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那些叫思念的羊》
張曉風 著 青島出版社
從尋常小事切入,點繪人人擁有的幸福;俯視紅塵,悲憫人世無常;探看大自然的奧妙,亦秀亦豪;出入大我與小我,追隨悠游的生命節奏。
精彩錦句:
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一切的愛,不就是“同在”的緣分嗎?就連神明,其所以神明,也無非由于“昔在、今在、恒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而身為一個人,我對自己“只能出現于這個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感到另一種可貴,仿佛我是拼圖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塊小形狀,單獨看,毫無意義,及至恰恰嵌在適當的時空,卻也是不可少的一塊。
我當然知道所有的椰子都是摘下來的,但當著我的面摘下的感覺就是不一樣。以文體作比喻,前者像讀一篇“神話傳說”,后者卻是當著觀眾一幕幕敷演的舞臺劇,前因后果,歷歷分明。
因為看見,因為整個事件發生在我面前,因為是第一手經驗,我們便感動。
蒲公英的散蓬能敘述花托嗎?
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陣風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記得葉嫩花初之際,被輕輕托住的安全的感覺。
我終于明白,我還是不能明白父親。至親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能睡一個完美的覺的人是幸福的,可惜的是他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擁有那份幸福。因此被吵醒而回頭再睡的那一覺反而顯得更幸福,只有遭剝奪的人才知道自己擁有的是什么。
讓我們想象一下自己擁有的一切有多少是可能遭掠奪的,這種想象有助于增長自己的“幸福評分指數”。
人生世上,一顆心從擦傷、灼傷、凍傷、撞傷、壓傷、扭傷,乃至到內傷,哪能一點傷害都不受呢?如果關懷和愛就必須包括受傷,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于世人的,豈不正在那雙釘痕宛在的受傷手掌嗎?
小女孩啊,只因年輕,只因一身光燦晶潤的肌膚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碰撞撞就害怕受創嗎!
《世事天機》 楊志鵬 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
這是一個真實又離奇的故事:千年荒山瞬間變成巨額資產,生動演繹了中國財富產生的神話。作者舉重若輕,因明相扣,具有俯首低耳的閱讀價值,以及動人心弦乃至醍醐灌頂的力量。
《了凡因語》 了凡/李黛 著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通過易經、心理學、佛學等,對宇宙、生命、人性深入探究,總結出一套既吻合生命自然規律、又符合人性本真的自然語言體系。
《場景》 姜健 著
浙江攝影出版社
作者歷時8年,走遍河南境內上百個縣鄉,拍攝了大量的農村生活場景。這一系列影像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鄉土攝影的代表性作品。本書是這一系列在18年后的全新修訂版,形成這一專題完整、經典的呈現。
《非分之想》 都市放牛 著
江蘇文藝出版社
隨筆、小說、散文,一應俱全;時事、文學、情感,應有盡有。書中包含“自嘲一把”、“猥瑣一把”、“煽情一把”、“文娛一把”四部分,幽默大膽的文筆,對文字出其不意的嫁接,讓人忍俊不禁。
《一個人也能很幸福》海倫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單身女性已成為都市生活中龐大的群體,她們遠離父母、努力工作、渴望愛情、憧憬婚姻。其實,單身時,每個人都應該從容面對現實,學會好好愛自己,讓自己具備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