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網點與階調的關系
反射密度的定義是:反射率倒數的對數值。即D=lgR(D為反射密度,R為反射率)
印刷品是通過網點覆蓋率(網點覆蓋面積與總面積之比),即網點百分比的變化呈現階調的。假設印刷品白紙部分為100%的反射,網點部分100%的吸收,則印刷品某一區域的反射率可用下式來表示:
R=1-a(a為網點覆蓋率)
由表1可見,當網點覆蓋率增加時,顯然調子密度也隨之增加。
階調在圖像信息還原中,是圖像深淺明暗順序的變化規律。階調密度是評定印刷品明暗或階調的量度,以對數關系遞增。網點覆蓋率從0增加到50%,階調密度僅增加0.3;而網點覆蓋率從90%增加到99%,階調密度從1.0增加到2.0。顯然,從亮調到中間調部分,即使網點覆蓋率變化較大,階調密度也沒有明顯的變化。而暗調部分,網點覆蓋率稍許有一點波動。階調密度就有很大的變化,這種不均勻性,說明了網點在高、中調發生一些小的變化。對印刷品的階調再現影響不大,而在暗調發生小的變化,對階調再現就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印刷時,暗調的控制比高、中調難度高。
往往在印制人物肖像畫、居室家具等亮調與暗調較明顯時,若亮調部分稍有臟就會很明顯,而暗調部分有臟(網點并糊以致造成廢品)卻難以發現。印刷時,網點覆蓋率不一定都是連續變化的,以方形網點為例,在以下3個部分出現了不連續的突變。
亮調部分:0~5%
中間調部分:50%前后
暗調部分:97%~100%
對于小網點而言,由于潤濕液的存在,所以3%以下的網點常有丟失。
在暗調部分,由于墨層的鋪展,97%以上的網點不可能再現。在中間調部分,網點從不相連狀態突變為四周網點連接狀態時,網點覆蓋率在該區域產生突變。
印刷品的階調再現依據網點覆蓋率的變化,而網點覆蓋率的不均勻性必然導致印刷品階調的不連續性,這在目前的印刷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減少階調突變的幅度或改變階調突變的區域卻是可能的。采用不同的網點形狀就能達到上述目的。
印刷品的階調是靠網點來實現的。網點覆蓋率的變化是印刷品階調得以實現的首要條件。另外,網點形狀能改變調子的不連續區域和幅度。網點線數能確定印刷品階調明暗等級數量,而網線角度能體現印刷品疊色后階調還原的效果。
當原稿要進行復制時,首先應根據原稿的特性,選擇正確的網點線數、網線角度和網點形狀,并根據印刷條件結合原稿特性確定調子復制曲線。在印刷時,主要是控制點形的變化,控制網點的結實性,保證畫面層次的拉開;控制網點的光潔性,保持畫面的清晰度,控制網點的擴大,保證高、中、低調子的正確再現。顯然,印刷品階調再現的條件必須從控制以上基本要素入手。
階調長短與印刷的關系
原版的階調長短指的是最大網點覆蓋率和最小網點覆蓋率的差值。原版階調長短的確定主要依據印刷品所能呈現的高光和暗調的網點覆蓋率以及印刷時的網點擴大值。例如,印刷品暗調能呈現98%的網點覆蓋率,高光區域能再現30%的網點。暗調區域的網點擴大值估計為15%,則原版上最深處的網點覆蓋率為98%-15%=83%,為此,原版的階調長為8 3 % -2%=81%。
原版階調的長短,直接影響印刷品的質量。如果原版階調長,原版上最深處的覆蓋率加上印刷的網點擴大值,超過了印刷品暗調所能呈現的網點覆蓋率,會造成區域的網點覆蓋率都偏深,使整個畫面偏暗。如果原版階調太短,即原版上最深處的網點覆蓋率加上印刷的網點擴大值未能達到印刷品所要求的網點覆蓋率。這時會通過增加墨層產生更大的網點擴大值或視覺密度強迫達到,損失整個畫面層次,給人一種生硬的感覺。
由此可見,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印刷時必須使網點擴大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對印刷壓力的調節,油墨輔助劑的使用,水墨平衡等有一定的操作規范。使制版在確定原版調長時,有較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灰色平衡與底色去除
通過三原色套印達到中性灰色的手段叫做灰色平衡。具體地講,是在一定印刷適性下(一定性能的紙張、油墨、版材、打樣或印刷的條件下)黃、品紅、青三原色版,從淺到深,按一定的網點比例組合套印,獲得不同明度的消色(白、淺灰、灰、深灰、黑),這個全過程叫印刷的灰色平衡。其意義是通過對畫面灰色部分的控制,來間接控制整個畫面上的所有色調。它是衡量分色制版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確的一種尺度,是復制全過程中各個工序進行數據化、規范化生產共同遵守和實施的原則。
印刷過程中影響灰色平衡的因素:
①印刷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指油墨、紙張等;
②印刷條件,包括機器精度、印刷壓力、潤濕液等;
③套色順序;
④墨層厚度;
⑤環境溫濕度。
上述因素對印刷的灰色平衡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灰色平衡一般都存在如下事實:任何一個灰色區域,青版的網點覆蓋率最大,黃、品紅的網點覆蓋率基本接近,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導致灰色平衡在數值上的不同。
所謂底色去除,就是在四色復制中,用三原色還原灰色和黑色時,降低三原色比例,相應增加黑色比例的工藝,其目的是:
①提高印刷適性和油墨的干燥性;
②降低油墨成本;
③補償暗調部分的偏色現象;
④使灰色(中性灰)印刷再現保持穩定。
由于底色去除是在彩色印刷復制中利用非彩色結構工藝,而使得四色印刷中的黑版顯得特別重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有許多印刷操作者對灰色平衡和黑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導致印刷品質量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