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鋒

美國政壇流行一種說法:誰給總統撰寫演講稿,誰就是實際管理國家的人。
美國總統奧巴馬是一位表現力很強的總統,他在演講或者即興電視辯論時往往爆發驚人魅力。今年1月21日在國會山前,他發表了連任就職演講,18分鐘的演講12次被掌聲打斷,這篇措辭清晰務實、言語鏗鏘有力、極具感染力的演講,再次拉開了奧巴馬時代的序幕。然而,這篇據說是奧巴馬“心聲”的發言詞卻不是出自他本人手筆,而是由他的首席撰稿人喬尼·法弗羅捉刀代筆的。
事實上,不僅是這次,從2005年奧巴馬當選參議員,法弗羅成為他的演講總撰稿人開始,無數篇演講稿均出自他的手筆。不光是奧巴馬,歷任美國總統都擁有自己專屬的文字創作班底,甚至對各國政要來說,寫作團隊是執政工作的標準配備之一。這個崗位十分重要,美國政壇流行過一種說法:誰給總統撰寫演講稿,誰就是實際管理國家的人。
白宮的“金筆桿”都是誰?
在美國的選舉文化中,除了背景、人脈、資金,演講無疑是關鍵的一環。有報道指出,富蘭克林·羅斯福參加總統競選時為了擊敗競爭對手,精心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演講寫作班子,專門為他起草競選演講稿。之后的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和約翰遜等美國總統都沿襲了他的做法。
白宮設置專人為總統撰寫講稿始于上世紀20年代。首位白宮寫手是賈德森·韋利弗,他為1921年至1923年在位的沃倫·哈丁總統寫稿,當時的頭銜是“文學書記官”。美國的白宮寫手們把他尊為祖師爺,并將他們的聯誼組織命名為“賈德森·韋利弗學會”,并且每年都要舉行聚會。此后歷任總統都有御用“筆桿子”,他們以白宮工作人員的身份為總統服務,不但要撰寫演講稿,還要起草各種信件、公告、行政命令、致辭和各種聲明、文書。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志副主編羅伯特·施萊辛格曾寫過一本《白宮幽靈》,把這些“筆桿子”形容為躲在幕后任勞任怨且鮮為人知的“幽靈”。但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是,很多人都知道,那些神采飛揚的著名演說,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決于總統候選人本人的才能,因此很多知名撰稿人的名氣并不亞于臺上的演講者。
比如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筆桿子”是劇作家羅伯特·舍伍德;肯尼迪總統的“筆桿子”特德·索倫森(“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么”即出自其手)和阿瑟·施萊辛格,前者是法律顧問,精通法律條文,后者是歷史學家,諳熟掌故且深思熟慮;約翰遜總統的“筆桿子”杰克·瓦倫蒂后來當了美國電影協會主席;尼克松總統的“筆桿子”威廉·沙菲爾和帕特·布坎南,前者是《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后者后來從政,曾兩次參與共和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競選;里根總統的“筆桿子”是著名女作家佩吉·努南;小布什總統有多位大名鼎鼎的“筆桿子”,包括善于演繹“美國夢”的邁克爾·杰森,當過《華爾街日報》社論主筆的威廉·麥克古恩等。
各國如何選“金牌撰稿人”
不單單是美國,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也有風格鮮明的金牌撰稿人,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專職撰稿人是克萊爾·格弗斯,她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平民詩人。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筆桿子”賈汗·波雷耶娃,曾是國際文傳電訊社社長顧問。
同樣是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的“喉舌”,這些頂尖的演講撰稿人的任職經歷卻不甚相同。
美國總統在甄選撰稿人時,更多看重文采。
奧巴馬贏得愛荷華州黨內提名后,發表的演說是法弗羅的“成名之作”,這篇演說的開場白———“有人說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 更成為奧巴馬當選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的最佳詮釋。一夜之間,法弗羅打消了人們因為他年輕而產生的疑慮。奧巴馬的首席競選顧問大衛·艾克謝羅德曾這樣評價法弗羅:“總統十分信任他的文采,愿意讓他影響自己的話語權——讓一個名下有兩本暢銷書的美國總統做到這一點極為不易。”
俄羅斯總統更為側重經驗。
賈汗·波雷耶娃先后為葉利欽和普京服務,時間長達10年,被認為是從零開始組建總統辦公廳的人,現在那里已經成為俄羅斯最有影響力的機構。波雷耶娃對“寫手”們制定了嚴格的級別規定。據說自她接手后,俄羅斯國情咨文的篇幅比此前縮短了差不多2/3。
現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的首席撰稿人克萊爾·格弗斯則被認為是“調和劑”,由于她出身平民,特別喜歡貼合大眾、展現立場、避免四平八穩套話的演講風格,她的存在有效調和了出身高貴、“不接地氣”的卡梅倫,使他更具親和力。
雖然有了專職的“文字師傅”,但領導人們對撰稿人的依賴度并不相同。
尼克松總統是位一流的演說家,經常不需要講稿就滔滔不絕。他的首席撰稿人威廉·薩費爾相對比較輕松。肯尼迪總統的口才也屬上乘,因為工作太忙而無暇親自寫稿,但擅長改稿,他的首席撰稿人泰德·索倫森為他工作了11年,號稱“20世紀白宮捉刀第一人”。索倫森寫完肯尼迪就職演說初稿后,曾送給10個人審閱并提供意見,直到肯尼迪滿意。肯尼迪的很多名言都出自索倫森筆下。而許多的中國領導人往往先擬定一個主題和提綱,再由寫作班底演繹成文。
另類總統的“筆桿子”
林肯和威爾遜都是出名的“創作型總統”,他們不喜歡“筆桿子”,所有演講稿都親力親為,這兩位牛人在當總統前都當過記者。卡斯特羅堪稱演說界的“奇葩”,他的長篇即興演講的紀錄是7小時10分。而打破這一紀錄的人是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2007年9月,查韋斯在國營電視臺《你好總統》的節目上連續演講8小時。對此,英國《衛報》記者的描述頗富詩意:“早晨的燥熱已經成為回憶,下午的薄霧來了又去。暮色帶來一陣陰涼,西邊的太陽緩緩消失在安第斯山脈之間,樹影拖得老長。然而,烏戈·查韋斯依舊口若懸河。”
英國前首相布朗口才欠佳,演講冗長,但他訪問美國時在國會的演講卻令人刮目相看,其中奧妙是以7085美元請了一幫前“西翼寫手”量身定做了這份演講稿。“西翼寫手”是一些離職的白宮寫手組成的專業撰稿公司,布朗是這家公司的老客戶。自當上財政大臣起,布朗在歷次訪美時都求助于“西翼寫手”為其量身打造專門面向美國公眾的言論,包括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聯合國和美國外交學會發表的演講,以及在《華盛頓郵報》等媒體上發表的署名文章。迄今為止,布朗付給這家公司的費用已累計超過4萬美元。
同樣借助外援的還有韓國前任總統李明博,2011年訪美期間,他在美國議會發表了演說,45分鐘的講話博得了45次鼓掌。據美國司法部的資料稱,他這份演講稿是韓方花錢委托美國美國“西翼寫手”公司撰寫的。該公司向韓國駐美大使館提供了5份演講稿的草稿。據了解,李明博分別在美國議會、美國商會、白宮歡迎宴會、國賓晚宴、國務院午宴發表了演講——為了這五場演講,韓國政府總共花了4.65萬美元。
摘編自2013年第8期《世界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