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溪

8月16日,“中國夢·勞動美”鐵人精神永傳承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經過廣泛評選,李新民等10人當選首屆“加油中國·傳承鐵人”年度人物,伍曉林等115人當選首屆“加油中國·傳承鐵人”優秀人物。他們中間既有資產超過80億元的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也有普普通通的工程技術人員和一線生產工人,但無論職位高低,這批新鐵人身上具備一個共同的閃光點:傳承了代表我國工人階級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的鐵人精神。這批石化行業新鐵人的誕生,為行業帶來了一股振奮人心的浩然正氣,是實現美好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時代正能量。
中國夢的內涵十分豐富,大到國家的復興強盛夢,小到百姓的富裕幸福夢,同時也少不了各行各業的強大繁榮夢,化工行業也不例外。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化工大國。”但同時我們也十分清醒,大并不意味著強。中國化工行業在經歷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產業基礎和規模已經足以讓我們在國際上稱“大”。但全速奔跑之后行業發展的后勁已顯得不足,爆發式的增長模式也成了過去時。市場、環境、資源和勞動力這些曾經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優勢正在受到限制,未來中國石化行業要想實現強大繁榮的夢想,更多的要靠科技創新來推動。
這批化工行業的新鐵人帶來的正是這樣一種行業發展所急需的正能量。忽然有一天我們發現,物質生活的滿足不再讓我們感到快樂,身邊怪事亂象叢生、道德水準下滑……這些常常讓我們精神不振、深感無力。此時此刻的正能量顯得尤為及時和寶貴。無論國家還是個人,要想實現夢想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奮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每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每個石化人作為行業中的一員,首先是要擔負起自已應付的一份責任。這份責任,往大說就是對社會的責任,在工作上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往小說就是對家庭的責任,通過自己辛勤工作為家人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個人夢、行業夢和國家夢是緊密相連的,又是目標一致的。國家的繁榮離不開化工行業的強盛,而行業的強盛靠的是每一個石化從業人員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