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醉翁亭文化是滁州文化代名詞,筆者在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探索中,分析了醉翁亭文化和醉翁亭文化的形象,列舉醉翁亭文設計的原則,通過分析探索,凝練了醉翁亭文化形象的元素——“亭文”、石刻、園亭和“書”。
關鍵詞: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
1醉翁亭文化與文化形象分析
醉翁亭是安徽省滁州市瑯琊山瑯琊古道旁的一個亭子,其歷史悠久,文化寓意深厚。據《瑯琊山志》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感懷時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為他建亭飲酒賦詩,歐陽修自號“醉翁”,此亭便以“醉翁”為名。該亭緊靠峭壁,飛檐凌空挑出,小巧精致,極具江南亭臺特色。其依據歐陽修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而聞名,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間也”,把歐陽修寄情山水、安民樂豐的內心世界抒發得淋漓盡致,該亭因其特有的文化精髓,被譽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作為一處巧奪天工的人工建筑,卻積淀出怎樣深厚的醉翁亭文化。該文化形成于一個不斷積淀的歷史過程,其不單單等同于“亭”文化,亭只是該文化的媒介載體形式之一,它以“在乎山水”、“與民同樂”的人本思想為精髓。瑯琊山中漫布的詩賦、書法、石刻、建筑等都是該文化的具體載體形式,其涵蓋的文化內容相互交融滲透,濃縮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醉翁亭文化。
一個區域文化形象,泛指社會大眾對其文化載體的綜合感知與印象。醉翁亭文化形象,是指以滁州瑯琊山文化的代表醉翁亭為主,依附于現存的詩文、亭院、石刻、建筑、自然山水等形成的特有文化現象,其蘊含著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對其賦予的“人本”精神思想,筆者愚見,將醉翁亭文化的思想精髓概括為“亭文”文化,園林建筑文化、書法石刻文化。
2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原則
每一種文化形態都有著獨特的文化特征,諸如建筑藝術、古典園林、工藝美術、書法等各種藝術形態,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而文化的歸納與形象的總結,都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就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而言,必須依據醉翁亭獨特的形象符號、鮮明文化特色、文化的形象設計要堅持歷史文脈的延續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雖各有側重,但在具體的設計中相互促進、協調統一。
符號化是形象設計的造型語言,其特點是以造型表達情感,這種表達手法是純粹的語言無法企及的。在文化形象設計中,常常采用“標志性、形象性”的符號的方法來表現。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因其以瑯琊山中山水、詩文、石刻、亭院建筑等人文景觀為基礎,提煉極具代表的具體形象,形象符號化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文化形象的設計必須遵循符號化這一基本原則。
特色是文化的靈魂,醉翁亭文化的形象設計必須以醉翁亭文化獨具的鮮明文化特色為依據。在形象定位的過程中,形象塑造是一項戰略性的措施,而戰略的核心在于營造差別優勢,以突出文化的特色。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需要從多方面挖掘其個性,將其特征進行“聚焦”突出,這樣既突出其“人本”的文化精髓,又把幽美的自然山水、豐富的詩文石刻、特色的亭宇建筑等優勢凝聚到這一特色之中,使其特征都依附于它。因此,鮮明文化特色是該設計應遵循的核心原則。
歷史文脈的延續是文化形象塑造的使命。文化之所以形成都是歷史延續的產物,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文化形象需要逐步地進行更新。在形象塑造中,強調歷史文脈的延續,除了保護有形的文物古跡,更重要的是要保護和發展無形之物——文化內涵。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中,必須延續文化的歷史文脈,真正使歷史文化煥發出新的光彩。
3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元素的提煉
醉翁亭文化形象包含著許多印象,而且每個印象均有其獨特的特點,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中就有很多載體元素。署名為石上松人的作者將醉翁亭文化歸納為:亭、泉、山、隱、醉、樂、讓、藝文化形象;裘新江老師在《醉翁亭文化初論》中總結醉翁亭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為:園亭文化、山水文化、隱逸文化、醉鄉文化、禮讓文化等等。筆者通過該文化形象的研究,將醉翁亭文化形象提煉為:亭文形象,石刻形象、園亭形象和一本蘊藏豐富“文化”的書。
(1)以醉翁亭為元素提煉。作為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其蘊涵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豐富文化的結晶,而且也記載著跌宕的歷史變遷。筆者認為以亭的造型為元素來進行形象定位,通過醉翁亭文化特有的亭文化形象進行設計,才能充分體現醉翁亭文化的形象。
(2)以摩崖石刻為元素提煉。瑯琊山中,可謂書法精髓,山中的摩崖石刻匯聚了自唐朝以來的楷、行、草、篆等書法字體,共計三百余塊。其中“真、草、隸、篆”碑刻寄居于山中各條古道、古建筑中,構成醉翁亭文化一大人文奇觀,直追“書法圣地”蘭亭。以石刻為該文化的設計元素,通過石刻的形象符號,側重字體、圖形等符號運用,圍繞醉翁亭、豐樂亭、瑯琊寺中典型的石刻文化為主體設計。使其承載瑯琊山的摩崖石刻和碑刻這一自成風格、自成體系的瑰寶。
(3)以瑯琊山的建筑風格為元素提煉。瑯琊山中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亭臺小巧,獨具江南園林特點,但卻有醉翁亭、保宋齋、馮公祠等九處景致,互不雷同,整體上相得益彰、氣勢宏偉。千百年來,南北文化的交融,滁州即形成了獨特的南北建筑融合,瑯琊山建筑既有江南樓宇的清秀,又有北方建筑的宏偉,凝聚著中國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的精華,同時更統一傳遞著官“梅”思想,即就是沒官思想,官民同樂、和諧為民的思想文化精神。建筑與“官梅”融合,作為該文化形象設計的元素。
(4)以書的造型為元素提煉。醉翁亭文化是集詩文、崖刻、碑刻、書畫、音樂、建筑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遺產。歷史名人感懷時世,賦詩作畫;書法愛好者石刻撰寫,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建筑藝術家們巧奪天工,醉建亭臺樓榭,各種文化形象渾然一體。這樣的豐富的文化,只有通過知識的獲取才能取得。因此,將醉翁亭文化的總體形象表述為一本正在翻閱的書。
4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意義
信息化社會,文化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其主導功能,它直接影響著經濟與社會的全面發展。醉翁亭文化形象設計不僅僅在于保護、傳播醉翁亭文化,更重要的是弘揚其和諧為民的精髓。
保護、傳播醉翁亭文化。通過對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借用信息平臺、塑造醉翁亭文化,將純熟的地方文化在更大范圍內普及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滁州的醉翁亭文化精髓,使其更好的傳播。地方文化直接影響地方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醉翁亭文化形象的設計會使“醉翁亭”文化在受眾范圍和感知度方面達到新高度,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科技、旅游乃至教育的全面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雍際春.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時代價值[J].寧夏大學學報,2008.
[2] 鄒瑾琳.城市的臉——海報設計實踐[J].裝飾,2012(5).
[3] 瑯琊山志編撰委員會.瑯琊山志[J].黃山書社,1989(1).
[4] 紀小平.摩崖石刻拓印技藝傳承與保護[DB/OL].htpp:∥www.doc88.com/p41695997462.htp/.
作者簡介:冷榮亮(1981—),男,陜西鎮安人,碩士,滁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數字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