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宇
河南省鄢陵縣地處淮河流域,農業人口62萬,耕地100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自實施農業綜合開發20多年來,鄢陵縣農開辦不斷探索創新管理模式,采取“六到位”工作法,扎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確保了農業綜合開發(以下簡稱農開)工作的順利開展,建成了高標準、長效型、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田,促進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穩步增長,為鄢陵縣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是組織領導到位。鄢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農開工作列為年度重要的議會日程,縣主要領導親自抓,定期部署各項任務,主管領導重點抓,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農業、林業、水利、財政等部門配合農開辦組成工作組,為農開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宣傳發動到位。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涉及農、林、水、機、電、土地及項目區廣大干群,鄢陵縣農開辦積極運用多種宣傳手段,使得國家、省、市農業綜合開發的有關政策深入人心,讓農開成果婦孺皆知,充分調動了廣大干群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和集資投勞的熱情,為做好農開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是規劃設計到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設計標準、建設標準等,都遠高于中低產田改造。為此,鄢陵縣農開辦成立了農開、水利、農業、電力等部門專業人員組成的規劃設計隊,采用GPS定位系統和航片地圖等科技手段,以地面現狀為信托,詳細繪制工程現狀圖,科學地規劃出路網、溝網、電網、管網、林網等五網布局,合理地安排興利除澇等井、橋建筑物,力爭規劃設計達到高標準、高質量。
四是建設標準執行到位。鄢陵縣農開辦嚴格按照省辦制定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要求執行,逐步摸索出適合本地實際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路子。在項目區派出工程建設質量檢查組,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加強對監理公司的督促指導,提高監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監理意識;在工程建設進度快、質量好的工地及時召開現場會,推廣先進經驗,樹立典型鞭策后進,以提高整體工程建設質量。
五是政策執行到位。按照國家招投標法和河南省農開招投標管理辦法要求,認真制定招投標方案,嚴格履行招投標程序,使整個招投標過程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積極推行專業監理公司、農開辦、鄉鎮干部、農民監督員“四位一體”的農開項目監管機制。專業監理公司全程監理,農開辦質量監督組長期在工地進行現場管理。項目區鄉鎮干部和農民群眾也全程參管,協調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于項目工程的工程量、投資額度、財政投資、群眾集資投勞等每一項,都按工程建設的前、中、后期進行三次公示,嚴格實行縣級報賬制、農開考評制和公示制,使每一項工程,每一項投資都做到群眾明白、群眾滿意。農開資金設立報賬專戶封閉運行,杜絕截留、挪用現象。
六是責任落實到位。為切實搞好農開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好相關的各項政策措施,鄢陵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明確任務,細分責任,各負其責。縣農開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年度開發項目及早進行勘測、規劃、設計,編制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督促工程進度,督查工程質量,組織年度自驗,迎接上級年度考評;財政部門積極籌措資金,保證開發資金的及時足額投放,加大對撥付資金的監管力度;縣農業、林業、水利、電業等業務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