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虹鋼
喬布斯是個令人敬畏的家伙,一個無與倫比的天才。這一點和SONY的兩位創始人井深大、盛田昭夫很像。喬布斯曾是SONY的忠實“粉絲”,拜訪過SONY總部。天才們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吧。
喬布斯的蘋果,一如SONY最燦爛的時代,市場幾乎總是以驚喜的態度迎接他們一個又一個酷炫的新產品。他們不是市場需求的滿足者,而是創造者。喬布斯和盛田昭夫對 “市場調查”的理念完全一致:“從不做市場調查,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不是消費者該思考的任務!”我拿出什么,什么就是時尚。牛??!
不看數據,感性而非理性,直覺而非實驗,靈感而非邏輯,這是天才思維。這樣的人,才能創造出天才型企業。當然,弄成了是天才,弄不成就是神經病。
天才易死,人亡政息
企業如人,天賦有異。世界上確實有天才。孔夫子也講過,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學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生而知之的就是天才啦。天才人物所創建的天才型企業,都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極度輝煌。不過,這樣的輝煌往往如曇花一現。原因很簡單:難以持續。如《中庸》所記載的故事,魯哀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為政,孔子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過分依賴天才人物的企業,和單純依賴領袖個人魅力的國家、組織一樣,都不可能持續。
技術創新能力超強的企業,都是天才型企業,而隨著天才創始人的離去或者過氣(彼一時也,此一時也),這類企業或步入常態,或墜入困境。常態,也不可能長期維持,因挑戰不斷而陷入困境是早晚的事?;萜铡ONY、愛立信、諾基亞的日子都越過越艱難,微軟隨時都可能被沖垮——如果安卓、塞班們再稍微升升級……
那么,通過制度能解決問題嗎?現實中沒有成功例子,也不可能有。制度、理性和邏輯,如當代物理化學之類,可實驗,可重復,卻無法創造出“靈感”。你能用一套什么流程來制造靈感?喬布斯說自己做的一切都靠直覺,實驗室能解決這問題不?靈感,是用任何理性、模型、公式、數據都運算不出來的。
所以,你可以用流程和制度去做日常管理,你也可以制定鼓勵創新的流程和制度,但這些流程和制度未必能產生偉大的靈感和創新。沒有這些,照樣可以有偉大的靈感和創新。同時,流程和制度的作用,就是帶領這個企業慢慢變笨、變老。
偉大的創新,靠直覺和靈感。偉大的決策,發端于直覺和靈感。而直覺和靈感必基于特定的人,不可復制,那怎么辦?偉大都是一次性的?不然!
持續發展,必以文化
作為一家技術型企業,也曾經是一招鮮吃遍天的企業,歷經340多年,現在仍然還以技術稱道,仍然保持天才型,有諸?同仁堂。類似同仁堂的企業,也還有不少。
同仁堂的秘訣是:祖訓。
同仁堂的祖訓曾經有很多條,經過幾百年,其核心價值觀沉淀為8個字:同修仁德,濟世養生。每間同仁堂門口都還有幅對聯: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簡而言之,絕不能偷工減料。這算是落實其核心理念的方法?!巴奕实隆保撬麄兊淖鋈嗽瓌t;“濟世養生”,是他們的做事原則。
先做人后做事,是中國人幾千年的信條。既然人治的關鍵在人,能始終培養出對的人,就可以保持人治,避免“人亡政息”。
紙張和磁盤能記錄文字、圖像、聲音等信號,但這些不是智慧。智慧是思維和心態,只能存于人。有了智慧的人,才能傳續智慧。智慧,開啟靈感和創新之門。
能傳承下來的祖訓,當然充滿智慧,就如五千言的道德經,這是文化。富不過三代,是因為沒有傳承文化。文化,是思維體系和價值觀體系,家族/企業/組織能傳承多久,其生命力就能持續多久。如何傳承?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所以,子思在《中庸》里給出了人治模式弊病的解決方案:“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時地利,孝親而繼承,修身而不止,就是持續之法。簡而言之,保持一個組織生命力的方法,有3條:1.以文化為本,傳承之。2.固守核心價值觀,方式方法與時偕行。3.修身以道,持續改善。
如是,則可以保持一個組織的智慧。
人治法治,不如心治
很多人在人治或法治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其實是沒弄明白何謂人治。所謂法治,一言以蔽之,靠制度。所謂人治,或靠某一個人,或靠人的理念??恳粋€人,則必然人亡政息??坷砟罴次幕?,則可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們這個星球上,只有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傳承至今的。這和什么地緣之類說法關系不大,其內在動力、魅力,值得好好研究。
靠文化,我稱之為“心治”。海航創始人陳峰先生說,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在管心。管心方面,必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文化,是思維方式。行為產生于思維。思維對了,行為自然就對了嘛。
文化,是價值觀。善惡取舍源于價值觀??鬃诱f,君子要“見善思齊,見不善內自省”。又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價值觀的對錯,決定一個組織的存亡。
文化,是做人做事的原則。有了原則,才能制定規則,即制度。
文化,解決人心問題。人心齊泰山移,得民心得天下,古今中外,這都是天道。歷史上誰對對錯可能會沒完沒了地被爭論,但成王敗寇的根本不在于陰謀詭計,而在于人心所向的必然。共產黨得天下,就是得了人心。孟子說:“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制度,合于人心則可行,不合于人心則是廢紙。制度的極品,就是憲法了吧。此處不深說,您慢慢琢磨去吧。
如果蘋果以喬布斯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為祖訓,崇尚喬布斯的思想,再出個喬布斯,是可能的。如果SONY崇尚盛田昭夫們,再創輝煌也是可能的??上?,傳說中SONY的一個盛田昭夫式的人物,已經被“制度”擠兌走了。豐田也因為背棄豐田之道而遭到重挫,幸而還有個豐田章男,沒有數典忘祖,知道及時回歸。
文化如血脈,制度如血管。人活,制度尚且要改善、疏通。人死,制度有個屁用?。∵@也如同中醫所講的經絡。中醫認為,人活著,經絡運行,人死,經絡就消失了。所以,總有人企圖以解剖方法來找到經絡,找不到就不承認,這種思維,可以“愚蠢”二字授之。
傳承文化,即古人所謂“尊賢則道立”。荀子說:“尊賢者王,貴賢者霸,慢賢者亡。古今一也?!弊鹳t,不是一切都由老家伙們說了算,而是承先啟后,繼往開來。
話說回來,很多神童、天才都死得早。更多神童和天才長大后江郎才盡,平庸無趣。所以,建議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發展理念??追蜃咏o過一個秘笈,4個字而已:與時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