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東濤
本場考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979年鄧小平復出后首次訪美,陪同出訪的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慎之在飛機上問鄧小平:“我們為什么要這么重視同美國的關系?”鄧小平回答說:“回頭看看這幾十年來,凡是和美國搞好關系的國家,都富起來了。”有人稱贊鄧小平的遠見,倘若沒有當年鄧小平訪問美國,說不定中國人民還在貧窮中徘徊,吃不飽穿不暖。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人民脫離苦海過上好日子的那一刻,是從鄧小平訪問美國開始的。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這則材料的文眼是鄧小平的“凡是和美國搞好關系的國家,都富起來了”這句話。這句話的含意是:只有經濟發展才能使人民富起來,而在當時的中國,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搞活經濟,才能促進發展,這是唯一的出路。這則材料雖然沒有明確點出“發展”,但我們在審題時候需要找出這個關鍵點。1.從材料的文眼生發開去,聯想中國最近幾十年在某個方面比如經濟實力、人民生活狀況等方面的變化,聯系日常生活,指出“發展”的重要性。2.從材料整體入手,有人之所以對“鄧小平訪美”這一事件如此重視,主要原因是中國領導人在思想方面的發展轉變。可以就此著重展開,放眼中國或者世界幾千年的文化和思想的變化并重點關注其發展進步的表現。
現場作文一
發展,中國的力量
□齊欣婧
曾幾何時,這片土地上戰火紛飛,毫無生氣。
曾幾何時,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被冠以“東亞病夫”的稱號,遭受列強欺壓。
曾幾何時,這片土地變得四分五裂,面對著欺凌和侮辱,沒有一點掙扎的能力。
但是,這一切已經過去!忍辱負重,臥薪嘗膽,這么多年的奮斗與努力,現在的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巔峰之上,成為世界上最璀璨的明珠!30多年的改革開放,60多年的建國大業,90多年黨的正確領導,讓中國從弱國成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如今,中國用其獨特的姿態告訴世人:中國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已經發展、壯大了!
中國的發展、壯大,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發展、壯大。
那一年,在“法網”的比賽中,李娜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繼“澳網”之后再次進入決賽,而這一次,她沒有讓所有支持她的人失望,沒有讓中國失望,一舉拿下了法網的冠軍。無數的中國人沸騰了,更讓無數的外國人驚嘆了,他們沒有想到中國的選手會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個大滿貫,這是李娜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
無數的國人像李娜一樣,經歷過無數的失敗與挫折,迷茫過也痛苦過,然而李娜已經崛起,她以一個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中國的驕傲。李娜的背后,是每一個中國人用自己的力量證明了中華民族再也不是“東亞病夫”,中國已經發展、壯大!
中國的發展、壯大,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
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這一樁樁一件件災難背后,展現出來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面對災難,我們沒有被打倒,在救援工作中我們表現出的不畏艱難、舍己為人的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新的名片。不辭辛勞,爭分奪秒,抗震救災,為同胞祈福,這一切都是我們的驕傲。
是啊!如今的中華民族已不再是一盤散沙,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團結、和諧的中華民族已經崛起,并且不斷發展、壯大!
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中國國力的發展、壯大。
2008年的奧運會,2010年的世博會,2010年的亞運會,這些讓我們驕傲無比的國際盛事,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發展和繁榮。無論是開幕式的驚艷,還是比賽時的井然有序;無論是舒適的環境,還是人性化的設計,這些細節都告訴世界,中國的國力在一日日強大,中國在一年年不斷發展。
中國的強盛是中國國力的崛起,是中國發展的見證。生活在這樣一個全面發展、國力昌盛的國家里,我們無比的驕傲。
在歲月的長河里,我們走過磨難,迎來朝陽。未來的路還很長,中國還要在發展的路上繼續走下去,變得更加強大。因為中國的力量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發展、壯大,更使我們中華民族發展、壯大!中國的力量一定是無窮的。
發展、壯大的中國,我愛你!
教師點評:
本文由以前中國所遭受的屈辱起筆,點出一個世紀以來中國在不斷地奮進、發展、壯大。繼而從“一個中國人”“中華民族”“國力”三個方面,發自內心地述說中國的發展、壯大。飽含深情,層次清晰,材料典型,是本文最大的亮點。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6分+發展等級16分=52分
現場作文二
發展了,我們要更強大
□劉康儒
他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坐在床邊,低著頭,似乎是注視著地板上的花紋,又似乎是在思考著什么。
良久的沉默后,他緩緩開口。
“我出生那年,恰恰是‘文革開始的第一年。從3歲記事以來,我對那段時期的印象就是,大人們整天提心吊膽,生怕被批斗,而大人談論最多的,也是誰被批斗了,哪個紅衛兵去北京見毛主席了。墻上的標語也被換成了‘打到資產階級司令部,‘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全面內戰。這把‘火不僅燒到了中國這座山的山腳,也燒到了頂峰,聽到劉少奇,鄧小平被批斗,我不信,但這確實發生了。”
回想到這里,他微笑了,似乎是為當年的荒誕行為抱以輕蔑的態度。
“再后來,70年代初,又開始搞‘三線學兵連,動員初中生參與國家建設,到秦巴山區修建襄渝鐵路,我也去了。這條鐵路,在陜西段上,僅隧道長就達到了200多公里,名副其實是在大山肚子中穿行啊。為了打通隧道,加快進度,有的隧道來不及加固就要進入施工,所以當年在隧道中,時常有塌方發生,死了100多個學兵啊。我這條腿,也是塌方時被砸斷的。”
我看著他那條空蕩蕩的褲腿,感到莫名的揪心,而他卻拍了拍他的腿,臉上露出了笑容,仿佛這條腿還在。
“因為腿斷了,所以回來了。殘疾,找不到工作,就一直撿垃圾,靠低保生活。直到近些年,生活才漸漸好起來。國家培訓殘疾人就業,我也去了,學了按摩,再不用靠撿垃圾,吃低保生活了,第一次覺得殘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憑借這個手藝,我自己也買了房子。現在逢年過節還能收到政府的禮物,不愁吃不愁穿。”
“我經常聽新聞!殲20升空,航空母艦在建,咱們的GDP超過日本了!真是可喜可賀呀!國家強大了呀!”
“爺爺,中國發展了,幾十年的工夫就強大了。您還有事情要做嗎?”我不禁問道。
“我還要到各個地方的學校去做演講,把我和國家這些年的故事講給你們這些娃娃聽,讓你們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說著,他爽朗地笑了,在他的笑聲中,我仿佛覺得周圍的人們也如他一樣樂觀。
從他家中出來,我面對外面的陽光,不禁感到分外溫暖!
教師點評:
文章有三個亮點:第一,以當年的建設者的自身經歷回顧、見證中國的發展、崛起,第一人稱給人以親切感。第二,沒有單純講述,而是把神態、外貌描寫穿插在其中,語言生動活潑。第三,卒章顯志,主題不只是停留在中國的發展崛起是歷代人奮斗的結晶上,還需要青少年認識到,更需要我們去珍惜、去創造,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大。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展等級16分=53分
現場作文三
勿忘國恥,努力拼搏
□翟 墨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運興衰,關系到每個國人。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國家大事,對國家的發展負起自己的責任。
日本名古屋市長河村隆志曾公開質疑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真實性。他稱自己的父親是日軍老兵,在南京待到戰爭結束,并受到當地人的尊敬,如果真有南京大屠殺事件,南京人不會對日軍那么客氣。此舉引起了中國各界的強烈反應,因為南京大屠殺是世界公認的歷史事實,雖然中國人民紀念它不是為了記日本的仇,只是為了不忘國恥,但否認歷史事實的行為是所有中國人不能夠容忍的。因此,南京方面表示與名古屋市斷交。
76年前,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那時,中國的國力很弱,備受法西斯的欺凌;如今的中國,在面對日本的惡性攻擊時,做出了強硬的反擊。這證明了一句名言:弱國無外交。實力弱的國家,在國際交往的談判桌上是沒有籌碼的。
2012年,日本政府又上演了釣魚島“國有化”的丑劇。舉國上下,兩岸三地,甚至全世界的華人都義憤填膺,民眾舉行游行示威、堅決抵制日貨、退掉與日企的訂單、不參演日本電影,政府義正詞嚴,巡航船只果斷巡邏,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投入服役。無不讓國際社會震驚,日本政府也只有討好求饒,這都是因為:中國發展了、強大了,完全不再是當年任人宰割的狀況了!
是啊!國運系于國力。國力不強,國運日衰;國力強勁,國運昌盛。
日本這些行為不僅沒有達到他們的目的,反而證明了中國的強大,中國人民激烈的反擊行為既反映了民心團結,又讓日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如果人人都能將國家的建設視為己任,中國何愁不會發展呢?如果每個人都為國家出一點力,國家就可以進行一次質的飛躍。人們總是說中國是總量的大國,人均的小國,把這句話當做是對中國的諷刺,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總量的大國會讓我們明白中國是強大的,人均的小國會使我們存在危機感,不斷地奮發努力,從而使我們放心為國家做貢獻。不管是危機感還是自豪感,都會激發我們關注國運、努力拼搏的決心。保爾·柯察金說:我已經把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了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我們也要像保爾·柯察金一樣為了祖國的興盛而讀書,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奮斗。
勿忘國恥,努力拼搏,為了祖國的發展而奮斗!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國家的前途是光明的!努力吧,新的篇章會因我們的努力而翻開!
教師點評:
作者對于日本政界人士公開質疑南京大屠殺事件的真實性和挑起釣魚島事件,義憤填膺。文章以這兩件事為中心,進行了有層次的討論:先表明每個人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應該關注國家大事的立場;再分析國人對“南京大屠殺事件”“釣魚島事件”的態度,得出“國運系于國力”的重要論斷;繼而強調越是在當代,越是要每個人為國拼搏。作者把事實分析和理論表述相結合,正面論述之后還從反面假設論述,思維縝密,給人以啟迪。
教師亮分:
基礎等級37分+發展等級17分=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