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今年36歲,下腹部有腫塊,經診斷,為黏液腺癌。但他血檢、胃檢、腸檢和肺檢均正常,精神也好。請問,這是一種什么癌?如何治療?
江西 楊讀者
楊讀者:
腺癌是腺上皮惡性腫瘤,黏液腺癌是腺癌的一種。腺上皮屬于上皮組織,上皮組織包括口腔、鼻腔、消化道、呼吸道、某些器官表面的間皮等。分泌大量黏液的腺癌稱為黏液腺癌(膠樣癌)。從組織學角度看,纖維脂肪本身并不會發生黏液腺癌,因此,您兒子下腹部腫塊應該屬于轉移性或浸潤性低分化黏液腺癌,也就是說還存在目前沒有發現的原發腫瘤病灶。
您兒子各項檢查均正常,沒有發現確切原發性腫瘤病灶,可能的原因有:(1)原發的腫瘤病灶微小,目前的內鏡及影像學檢查無法發現。(2)原發的腫瘤病灶位置特殊,常規的檢查難以發現。如闌尾黏液腺癌,即使腸鏡、腹部增強CT也很難發現。由于您兒子下一步的治療方式決定于原發病灶的明確,因此建議行PET-CT,該檢查對尋找腫瘤原發病灶有較大的幫助。
要想治愈黏液腺癌,首要前提是徹底殺滅惡變的腫瘤細胞。目前治療腫瘤比較成熟而有效的方法,一是手術根治切除,二是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三是內科保守姑息對癥治療。另外還有中醫中藥和生物治療。
如果能確定原發病灶,而且除腹壁轉移外沒有出現其他組織器官轉移,那么您兒子可以積極手術治療,術后再配合化療。如果出現全身多處轉移,則主要考慮化療、生物治療或免疫治療。
黏液腺癌患者早發現、早治療的治愈率可達80%以上。但是,其早期幾乎沒有什么癥狀,或者癥狀和普通疾病類似,不好發現,等到出現癥狀時,往往是中晚期,因此,防重于治。
成都市第十人民醫院外科
副主任醫師 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