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舊是一種特殊的情愫,它讓人生與歷史相逢,在從眷戀到心痛的回味中,窮盡過去與未來。打開記憶的倉庫,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懷想,它們如美麗的風景烙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可讀而不可復制。下面,讓我們隨“探訪名師金色年華”活動小組一起,去點擊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的依依往事。
第一環(huán)節(jié):走近——聽古稀老人說事
(主持人語:Hi!各位成員好!課本編輯為我們“請”來了于漪老師,她將為我們“說事兒”,讓我們輕輕走近她,聆聽她親切的話語吧。)
1.《往事依依》是于漪老師古稀之年撰寫的回憶性散文。速讀全文,你能說出于老師在文中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她少年時的哪幾件往事嗎?分別是在課文哪幾段中回憶的呢?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
敘事性文章,事情的講述是重點。閱讀敘事性作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把握文中作者所說的“事兒”是前提。本文標題中的關鍵詞是“往事”,因此,我們應首先扣著“往事”去讀課文,把古稀老人于漪老師的依依往事篩選、概括出來。
第二環(huán)節(jié):領悟——解花季少年情思
(主持人語:花樣年華,別樣精彩,道不盡的情思。幾十年前,于漪老師的花季同樣如此。讓我們透過那一件件“歷歷在目”的往事,去領悟她少年時的情懷吧。)
2.課文中有一個詞語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調,你能找出來嗎?這個詞是“ ”,它的含義是 。
3.作者在回憶往事時,字里行間處處透著情。細細感悟,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情思又是通過具體的事來表現(xiàn)的。請?zhí)顚懴卤恚屛覀儚奈闹腥齻€“一”所涉及的事項切入,解一解花季少年的情思: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懷舊類文章,多以敘事傳情。欲領悟作者情感,除了抓文章中揭示主旨的關鍵詞句之外,還要學會去分析、解讀事情的經(jīng)過、原委以及“我”在事情中的表現(xiàn),從而做出深度解析。
第三環(huán)節(jié):借鑒——學名師生花妙筆
(主持人語:在語文教育教學的圈子里,于漪老師一向被稱為“有嘴(能上課)有手(善寫作)的領軍人物”。今天,讓我們來揣摩她行文的亮點,學一學她的生花妙筆,使我們的作文水平再登新臺階!)
4.亮點借鑒A:鳳頭豹尾
分別朗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段落,小結其作用,并說說你從中獲得的寫作啟迪。
開頭:“年華似流水。幾十年過去,不少事情已經(jīng)模糊,有的搜索枯腸而不可得,但有幾件事仍歷歷在目,至今記憶猶新。”
作用:
結尾:“往事依依,金色的回憶喚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斷奮進。”
作用:
啟迪:
5.亮點借鑒B:精當選材
課文第5段,寫了兩位國文大師入情入理講課的情形。他們講的內容都是抒情詩詞,詩詞的作者都是愛國詩人,講課時老師都采用誦讀法,都入情入心,學生都深受感染。“我”牢記了所講內容,且由此激發(fā)了喜愛詩詞、愛好新文學的熱情。那么,兩位老師上課的不同點在哪兒呢?這樣安排重復嗎?有何作用?
6.亮點借鑒C:文采斐然
課文語言優(yōu)美,文采斐然。閱讀課文,猶如走進了色彩斑斕的文學園地,處處是名言佳句,令人目不暇接。請選擇文中自己喜歡的一個句子進行點評。
選句:
點評:
溫馨提示
“以讀促寫”是語文學習的法寶之一。面對名家經(jīng)典之作,我們應做個有心人,積極揣摩其寫作技法方面的亮點,并嫁接于自己的作文中。長此以往,必將獲益良多。
第四環(huán)節(jié):叩問——明瑰麗人生追求
(主持人語:閱讀,除了讀懂文本之外,還要能夠讀出問題,讀出自我。下面,讓我們對話作者,輕輕叩問,探名師成長足跡,明瑰麗人生追求。)
7.叩問于漪:連線于漪老師,專題采訪。您追憶的幾件往事為什么都與讀書(畫)有關?您追憶依依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8.叩問社會:“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可是,當今中國社會,讀書的現(xiàn)實情況卻不容樂觀。有資料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人每年平均閱讀圖書只有4.5本,全國國民中有讀書習慣的大概只占到5%左右。請你為CCTV擬一條號召全民讀書的公益廣告。(20字以內)
溫馨提示
讀而不思則淺。閱讀過程中,應多一些這樣的“叩問”,在探究、挖掘文章主旨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身和社會實際去感悟,如此,你的人生便會因閱讀豐富起來。讓我們大膽去try(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