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印后制本到書刊印刷的華麗轉型
偉民制本最初由呂振邦先生的父親于40多年前在香港創辦,當時的主營業務圍繞“制本”展開,即幫助其他印刷廠做裝訂、鎖線等印后加工服務。20世紀90年代,偉民制本在印刷業蓬勃發展中不斷壯大,并在港企北上大潮中開始將工廠遷至東莞。個性活潑謙和、喜好服裝時尚的呂振邦也在1996年“頗不情愿”地加入家族企業,為了幫襯父母而走進了印刷行業。始料未及的是,呂振邦逐漸把自己對時尚與美的敏感和執著融入了印刷事業的開拓中,不但帶領偉民制本邁上“高端創意型”書刊印刷企業的臺階,自己也在印刷行業里找到了如魚得水的從容和欣喜。
轉變的契機出現在2004年,不滿足于僅僅為客戶做毫無創意的印后加工,偉民制本開始考察向書刊印刷的轉型,呂振邦希望能夠真正與客戶共同研發設計生產出一本漂亮的書籍。得益于多年與眾多印刷廠客戶的業務往來,呂振邦和團隊們對如何才是節約的、有效率的、效果出眾的印刷生產心知肚明。“跟很多印刷廠接觸,看到他們各自的長處和弱點,為我們成功轉型、少走彎路帶來了很大幫助。”呂振邦如是說。
呂振邦開始了企業轉型之路,這包括:一次性采購了速霸S M 102-2翻轉膠印機和SM 102-4翻轉膠印機等兩臺印刷設備。“這兩臺設備可以做單面的四色印刷、雙面雙色或者單面雙色和雙面單色印刷,靈活性很強。”呂振邦這樣回顧當時的設備選型想法:“這是當時我選擇海德堡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其他品牌需要最少3臺或者4臺設備才能兼顧到上述所有類型的需求,而選擇海德堡我們只用兩臺設備就都可以做到了。”
另外,偉民制本在采購第一臺膠印機的同時還采購了CtP設備,直接邁過菲林階段,為印前數字化確立了高起點。
令呂振邦感到非常幸運的是,在轉型之初印刷部門組建時就遇到了非常優秀的員工,他們現在都成為骨干力量。“除了能力出眾,他們跟我一樣,對于印刷都很有激情,依然很喜歡接受挑戰,看到新設備都會非常開心。”呂振邦如是點評。近十年來,出于對海德堡在品牌、設備和售后服務的滿意與信任,偉民制本目前已擁有5臺海德堡對開設備,涵蓋SM、CD和CX等設備型號,能夠靈活處理從31克重到400克重的所有紙張,為其在國際圖書市場的開疆拓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際圖書市場的遠征
書刊裝訂業務的多年積累使得香港偉民在向印刷轉型中自然而然就把企業定位確定為出口圖書印刷。2004年起,呂振邦帶領銷售團隊開始了積極的業務拓展。“我們每年都有3~4次到國外去拜訪客戶,去參加圖書展覽會,與各種業內人士接觸、建立來往。”業務逐漸擴充,到2008年,偉民的業務出現了跨越式增長。原來,偉民通過建立國外營業代表的方式在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和紐約設立了辦事處,為偉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海外圖書業務。在很多人為2008年金融危機頭痛不已的時候,偉民卻連續數年以高增長率笑傲業界。目前,來自歐洲市場的訂單占約60%的最大份額,其余訂單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地。
在客戶選擇和維系方面,呂振邦也有自己非常獨到的見解。首先,偉民客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大型客戶和大訂單的數量很少。“綜合考慮偉民自身人手、設備、規模等因素,平衡企業風險管理,沒有一個客戶的業務量是超過我們總銷售額15%。”呂振邦介紹道,“很多公司大客戶業務量的比例有30%~40%之多。如果大客戶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會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所以偉民有意識地選擇為中小型客戶服務。”
其次,不計成本為客戶服務似乎也成了偉民的一大特色。“我們的客戶中會出現一些不賺錢的客戶或者業務,因為客戶要求特別高,開發時間和成本常常會超出預算,但是我都希望促成合作,”呂振邦說,“因為做了一個漂亮的產品,看它在市場上取得銷售成功,就讓我覺得有一份成就感。”偉民的團
隊也保持了這樣樂于學習和接受挑戰的工作熱情,正如呂振邦所說,“我們的產品種類非常非常豐富,甚至比很多大型的圖書印刷企業還要多。無論是怎么樣復雜的書籍,我都絕對可以做。我從來沒有拿到一本書我做不到。”這樣專注的投入自然贏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偉民印制的很多書籍都成為暢銷書,會繼續接到客戶的再版訂單或其他語言訂單,這是呂振邦最為開心的時刻。
對于印刷與中國市場的充分信心
關于香港印企如何能成為歐美市場的穩定供應商這一問題,呂振邦作了一番對比分析——雖然歐美享有更高的印刷設備和水平,但是他們成本太高,涉及到一些手工產品,那么價格差距就更難以接受。雖然中國人均工資增長很快,但是跟歐洲國家相比,現在我們的平均工資仍然還只是他們的1/5到1/6左右。另外,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還有其他地區(包括印度、越南、韓國在內)難以比擬的原材料優勢,各種塑膠、木頭、金屬以及布料等原材料供應都非常豐富。因此,盡管中國很多方面的成本在增加,但我們在未來數年依然具備競爭力。
談及偉民的未來發展,呂振邦在提出了兩個努力的方向。首先,繼續加強原有的印刷技術,會繼續引進公司的第二臺海德堡超霸CtP,加強企業在色彩管理和流程自動化水平,使印前、印刷的流程銜接更加順暢,充分發揮印刷機自動裝版和換版優勢,把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從而服務好旺盛的公司業務。
另外,不斷追求創意和美的呂振邦還對歐美市場上各種精巧的紙品周邊文具產品頗感興趣,“如果能夠通過一些品牌設計或者合作來深入開發,我還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做一些公司的自有品牌產品。”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呂振邦心目中的最大規劃還是以印刷為核心,把父輩創立的家族企業紅紅火火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