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予華



說到濕地,你會想到什么?是秋風中搖曳的蘆葦,還是晨光里嬉戲的水鳥?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綽約風姿,還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纏綿浪漫……濕地是地球上陸地和水域相接并交互延伸的區域,這里常年積水,生長或棲息喜濕動植物,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眾多野生動物特別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景觀和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一、濕地的定義
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一般位于河川和湖泊的沿岸)、泥炭地、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m的海水水域,濕地圖片如圖1-圖3。
濕地不僅集土地、水、生物等自然資源于一體,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提供大量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還具有顯著的生態環境功能,有著獨特的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因此享有許多“美稱”:濕地下凈水質,上潔空氣,被譽為“地球之腎”:既是水源,又可滯洪,被冠以“綠色水庫”或“生物儲水庫”;不但是人類生命和文明的搖籃,又為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可再生資源,又稱“生命的搖籃”;因多樣生物共存,更被封為“物種基因庫”。
全球濕地面積約占地球陸地面積的6%,濕地同陸地、海洋相比面積相對較小,但濕地生態系統兼有水域和陸地生態的特點,具有極其特殊的生態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統,因此,全球1982年制定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將濕地與海洋、森林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二、濕地的分類
根據《全國濕地資源調查與監測技術規程》(試行本)和《濕地公約》的分類方法,濕地分為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兩大類,主要分類如表1。
三、濕地的主要作用與功能
濕地是人類最重要的環境資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樣性和較高生產力的生態系統,它對自然界的反饋作用是多方面的。
1.濕地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濕地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許多自然濕地為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特別是水禽提供了遷徙、越冬和繁殖場所,是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對物種保存和保護物種多樣性發揮著重要作用,對維持野生物種種群的存續、篩選,改良具有商品價值的物種,都具有重要意義。
2.具有調蓄洪水,防止自然災害的功能,
濕地在控制洪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十分顯著,是其他生態系統所不能替代的,濕地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天然和人工濕地能夠儲存來自降水、河流的過多的水量,從而避免發生洪水災害。同時保證工農業生產有穩定的水源供給。
3.優化環境功能。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的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流失,還可以誘發降水,增加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減少風沙干旱等自然災害,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起著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的重要作用。
4.濕地還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著豐富的淡水、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
5.濕地具有美學方面的功能和科研價值,
人們可以利用濕地開展娛樂活動、生態旅游,以及教育、科研活動。中國有許多著名的旅游風景區都分布在濕地地區,壯觀秀麗的自然景色使其成為生態旅游和療養的勝地。
四、濕地的保護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加劇,人們對濕地盲目地進行農用地開墾、改變濕地用途和城市開發占用濕地,逐漸產生了濕地面積減少、生物資源過度利用、濕地污染加劇等問題。使天然濕地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壞,致使洪澇災害加劇、干旱化趨勢明顯、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等問題凸顯,給人類生存造成極大威脅,保護濕地、可持續利用濕地,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濕地作為重要而獨特的生態系統,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大力宣傳“健康的濕地,健康的人類”、“森林與水和濕地息息相關”,提高人們對濕地價值和濕地保護重要性的認識,以更好地保護濕地,實現濕地利用與保護良性循環。
愛護濕地就是愛護地球的未來!
責任編輯 蔡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