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黃河下游、渤海之濱,有一座美麗的小城——山東省濱州市。在這座城市里,提起一所學校,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座學校,厲害!是培養我們濱 州科技小明星的‘搖籃呢!”
這所受到廣泛贊譽的學校,就是濱城區實驗小學。走進干凈整潔、書聲瑯 瑯的校園,濃濃的“學科學、愛科學”的氛圍會將你深深包圍。下面,我們就去 了解一下學校里累累碩果的各項科技活動吧。
走近“小哥白尼”科學社團和“小牛頓”班
你見過會吃雞蛋的瓶子嗎?見過舞動的紙蛇嗎?這些可是學校“小哥白 尼”科學探究社團里設置的科學小游戲哦,同學們超級喜歡呢。這些游戲還包 括“用紙杯燒水”、“乒乓球自如地進出杯子”、“ 能抓住氣球的杯子”、“制作 熱氣球升空”、“用薄紙托水”、“筷子在不同液體中的有趣現象”、“水托住曲別針”、“用火柴梗和硬幣燒出人體 藝術造型”等10多項。
每次社團舉行活動前,都要張 貼由學生自主設計的宣傳海報,面 向全校同學公告,吸引更多關注的 目光。學生們每次活動都早早地 來,遲遲離開。他們都積極動手,仔細觀察,深入思考,體味著大氣壓力的神秘,熱空氣的魅力以及水的 威力。
這些妙趣橫生的小游戲吸引著學 生一步一步邁向科技的領域,他們驚訝、歡呼、感嘆著,大自然是如此神奇, 不可思議,從而奠定了他們對科技探索的信心。
另外,學校還常年開設了深受大家喜愛的“小牛頓”班,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原材料,一 架架帶有小電機的飛機模型載著科學的夢想飛上了天空;一個個充分利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原理的小燈泡亮了起來,映紅了孩子們驚奇而又興奮的小臉龐......
科技活動精彩紛呈,讓科學“happy”起來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
操場上一群同學手里拿著各種飛機模型,在進行投擲比賽。為了讓學生 們增長科技知識,提升動手能力,學校積極組織同學們參加多種多樣的科技 活動。
比如每年學校會組織同學們參加各種科技小賽事,像橡筋動力模型飛機比賽、空氣動力快艇拼裝模型比賽 、“杭州號” 現代級導彈驅逐艦拼裝模比賽、“開拓 者”太陽能車動力賽車競時賽、“ F1 ” 空氣槳電動賽車和機器人大賽。“小哥白尼” 社團和“小牛頓”班里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科技模型的制作 和調試進行深入探究,他們發現: 橡筋纏繞的圈數如果超過200圈, 飛機停空時間就能超過20秒,也就是達到了飛行時間的最上限。
“付出就會有回報”。同學們在比賽中,不僅獲得了很多優秀獎項,更加難 能可貴的是,他們通過參與競賽活動,對科技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了,不僅增 強了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學會了在實驗和實踐中的思考與總結。
10月份的最后一周,是學校一年一度的“科技節”,也是學生們翹首以盼 的節日。“科技節”上共分為競賽和展示兩大部分。競賽包括具有一定科技含 量,充分體現學生創新與智慧的項目:如紙飛機擲遠、轉動魔方、賽道賽車等。 展示項目涵蓋小制作、小設計、小發明等實物 類,也包括班級“科技”板報、手抄報等。在“科 技節”期間,學校還會主動與當地科協聯系,邀 請有關人士為學生進行科技講座,教育學生從小立志,勇攀科學高峰。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時,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航天員王亞平首次在神舟十號 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學校利用各教室的多媒 體網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本次授課。激發了 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更讓同學們對航天科技 加深了了解,播撒下了立志獻身祖國科技的夢 想種子。
“漫漫科技路,創新在心中”
科學作為一門經過整合與實踐的課程,已經得到廣大師生的認可。科學 學科任課教師為了上好科技課程,充分利用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深入挖掘,以 觀察實驗和技能操作為平臺,讓學生能夠實現從好奇到主動探究的轉變。學 校則緊緊抓住“研訓”這一核心,重視教師的教研和培訓工作,重視實驗室的 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學校先后投資數萬元,支持科學教師外出培訓學習,購 進教學所需實驗器材。
在學校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張春華老師現已成長為全市知名的科學學科帶頭人,參與全市科學教學活動的組織和研討;楊敏霞老師參加觀察實驗教 學技能比賽,獲得一等獎,并在全區科學研討會上做了題為《正確解讀科學教 材,準確處理科學教學》的學術交流。
“漫漫科技路,創新在心中”。在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路上,學校依然在 努力探索,大力實踐,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引導、啟發和挖掘學生的 潛力,不斷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探究興趣和愿望,為祖國培養科技事業的接 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