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摘 要:店口作為一個聞名全國的五金之鄉,蘊含著許多寶貴的五金資源,及時地去發現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通過老師和家長及幼兒的共同協作,利用家中的廢舊五金材料,運用靈巧的雙手,制作各種孩子們喜歡的體育玩具。
關鍵詞:五金自制體育玩具 幼兒體育活動 五金資源
中圖分類號:G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240-01
在平時的體育活動中發現,經常使用那些現成買來的體育玩具如:皮球、羊角球、繩子、搖馬等遠遠滿足不了幼兒活動的需求,常常會陷入選擇玩具的窘境。《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在調查中發現,家長對體育活動所需玩具的想法很單一,基本都認為只需一些現成的玩具;許多家長還不能清楚地認識到,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和材料更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體驗運動的樂趣。為此,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利用店口豐富的五金資源進行體育玩具制作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
1 開展多渠道、多途徑的資源收集活動
采用了多樣化的形式與途徑,充分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通過家園合作,更好地發揮師生的創造潛能,建立低成本、高效益的價值觀念。
(1)鼓勵教師積極大膽的收集材料,并通過互相交流、研討,明確收集的范圍和途徑。在材料的選擇上應是安全衛生的廢舊材料為主,如:鋁塑管、PPR管、各類接頭、彈簧、較大的墊片、濾清器等。選擇的材料應具有多功能性,可變性。能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能力層次幼兒,才能在體育活動中體現價值。如:彈簧對于小班年段可以變成拉力器,中、大班可以做成具有彈跳性的“小蹦級”。
(2)讓家長積極參與到搜集材料的活動過程中。制作體育玩具需要大量的廢舊物品,經過調查,許多幼兒家長從事五金行業,他們常給我們提供各種幼兒操作、探究的工具、材料。家長們可以隨時將自己認為有利用價值的廢舊物品帶來,統一放到班級的箱子里,教師進行整理。在整理中發現有價值的物品進行保留,如所需要的材料同時需要幾種玩具、數量又比較多時,將家長分成相應的幾組,根據情況進行搜集和制作,既節省了時間,也未給家長造成過多的負擔。同時,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體育玩具構思簡單介紹給家長聽,闡明所需材料,讓家長進行采集。
(3)緊密聯系社區,合理利用資源。店口鎮有著很多的大中型生產五金的企業,通過觀察和了解,它們的一些廢舊材料直接可以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各種玩具。楓葉集團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管子成了孩子們的鉆山洞,轱轆,陀螺等等。
2 勤于探索、積極利用,推進自制玩具的制作
筆者在多次進入店口五金城內進行考察后,深深的體會到了只有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探索、研究,才能把材料的真正價值都體現在幼兒的活動中,才能真正制作出形狀各異、內容豐富的教玩具。
(1)積極探索,一物多用。通過對材料的了解、分類,探索出物體的多種用途。如小口的PPR管、鋁塑管等一些管子,根據這些材料容易彎曲、容易截斷的特性,使同種材料變化多樣,在不同的活動中體現不同的價值,可以制作成弓箭、球拍、擔架、拉力器、跳房子等。(2)多物組合、合理利用。在了解了一種物體多種用途的基礎上,讓幼兒利用多種不同物體進行組合,從而在新的活動中體現其應有的價值。如:用鋁塑管和濾清器組合成的拉車等。(3)家園攜手共同制作。組織開展“家長自制玩具評比”活動,頒發獎狀,充分調動家長對自制玩具的積極性。有位家長看到幼兒園里買來的籃球架后,根據籃球架的基本結構,用各種管子和三通接頭精心地制作了簡易的籃球架。這位家長來園時也喜歡駐足在自己制作的籃球架旁,看著孩子們的活動,還經常和我交流改進的意見和活動的建議,爭取下次能制作的更合理,更精致。
3 探索創新,發揮自制體育玩具的多種功能
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同,對游戲和器械的需求不同,所以必須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制作適宜的體育器械。
(1)材料投放體現層次性。我們考慮幼兒的差異,注重投放自制體育玩具投放的層次性,使幼兒在活動中不再害怕失敗,不再表現勉強和為難,能積極主動地按自己的能力開展活動,在各自的起點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如:我們所投放的“可調節跨欄”,高矮不同,寬窄不同,幼兒可根據各自的能力選取適宜的高度或寬窄面來練習。又如我們投放的直接用PE管做成的高蹺,高矮、寬窄面不同,玩法與難易程度也不同,有的用繩子提著走,有的直接用皮筋套在腳上走。幼兒通過由易到難的練習,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2)挖掘材料的多用性,使活動器械能體現一物多玩。面對一種新投放的材料,孩子們不僅樂意玩,而且善于玩,他們能把一個個用PPR管做成的呼啦圈玩得花樣百出。先是試著轉動,接著是在地上擺出各種圖形進行跨跳聯系,接著又和幾位好朋友在一起做鉆山洞等等游戲。利用“鋁塑管”,截成長短不一的小棒,利用直角彎管接頭,可讓幼兒拼插,變形成樓房、方格、階梯練習跳躍。在適宜的材料支持下,孩子們學會了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游戲活動,他們在其中玩出了樂趣、玩出了知識、更玩出了健康。
(3)發揮創造,自由組合。在選擇活動材料時,發現只要是材料的特征和功能適合需要,幼兒就愿意選擇。我們啟發幼兒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器材搭配起來使用,能發現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動的樂趣。如:我們用截好的鋁塑管和紙球搭配開展“趕小豬”游戲。用自制足球門活動接頭組合成的打靶場地,呼啦圈和布袋組合成的“袋鼠跳”等等。材料的補充對幼兒在運動中合理搭配器械,嘗試多種玩法,發展其游戲情節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4 利用自制體育玩具,形成生動、有趣的教學、游戲活動氛圍
教育家福祿貝爾認為兒童是在游戲中獲得發展的。游戲是幼兒的工作,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的,游戲是伴隨幼兒成長所必不可少的活動。我們認為創設環境就是為吸引幼兒主動、自愿、愉快、自由的參與游戲。在《我是小獵手》的游戲活動中,我提供了自制的玩具:跨欄、鉆山洞、弓箭等。利用這些教玩具布置了“森林”的活動環境,使幼兒“身臨其境”,在模擬成的森林中鉆過山洞、爬過小坡、走過小橋,用自制的弓箭進行打獵游戲,利用自制體育玩具為活動塑造逼真的游戲環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發展。
以新《綱要》精神為指南,經過一學年的實踐和研究,清楚地認識到,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就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取之不盡的體育活動材料。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改變農村、材料缺乏的情況并不需要花大錢,甚至是不需要花錢的。迫使我們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進行不斷反思,到實踐中去尋求答案。為幼兒創設主動學習的環境,有效地促進每個幼兒在自由、寬松的游戲環境中獲得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Z].2001.
[2] 袁紅英.讓家鄉的自然、文化資源走近孩子心中[J].幼兒教學研究,2007(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