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國

解放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鑄造國家安全的堅強盾牌——你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像空氣和陽光一樣必不可少,又像鋼鐵長城一樣堅不可摧。
“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中國實現和平發展的堅強保障。”在《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發表之際,新華社記者白瑞雪、人民日報記者蘇銀成、解放軍報記者羅錚,專訪了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
記者:發表這部國防白皮書是出于什么考慮?
關友飛:經常會有一些外國人士問我:“中國軍隊頻繁走出國門,是否意味著改變了以往的防御性國防政策,是否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有人稱:“中國軍力發展壯大了,但是在履行國際義務方面做得還不夠。”國內也有一些朋友擔憂:“解放軍經常執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等任務,會不會影響部隊戰斗力,削弱保衛國家的能力?”面對這些疑慮,我們感到有必要就中國武裝力量運用的政策原則和具體實踐作出權威、深入的介紹。
記者:新白皮書首次公布了陸軍機動作戰部隊人數和18個集團軍番號、海空軍人數和第二炮兵導彈別名。如何評價國防白皮書的透明度?
關友飛:國防白皮書是展現中國軍事透明的重要平臺,每一部白皮書都有新內容、新特點,體現了我們在透明度問題上的不懈努力。比如,1998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我防御性國防政策的基本內容,2002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國防的目標和任務,2006年國防白皮書首次闡述中國的核戰略,2008年國防白皮書首次公開宣示中國的國防發展戰略構想,2010年國防白皮書全面闡述新形勢下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的客觀依據,今年發表的這部白皮書系統闡述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的政策、原則和主要實踐。應該說,中國軍隊的透明度是符合國情、軍情實際的,也與現階段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
軍事透明度事關國家安全,對外透明的范圍、方式、內容和時機是各國依據自身安全利益決定的,任何一個國家在軍事上都不可能做到絕對透明。近年來,中國軍隊采取建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開設國防部網站、邀請外國記者參觀采訪等一系列開放措施,這在10年前是難以想象的。應該說,我國的軍事透明度是非常高的。
記者: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認為,現在是和平時期,軍隊不打仗,任務不多、作用有限。請問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關友飛:這部白皮書恰恰回答了這個問題,它系統全面地介紹了和平時期中國軍隊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豐富實踐。我軍官兵每時每刻都枕戈待旦,保持著常備不懈的戰備狀態。他們有的在邊境一線巡邏,有的在萬里之外護航,有的在祖國藍天執勤,還有許多官兵執行著日常訓練、勤務保障、教學科研等任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鑄造國家安全的堅強盾牌。你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像空氣和陽光一樣必不可少,又像鋼鐵長城一樣堅不可摧。
記者:這部白皮書提出,深化安全合作、履行國際義務是中國武裝力量多樣化運用的一項重要原則。如何評價中國軍隊在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方面發揮的作用?
關友飛:近年來,中國軍隊積極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常年有近2000名官兵在聯合國任務區維和,多次派出國際救援隊、醫療分隊、直升機分隊以及空軍運輸機執行國際緊急救援任務,迄今派出14批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為中外船舶護航。這些努力是世界有目共睹的。
我們愿與各國軍隊一道,努力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國際安全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4月1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國防白皮書專題發布會,到會記者紛紛提問……
打仗是軍隊的根本職能
中央電視臺記者:去年年底以來,中國的軍隊一直在強調要“能打仗、打勝仗”,這部白皮書指出,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堅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請問,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國家的對外政策會更加強硬,軍隊是否更傾向于使用武力解決國家領土和主權爭端?
總參謀部應急辦副主任吳喜鏵大校:軍隊的身份首先是戰斗隊,打仗是軍隊與生俱來的根本職能。和平時期,準備打仗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對于這一點,世界各國軍隊概莫能外。中國軍隊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強軍之要,并以此為牽引提高打贏能力,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安全,是正當的,也是正常的。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不爭霸、不搞軍事擴張。我們一貫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堅持通過對話談判、平等協商,來解決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矛盾和問題,中國的對外政策是堅定的,也是一貫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國防政策的防御性與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的堅定性是統一的。我們熱愛和平,致力于和平發展,但絕不會以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為代價。我們反對戰爭,不希望打仗,但如果有人要把戰爭強加到我們頭上,我們就必須能夠決戰決勝、不辱使命。中國政府和軍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
國防部外事辦公室主任關友飛:我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陸地邊界最長的國家之一,與有的國家存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我們一貫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堅持通過對話談判、平等協商解決與有關國家的矛盾和問題,堅決反對任何使局勢復雜化、擴大化的行為。
我年輕時在海軍部隊服役,曾在掃雷艦上工作,對我國在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上面臨的嚴峻挑戰有著深切體會。近年來,有的國家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問題上蓄意挑釁,這是造成緊張局勢的根源。中國政府和軍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會以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為代價。
戰略意圖坦蕩 軍事能力透明
中新社記者:這部白皮書首次公布了一些數據,表明中國軍事透明度有所提高,但與國際社會的期望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事務局副局長楊宇軍上校:軍事透明度事關國家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在軍事上是絕對透明的。
今年初,我曾經隨軍隊新聞考察團到一個西方國家訪問,該國一位知名學者建議我們到他們的國防部負責新聞協調的機構去參觀訪問。我們原以為,與媒體打交道的部門應該是非常開放透明的,所以就向該國國防部提出了這個要求,但是當時負責接待的官員非常干脆地告訴我們:“不可能,因為這涉及國家秘密。”
對此,我們表示理解和尊重。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軍事禁區,對外透明的范圍、方式、內容和時機是各個國家依據自身的安全利益作出的決定。
我們認為,軍事透明包括戰略意圖透明和軍事能力透明兩個層面。中方在戰略意圖上是坦蕩與透明的。近年來,中國與23個國家的防務部門建立了戰略磋商機制,軍隊領導人多次出席多邊會議,發表公開演講,接受國內外記者的采訪,而且中國還建立了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開設了國防部網站,通過多種方式向外界介紹中國的國防政策、安全關切和中國軍隊的使命任務。
中國在軍事能力方面也是非常透明的,我軍與外軍開展了多場聯演聯訓,多次邀請外軍人員觀摩軍演,邀請外媒記者到部隊參觀采訪,中國軍隊媒體每天也在報道著大量的軍事新聞和信息。應該說,中國的軍事透明度非常高,符合中國軍隊的發展實際,也與現階段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
堅定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不謀求霸權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白皮書中提到了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是人民解放軍的重要職責,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軍隊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針對與周邊國家的島嶼爭端問題,是否考慮會用戰爭的手段解決?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事務局副局長楊宇軍上校:這版國防白皮書中第一次專門用單獨的一節,介紹中國武裝力量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方面的一些實踐。
中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大國,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是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
目前,中國在海洋權益問題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維護海洋權益是中國軍隊所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當前應對國家安全威脅的現實需要。中國軍隊在相關管轄海域建立了常態化的戰備巡邏制度,與國家海上執法部門保持著密切的協調和配合,并結合日常戰備,為國家海上執法、漁業生產和油氣開發等活動提供安全保障。
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軍隊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同時,中國歷來主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反對任何將矛盾復雜化和擴大化的言行。
將與國家相關部門密切配合 共同維護海外利益
法制晚報記者:我國要維護海外利益,如果有我國海外公民或國家利益受到侵犯時,是否會向海外派出戰斗部隊?
總參謀部應急辦副主任吳喜鏵大校: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中國在海外的利益已經成為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組成部分。中國軍隊通過開展海上護航和撤離海外公民等多種方式,積極參加了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的行動。
今后,中國的武裝力量還將一如既往地與國家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在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作出更大的貢獻。軍隊遂行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的兵力運用和具體的行動方式,要根據各方面的情況具體來確定。
“養兵千日、用兵千日”已成為常態
法制晚報記者:解放軍參與執行搶險救災和經濟建設任務,而很多外國軍隊都是在準備打仗和打仗。請問,我軍在參與執行搶險救災和經濟建設任務的同時,有沒有妨礙到訓練,會不會削弱戰斗力?
總政治部群眾工作辦公室群眾工作處處長韓江洲海軍大校:參加和支援國家建設事業是憲法和法律賦予中國武裝力量的重要任務,也是踐行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具體體現。作為人民的子弟兵支援國家建設是我們每名官兵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去,我們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已成為“養兵千日,用兵千日”。近年來,我軍在完成教育訓練、戰備執勤、科研試驗等任務的同時,堅持把地方所需、群眾所盼和部隊所能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我軍的人才、技術、裝備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遂行了包括搶險救災在內的大量非戰事軍事行動。通過執行這些任務,部隊的組織指揮、快速反應、遠程投送以及后勤裝備保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檢驗和鍛煉,官兵的意志和作風也得到了很好的磨煉。同時,也積累了軍事力量運用的豐富經驗。可以說,我軍遂行多樣化軍事化任務是提高核心軍事能力的重要途徑。
堅持不懈抓好作風建設
香港文匯報記者:去年底和今年初,解放軍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和措施,其中包括“禁酒令”、“軍車管理”、“嚴格經費管理”等,明確要求要按戰斗力標準花錢辦事。請問目前這些措施落實的情況怎么樣?未來是不是會堅持下去?
總政治部群眾工作辦公室群眾工作處處長韓江洲海軍大校:我想記者提的這個問題主要是指軍隊的作風建設問題。
作風建設是軍隊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軍對作風建設一直高度重視,始終抓得很緊。在我軍長期革命斗爭和建設發展的實踐中,形成了許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去年底,軍委專門頒布了關于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這個規定堅持了高標準、嚴要求,充分體現了習主席和軍委對帶頭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鮮明態度,體現了嚴于律己、狠抓作風建設的堅強決心。
最近,總部下發了一系列加強作風建設的措施辦法,對于加強全軍部隊的作風建設起到了有力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作風建設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我們將堅持不懈地抓好作風建設,不斷把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下去,發展和發揚光大。
整理自新華網、中國網、人民網、央視國際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