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在公布2012中國數字出版產業報告時指出:“經過‘十二五的平穩開局,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數字出版在出版產業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成為新聞出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數字出版總產出達到了1935.49億元,比2010年整體增長了40.47%,在我們看來,這個數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十一五結束時,我國數字出版產出突破了千億元大關,2010年是1051億元,而進入‘十二五以來,從2011年的1377.88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近2000億元,邁進速度十分迅猛。”
編輯小議: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大力推進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產業轉型、數字出版基地建設等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業內有關專家認為,數字出版已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行業和經濟板塊。近期《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更意味著國家釋放出了對信息消費、數字內容非常重視的信號,國家對數字出版的扶持力度也會加大,這對于當前出版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良好的機會。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長安:“全球印刷行業從發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發達經濟體以美國、歐洲、日本為代表,其印刷市場有很多亮點: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發展平穩;在數字印刷、網絡印刷、跨媒體出版、增值服務新型業態上有很強的優勢,這些新興業態在很大程度上預示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部分發達國家開始關注印刷電子等新興市場。而新興經濟體主要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特點是規模小,質量較差。另外,新興經濟體以傳統印刷為主,技術落后,對新型印刷模式探索較小,產品質量標準化水平不高。”
編輯小議:但陸長安副理事長也表示,就目前總體現狀而言,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勢頭要大于發達經濟體,像中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印刷業都在高速發展。他認為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方向是:企業升級勢在必行,數字印刷需要重視,同時注重環保,并時刻關注新興業態的發展。
著名作家梁曉聲
著名作家梁曉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斬釘截鐵地表示:“大數據不可能影響我們(作家)。數字閱讀的時代剛剛來臨,是否意味著它將告別讀書這一古老而良好的習慣呢?有人斷言這是早晚的事,最快50年后變成現實。我認為不會,起碼100年內不會。人類對讀書的情感,對于一部分讀書人而言,早已成為基因,成了DNA的一部分。”
編輯小議: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閱讀方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有人認為,如果我們能量化用戶的閱讀題材、閱讀場所、閱讀時長、標注章節和重復瀏覽內容,大數據時代的快銷書指日可待。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些出版機構已經在思考如何在大數據時代為出版提供更多可能。但是目前國內還沒有良好的數字閱讀平臺,不掌握用戶閱讀行為的數據,怎么來做大數據創新呢?首先要將圖書的“數字化”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