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浩慧
農業機械化滲透和貫穿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個環節,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內容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將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駐馬店作為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機化進程,推進新農村建設顯得更為重要。
農機化是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需要
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的發展和廣泛使用,不僅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降低了農業生產勞動強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和推廣應用農機化新技術,是增加農民收入、幫農民富裕的重要途徑。農業機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保障人力無法完成或者無法規模化完成的農藝技術得以實施,使農村勞動力有能力、有條件向非農產業輸出,并促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使農民收入和農村生活水平也隨之得到提高。因此要大力創新發展農業機械化的體制機制,構建發達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在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推進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發展,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農機化是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
農業機械的應用,有助于改變農業的自然屬性和弱質特征,極大地提高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力。農業機械化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物質基礎和保障。使用農業機械作業代替了傳統的人畜作業,可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極大地改善農民的勞動條件,提升生產力水平。因此大力發展農機化,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農業,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農業資源利用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生產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
農機化是農民增收的保障
農業機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農業生產,促進農村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使農村有能力、有條件向社會輸出勞動力,促使大量農業勞動力進城務工,發展第二、三產業,促使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農民收入和農村生活水平也隨之得到提高。農業機械化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發展,農業現代化支撐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全面提升了農民生活水平。
農機化是建設鄉風文明的載體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農業機械化在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廣泛使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可以不斷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如通過機械深耕深松和水利工程建設,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減少水土流失;通過實施農作物秸稈機械化還田和化肥深施技術,可減少秸稈焚燒和化肥流失對水質、空氣的污染,增加土壤有機質;通過節水灌溉等機械化技術,可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畜糞無害化機械處理,能有效改變畜糞污染,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農業機械本身就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成果,它可將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了現代農業文明和社會進步,促進了農村全面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進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因此,農業機械化是提高農村生產力、轉變傳統的小農經濟方式、增加農民收入、促進鄉風文明、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機局農機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