。同時,在家長設置一些安全區域后,系統還能夠自動識別孩子佩戴手環期間常去的位置,一旦孩子的位置超出這些安全區域,系統就會自動向家長的手機發出報警,以提示孩子可能面臨危險。此外,最為關鍵的一點,這款手環內置了GSM通話模塊,能建立單向通話連接。家長可以隨時用手機撥通手環,通過聽取孩子周圍的聲音了解孩子所處的位置,比如在幼兒園孩子是否和伙伴吵架,是不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等。家長也能通過發送命令,遠程控制手環錄制一段15秒的環境音,若孩子真遇到意外,錄音功能可以輔助分析孩子所處的環境。
“360兒童衛士”手環可通過內置的GPS芯片隨時定位孩子位置,董事長周鴻祎表示,目前360已經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安全公司,但是公司的安全理念并不局限于網絡環境的安全,“我們有義務為社會多個其他領域的安全問題努力,360兒童衛士就是秉承這一原則問世的。”
無法阻擋的兒童移動互聯
實際上,無論是全民大討論開放第二胎意味著什么,或是論壇里媽媽們組團淘兒童安全座椅,都顯示著孩子對于家庭的重要性。如何讓他們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適和更無憂無慮地成長,不僅是家長們努力的方向,也預示著各種可以挖掘產品的機會。
但長久以來,移動互聯網領域除了各種親子APP的快速發展外,似乎并沒有從中找到太好的硬件發展契機。迪斯尼兒童數碼相機與數碼攝像機的形式大于意義,各種平板電腦被媽媽們視為影響孩子視力的“洪水猛獸”……。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移動互聯網、可穿戴數碼產品等仍然慢慢包圍了孩子們的生活。
據兒童倡導組織Common SenseMedia的最新調查發現,兒童對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帶屏便攜設備的使用率在過去兩年仍呈現爆炸式增長。在對美國父母進行的一年兩次的調查中顯示,0~8歲兒童中使用移動設備的人數比例從2011年的38%升至 2013年的72%,增長了89%。即便在兩歲以下幼兒中,也有38%左右的兒童使用過移動媒體設備,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只有10%。除此之外,所有兒童每天使用移動設備的時間也增加了兩倍,從5分鐘增加到了15分鐘。
創造,從關愛出發
既然我們無法阻止移動數碼產品對孩子們的“逆襲”,那么為什么不能從更為積極的角度創造開發,并加以引導呢?國內外的同行廠商已經早早行動起來了。
比如Sproutling推出的一款針對嬰幼兒的腳環設備,佩戴在寶寶身上后可對嬰兒的心率、睡眠、周圍光線與環境溫度等進行追蹤,并通過藍牙將數據傳遞到爸爸媽媽的手機上。如果嬰兒出現異常(即出現非正常數據),手機上相應的APP就會立即發出警告。而這款設備搜集的數據可以幫助父母給寶寶的睡眠健康創造最為合適的室內溫度、光線等環境條件。
而國內也不乏母嬰可穿戴設備領域的耕耘者。寶寶樹近期就推出了針對孕期人群的智能手表,它可以為用戶進行體重跟蹤、監控胎動、記錄運動和宮縮的情況等。比如幫助孕期用戶數胎動,在采集數據之后,依靠算法為孕婦預測其體重曲線、寶寶發育狀況,并給出相關的建議。
這些產品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監控和對嬰幼兒成長細節數據的收集、統計讓父母們更加輕松。這對于許多正摸著石頭過河的年輕父母而言,正是最及時和有效的幫助。
由此可見,現階段大量將側重點放置在關注親子教育方面的產品,實際上只是兒童成長過程所需產品的冰山一角,父母和孩子們希望獲的是更具可靠性,更貼近成長生活的產品。
當然,在這些新型兒童數碼產品問世時,一些新的課題也隨之產生。比如一些教育專家也擔心,如果家長監控不當,360兒童安全衛士會不會侵犯孩子隱私等。移動數碼產品對兒童究竟利弊幾何,尚無定論,關鍵還是開發者能否能把握住需求和尺度的平衡。
可穿戴數碼產品一直被認為是移動互聯網的下一片“藍海”,而面向兒童的產品更有可能變成父母們的“剛需”。360手環這樣的產品,應該點燃的是新一輪創新的火把,而不是各種“山寨”的火匣。而如何保障這些產品的續航能力、數據安全等或許也是在業界一片歡騰之后該冷靜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