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聰
通過互聯網或手機在線預訂,走到此刻屬于你的車輛旁,摸出會員卡,在擋風玻璃一角的讀卡器上一刷,車門便自動打開;使用完畢后,將車開回,再次刷卡便能實現還車。
完全通過用戶自助完成的租車服務,在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線城市,已經可以實現。
汽車共享本來是指許多人合用一輛車,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已風行多年。經過了移動互聯網的“點石成金”,汽車共享被賦予新的商業模式,成為汽車租賃的新增長點。來自國外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德國共有26萬人注冊了智能租車服務,一半以上是年輕人。一輛共享的汽車可以解決14個人的用車需求。
以汽車共享為理念的租車業,能有效提高單位車輛的使用率,減輕車位緊張的壓力。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也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和大氣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鼓勵汽車共享不僅被寫進2011年的《北京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草案)》,相關創業公司還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專注提供汽車共享服務的“車紛享”公司于7月底宣布獲得來自杭州盈開投資的千萬級人民幣投資。另外,一只杭州市政府引導的創投基金——泰邦基金也有參投。
在杭州阿里巴巴的春波路園區、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停車場,都是“車紛享”最火爆的租車點。阿里巴巴租車點的4輛車平均每輛車每天有3.5個訂單。如果租一輛Smart用一小時,油費為0.6元/小時,行駛10公里,加上19.7元/小時的租金,總計約25元,相同距離出租車的費用需要36~40元不等。開車上下班的話也劃算:從前一天17點到翌日9點,包段租金 60元,外加每公里0.62元的里程費,就能全部搞定,油費、保險都不用另算。
成立3年的“車紛享”目前在杭州城區的主要寫字樓、商圈、住宅區、科技園區擁有近60個租車網點、4000多個會員。“車紛享”創始人來曉敏向記者表示,杭州800萬常住人口擁有100萬輛乘用車,是出了名的“堵城”。“車紛享”運營之后的調查顯示,阿里巴巴園區內500個使用者中大概有10%因為共享汽車的出現,而放棄購買第二臺車,有三分之一左右放棄或準備推遲買車計劃。
來曉敏稱,“車紛享”獲得的融資將用于業務擴增,今年再布置400臺車,增加150個網點。他同時還希望能把“車紛享”模式延伸至省外,但目前來看,行業在迅速成長,高手環伺。
北京有同樣專注汽車分享的易卡、易道租車,外來者有汽車共享鼻祖Car2Go,傳統租車大佬——神州租車和一嗨租車都在積極運作汽車共享項目。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汽車共享的理念將成為汽車消費新趨勢。”神州租車總裁陸正耀表示。
面對行業競爭,來曉敏認為“輕”運營模式很重要。車輛方面,目前“車紛享”除了自購,還靠融資租賃以及同主機廠的合作獲取車輛,現正計劃邀請閑置的私家車車主也加盟汽車共享平臺。場地方面,“車紛享”通過車位租賃和企業合作實現低成本,而私家車主的“車位共享”計劃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