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新陽
離子反應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的始終。離子反應知識與工農業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等密切聯系,如環境問題、污水處理等,若結合這些內容命題,有利于考查同學們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縱觀近幾年的全國各地高考化學試題,離子反應試題的重現率達100%。
考點一:強弱電解質的比較及判斷。
例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水溶液里能導電的物質都是電解質
B.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強
C.硫酸鋇難溶于水,故硫酸鋇是弱電解質
D.酸、堿、鹽都是電解質
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本身能電離產生陰、陽離子。CO2、SO2、NH3等的水溶液能導電,但物質本身不能電離產生陰、陽離子,故它們不是電解質。有許多并不是化合物的物質(如Cl2),其水溶液也能導電,但它們不是電解質,A項錯誤。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大小及離子所帶電荷的多少,強電解質溶液的濃度不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大,所以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也不一定大,B項錯誤。電解質的強弱與物質的溶解性沒有任何關系,難溶于水的化合物也能完全電離,C項錯誤。本題選D。
電解質的強弱是由物質的內部結構決定的,與外界因素無關。電解質的強弱與物質的溶解性無關,難溶于水的鹽也可能是強電解質,如BaSO4等,相反,能溶于水的鹽未必都是強電解質,如Pb(CH3COO)2,雖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是弱電解質。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的導電性沒有必然聯系,只與自由移動離子的濃度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有關。如果強電解質溶液的濃度小,雖然完全電離,但離子濃度較小,所帶的電荷數少,導電性弱;而某弱電解質溶液雖然電離程度小,但其濃度大,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大,導電性強。因此,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不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強,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也不一定弱。
考點二: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