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奧黛麗·赫本逝世20周年,在沒有赫本的日子里,赫本風一直延續,并讓很多人為之效仿,近年來的英倫風也是一直都沒有消逝過,她是奧斯卡影后,被世人敬仰為“人間天使”;身為好萊塢黃金時期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優雅的氣質和有品位的穿著著稱。
1.《羅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當時23歲的赫本,把這個愛情故事變成了一個童話,把這個電影變成了一個夢。赫本的完美表演,也給自己譜寫了人生童話般的開始。第一次擔綱主演的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更令人驚奇的是,赫本和《羅馬假日》的服裝設計海德共同設計的服裝獲得了最佳服裝獎。赫本在影片里那種清新秀美的短發,將赫本的美貌、活力、嫵媚、典雅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這種后來被稱為“赫本頭”的發型也受到了無數時髦女性的青睞,風靡世界。赫本偏瘦的體型也使減肥美容業興旺起來,甚至赫本在影片中的服裝、帽子、太陽鏡,也都風靡一時。劇中安妮公主游覽羅馬城時所穿的白襯衫和大擺裙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赫本所穿的大擺裙其實是一套由雙排扣的短夾克和斜裁圓擺裙(上衣由3顆紐扣固定,山東府綢面料,奶油色絲質內襯,由派拉蒙檔案館收藏)組成的套裝,在電影中,公主只穿了裙子配白襯衫,在一些《羅馬假日》的海報中,公主的裙子被上色成藍色,其實是錯誤的,公主的裙子實際上是棕色的。
在攝影棚里觀看影片樣片的導演威廉·惠勒曾為赫本由衷地贊嘆:“這部電影一定會使她成為全世界的情人!”50年以來,他的大膽論斷得到了完美的證明。
2. 《龍鳳配》(Sabrina, 1954,又名《情歸巴黎》)
在《龍鳳配》中赫本飾演的不是高貴的公主,而是一位窮苦司機的女兒。本片講述了她和一位不解風情只專注事業的富家公子經歷種種誤會,最終墮入愛河,擁有完美結局。雖然《龍鳳配》又再次成為俗套的“灰姑娘”的故事,但是由名噪一時的奧地利導演比利·懷爾德執導,兩位當時的巨星威廉·霍登、亨弗萊·鮑嘉與赫本配戲,使這部電影依然獲得不俗反響。赫本那時雖然已經貴為奧斯卡影后,但她畢竟只是主演了一部電影的新人,因此同兩位紅透半邊天的男明星合作,她還是十分緊張。而脾氣很大的鮑嘉瞧不起赫本并說她不會演戲。在他眼中,赫本是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居然與他這位巨星配戲,簡直是委屈了他。赫本只能冷靜地默默忍受他對自己的蔑視。但是在奧斯卡頒獎禮上,赫本獲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而鮑嘉沒有提名。這部電影的服裝設計依然是當時主流的設計大師伊迪絲·海德,獲得了當年的最佳服裝設計獎。但影片中絕大部分的服飾卻出自赫本的“私人設計師”于貝爾·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之手——莎賓娜身著的服飾,大都是由這位大師或赫本本人精挑細選的。這是赫本首次與這位杰出的法國天才服裝設計師合作,卻也使赫本與紀梵希品牌結下了終身的不解之緣。如果不是赫本那么鐘情于紀梵希估計后者也不會像現在一樣有名吧。赫本曾說過,只要她穿著紀梵希,就感覺到安全,似乎有人在保護她。
3.《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
意大利導演第諾·德·勞倫梯斯根據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奧黛麗·赫本和丈夫梅爾·菲熱及亨利·方達共同主演。曾經由于赫本有孕在身而陷入無法按期拍攝的尷尬。在懷孕息影期間,赫本把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譯本《戰爭與和平》讀了一遍又一遍,她越來越被書中貴族少女娜塔莎的性格所感動,想要塑造這一人物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但是,身體狀況又使得她猶豫不決。導演勞倫梯斯決定等到赫本分娩之后再讓赫本出演苗條消瘦的年輕少女娜塔莎。但是后來由于身體虛弱而小產,極度痛苦的她對是否拍這部電影又產生了動搖。最終赫本強烈的職業責任心戰勝了內心的軟弱,丈夫菲熱也認為扮演娜達莎的這個角色,可能會使她重新振作起來。盡管影片的劇本由于改了又改,最終和原著距離已經相當大,再也談不上原汁原味,但是,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彌補了這一缺陷,使得它仍不失為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4.《甜姐兒》(Funny Face,1957)
“每一個女人在一生之中應該都會夢想和弗雷德·阿斯泰爾共舞。”奧黛麗這樣說,而且也實現了這個美夢。《甜姐兒》本來是阿斯泰爾在百老匯表演的舞臺劇,曾決心獻身芭蕾藝術的赫本出演《甜姐兒》,她的舞技讓這位舞蹈之王也無法挑剔。這部電影敘述的是紐約格林威治村一家書店的女店員,由于被一位時裝攝影師看上并加以培養,而成為世界名模的故事。當然影片最精彩的并不是他們倆后來發展出來的戀曲。《甜姐兒》是赫本拍的第一部音樂片,由于她那精彩絕倫的舞技和甜美的歌喉,再加上有大名鼎鼎的阿斯泰爾搭檔,影片又獲得了成功。由于赫本出色的演技和舞技,“甜姐兒”一時成為她的代名詞。
5.《蒂芬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講述一個名叫霍莉的生活在社會下層的年輕的賣笑女子,她的生活,她的遭遇。她把得來的錢花在開PARTY上,邀請上流社會的人參加,希望可以在其中釣一個金龜婿。赫本身著黑色的禮服,戴黑色長手套,將發髻高高盤起,華美的珠寶點綴其間,手夾一根特長香煙,優雅地玩弄著,親昵地稱呼著每個來賓“Darling”,如花蝴蝶一般周旋于社會名流間,風姿綽約的模樣已成為我心中的美學最高點。只有她才能將原著小說中的角色這樣既肉感又純真地表現出來,創造了一個混合著苦澀和甜蜜的愛情故事并且充滿了幽默感和獨特的視覺風格。開始赫本一想到自己要演這部電影就心中緊張,因為這部片子中有許多令人厭惡的外觀,女主人公那烏七八糟的生活方式也使她反胃。畢竟霍莉這個形象和她以前飾演的清純無邪的角色有相當距離,赫本也擔心觀眾無法接受。她塑造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上世紀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河,并因此又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影片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被很多文化人所喜愛。
奧黛麗·赫本佩戴的Tiffany珍珠黃鉆項鏈的經典畫面早已成為影史的永恒瞬間,這顆黃鉆重達128.54克拉,乃是當時最大且級質最佳的天然黃鉆之一,于1877年開采出來,隔年便被Tiffany購得,而后經反復修改,最終成為Tiffany的鎮店之寶。
6.《謎中謎》(Charade,1963)
少婦蕾吉(赫本飾)在夫婿被人謀殺后發現自己也開始被三名男子追蹤。在友人的告知下, 才知道原來夫婿生前曾經與四個人一同參與一項非法勾當, 竊取并獨吞了一筆巨款。當不明白贓款下落的蕾吉正苦于歹徒的騷擾時, 一個叫做彼得·賈許瓦(加利·格蘭特飾)的男子的出現了,并協助她逃離一次次危險。蕾吉感激彼得,對他傾心不已,然而沒想到最終真相大白,彼得竟是……
《謎中謎》這部希區柯克式的懸疑片,有一個重大的意義就是:嘗試把纖弱的奧黛麗·赫本陷于恐怖的深淵之中,從而使赫本在這樣的情境中流露出獨特的女性美。對于以前從來沒有拍過此類影片的赫本來說,這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是她依然獲得了成功。
赫本通過此片也展現了自己多方面的才華,比如這部電影中不少膾炙人口的對話就是赫本自己加進去的。如在蕾吉邀彼得到家里坐的一場戲中,她很優雅地問:“你為什么不進來,我又不會咬你。”停了一下之后,她接著說:“除非你要求我。”另一幕則是赫本靠在格蘭特的肩膀上哭泣,她抬起頭看著他時,突然不按劇本即興地說:“你看!我把你的西裝都弄濕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別擔心,它自己會干。”赫本非常喜歡兩人之間有趣的對手戲。影評則說這部電影是“上乘的輕松喜劇片”。這也是導演杜寧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7.《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早在拍《蒂芬尼的早餐》時,奧黛麗就對記者說過,她最大的愿望是扮演《窈窕淑女》中的伊莉莎一角。這是根據英國劇作家肖伯納的劇作《賣花女》改編的音樂歌舞劇。故事的內容是:語音學家希金斯用一個貧苦的賣花姑娘伊莉莎做糾正語音、語匯和舉止的試驗,使她改掉方言土語和種種不文雅的舉止,把她訓練成一個看上去高貴、闊綽的斯文小姐,而最終希金斯本人也愛上了越來越迷人的伊莉莎。伊莉莎終于由蝶蛹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舞臺劇中的伊莉莎一角是由朱莉·安德魯斯扮演的。當時的朱莉年僅18歲,有一副漂亮的女高音嗓子,因此音樂歌舞劇《窈窕淑女》在百老匯演出大獲成功。但是,當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決定要把它拍成電影時,他們決定選擇知名度更大的赫本。
然而影片正式拍攝時赫本卻遇到相當大的困難。由于這部影片是根據舞臺音樂歌舞劇改編的,所以歌曲不少。伊莉莎要唱許多支歌。雖說在《甜姐兒》和《蒂芬尼的早餐》中唱過歌,但在這部片子里,她的聲音卻遠不能勝任。音樂導演向她攤牌了,告訴她說,她花了數周所錄的歌曲統統作廢,每支曲子都得找別人唱,重錄。為這事,赫本心情沮喪自不必說。
然而除此之外,赫本的表演精彩非凡,無論是樸直而缺乏教育的賣花女,還是雍容華貴的淑女,她演來均游刃有余,恰到好處,這證明赫本的藝術造詣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遺憾的是,該片雖受到影評家和觀眾的推崇,成為音樂劇的代表作之一,并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等8項金獎,然而成就最大的赫本卻未能獲獎。
8.《直到永遠》(Always,1989)
早已有著“人間天使”美譽的奧黛麗·赫本終于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部電影中,真真切切地演了一回天使。這部由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飛行員彼特似乎一心忙于自己的工作,對親近他的人的感情需要視而不見,并且從不對女友說出自己的愛。而他的女友多琳達則是一個野丫頭,她總是一身飛行員服飾,不故作溫柔,還喜歡同飛行員們一起喝酒。當彼特最后一次飛行開始的時候,他對多琳達說了那幾個字,但卻被飛機的引擎聲蓋住。在行動中,彼特為救最好的朋友阿爾而犧牲了生命,不過,他的魂魄卻被一位叫哈普的天使帶回這個世界。起初,他為失去心愛的女人而絕望,但最后他促成了女友與別人相愛后,才安心地離去。
赫本在片子里飾演的就是那個一身白衫的天使,雍容高貴,令人懷念,并且整部影片在斯皮爾伯格的精細鏡頭設置下,唯美而華麗,讓人賞心悅目。盡管在這部影片中,奧黛麗飾演的只是一個很小的角色,但是,作為她留給我們的最后一部電影,還是值得赫本迷們深深懷念,看著作為銀幕上天使的她,也想著同是在天幕下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