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細菌性斑點病包括細菌性角斑病和細菌性黑斑病,為細菌病害。該病主要侵染白菜,也可侵染蘿卜、甘藍、花椰菜、蕪菁和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危害外葉為主,給葉片造成傷害并影響光合作用。病情嚴重時,大量病斑干枯穿孔并連成片,使葉片喪失功能,對白菜的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
一、為害癥狀
發病初期葉緣和葉面上出現水浸狀病斑,逐漸變成淡褐色或黑褐色不規則形狀,后逐漸擴大,其中細菌性角斑病的病斑較大,直徑約1厘米,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而細菌性黑斑病的病斑較小,直徑約0.5厘米。隨病情發展,病斑干枯,最后穿孔。在大白菜上,病斑首先發生于靠近地面的葉羽,逐漸向葉片上發展,嚴重時可發展到葉球。
二、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與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輪作2年以上,可以減少田間病源。為減少種子帶菌,可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適期播種,實行高壟栽培,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前期小水勤灌,中期實行穩水、足水灌溉,切忌大水漫灌。通過科學的水肥管理促進白菜根系發育、植株健壯、增強抗病能力。適當加大株行距,改善田間通風狀況,可減輕病情。
2.化學防治。⑴藥劑拌種。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質量的0.4%。⑵藥液浸種??捎?2%硫酸鏈霉素可溶粉劑1000倍液浸種2小時,晾干后播種。⑶噴藥防治。掌握防治時期是關鍵,在發病初期,田間平均每個植株上出現5~10個小星點狀病斑時開始噴藥防治。較有效的藥劑有: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或40%琥銅·甲霜靈(又叫增效瑞毒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利得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交替輪換使用。 (陳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