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對語言文字運用的基本考點之一,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識點。我們要了解高考規定考查的搭配不當、語序不當、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語意不明、不合邏輯等六種病句類型,并記憶一些典型病例。解題時,一般先用主干分析法,梳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葉,看成分是否殘缺或贅余,看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之間是否搭配,看句子的定、狀、補等枝葉部分與中心語之間是否搭配;然后從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斷、推理方面是否符合邏輯思維,表意是否明確,語句的前后順序、句子間的關系是否合適。
高考中,很多語病題是有規律可循的,本文試結合2013高考真題就透過“陷阱”辨析病句做一個簡單的歸類,希望對大家復習語病題能有所幫助。
1.關聯詞
【病例1】閃閃發光的銀塊,如果加工成極其細小、只有十分之幾微米的銀粉時,會變成黑色的,這是為什么呢?(重慶卷)
【解析】“如果……時”搭配不當,把“如果”改為“當”,或刪去“時”。
【病例2】作為一個全新的、相對成熟的行業,不僅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沖擊了歷史悠久的傳統商業模式。(遼寧卷)
【解析】關聯詞位置不當。最后兩句的主語一致,應將“不僅”移到“電子商務”后面。
【規律】出現關聯詞時,要考慮關聯詞是否配套使用、搭配得當,關聯詞語所關聯的兩個分句的關系是否合理。還要考慮關聯詞的位置是否合理。一方面看關聯詞與主語的位置是否顛倒,前后分句主語相同,關聯詞在主語的前面;前后分句主語不一致時,關聯詞在主語的后邊。另一方面還要看“不但(不僅、不只)……而且(并且、還、也、甚至)”“既……又……”“別說(不要說)……連……”“不但沒……反倒……”等表示遞進關系的關聯詞后面分句的位置是否顛倒。
2.并列短語
【病例1】教育主管部門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應由學生自主選購,不得統一配備。(江西卷)
【解析】并列不當。“床上用品” 包含了“生活用品”,可刪去“以及床上用品都”。語意重復,“選購”有“自主”之意,可刪去“自主”。
【病例2】“遼寧艦”的艦員在選拔時,年齡、經歷、任職時間、現實表現等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入選者還要經過一系列的理論和技術培訓才能成為合格的航空母艦艦員。(安徽卷)
【解析】成分殘缺、語義重復和搭配不當。在“年齡”前加“在”;“經歷”和“任職時間”有語義交叉,刪除其中之一;“理論”不能和“培訓”搭配,可將“理論和技術培訓”改為“理論學習和技術培訓”。
【規律】出現并列短語時,要考慮是否語序不當,不合邏輯(有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內容有交叉的、不屬于同一類的都不能并列),搭配不當,成分殘缺。
3. 長賓語
【病例1】這部由第六代導演執導的青春片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表現了主人公拒絕平庸、堅守夢想的成長故事,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動了觀眾。(浙江卷A項)
【解析】搭配不當。“表現”可改為“講述”或“敘述”。
【病例2】“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每年會有近5個月的時間執行深海資源勘察、環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項工作。(天津卷)
【解析】搭配不當、成分殘缺。在句尾加上“的任務”,或將“執行”改為“開展”。
【規律】出現長賓語時,我們要運用主干分析法,找出句子的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看看有無搭配不當,考慮是否賓語中心語殘缺。
4.介詞
【病例1】市防汛指揮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勢依然嚴峻,有關部門要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城市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扎扎實實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實處。(四川卷)
【解析】介詞殘缺,“有關部門要”后增添“以”。
【病例2】跟隨廣播學習英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不過大部分電臺英語廣播的語速較快,對于初學英語的人聽起來確實感到困難。(山東卷)
【解析】主客顛倒。可改為“對于初學英語的人來說,聽起來確實感到困難”,或刪去“對于”。
【規律】出現介詞時,要考慮是否缺少主語、主客顛倒、搭配不當、結構混亂、漏用濫用、造成歧義。有“與”“和”“對”“對于”時,要考慮是否主客倒置。介詞成對出現時,要考慮是否搭配不當、由介詞和它后面的賓語組成的介賓短語是否完整。這類介詞常見的有:在……上(下)、從……中、以……為中心、以……為代價、以……為主、當……時、由……組成等。此類介詞又常常與句式雜糅聯系在一起。
5.數詞
【病例1】第二十五屆阿姆斯特丹國際記錄片電影節12天里吸引了20多萬名觀眾,來自40多個國家的近2500名電影人、300多部電影前來參與。(遼寧卷A項)
【解析】“300多部電影前來參與”搭配不當。
【病例2】當前某些引起轟動的影視作品,也許在兩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會被人遺忘得一干二凈。(江西卷)
【解析】不合邏輯。“五年以后”比“兩年后”忘得多是自然而然的事,體現不出遞進,二者應該互換位置。
【規律】出現數詞時,要考慮是否產生歧義(如“五個學校的領導”)、位置不當、倍數用錯(如“減少一倍”)、表約數的詞語重復(如“大約三米左右”)等。出現數詞和集體概念的名詞時,要考慮是否搭配不當(如“無數莘莘學子”)。帶有大約、左右、最多、至少等詞語的要考慮是否邏輯不當。還要注意“增加了”與“減少了”“增加到”與“減少到”之間的區別。
6.謂語表判斷
【病例1】在此次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同學們常圍在一起相互鼓勵并認真總結得失,贏得的遠遠不只是比賽的勝負。(重慶卷)
【解析】主賓搭配不當,把“勝負”改為“勝利”。
【病例2】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卻能夠慧眼獨具,將之信手拈來,尋找其敘述的價值,成為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課標2卷)
【解析】主語不一致,在最后一個分句前加“使之”。
【規律】句子的謂語是“是”“成為”“變成”“成了”等表判斷的動詞時,要考慮是否主賓語搭配不當。主語和賓語應該都表示同一事物或同類事物,或都表示某行為活動。
當然,語病的“陷阱”還有很多,如:出現多層定語或多層狀語時,要考慮是否語序不當(如“夜深人靜,想起今天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著。”語序不當,“一連串”應移到“事情”前),產生歧義(如“著名航天專家梁啟超之子梁思禮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中,著名航天專家指的是梁啟超還是梁思禮,句中不明確)。對于語病的其他“陷阱”,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