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麗麗本來食量就小,要想哄她吃點東西可難了。到了夏天,她胃口更是不好,什么都不想吃,而且精神也不好,不愛動,眼看著人就瘦下來了,把媽媽愁得不得了。這一個夏天要都這樣,孩子的營養跟不上,影響生長發育怎么辦?
為什么孩子夏天胃口差?
孩子胃口差,與氣候關系密切,而且孩子年齡越小,體質越弱,厭食、消瘦、萎靡的情況就越明顯,身體受到的傷害越大。另外,胃口差和孩子的身體狀態關系更為密切。5歲以下的孩子,臟腑嬌嫩,自我調節能力較低,而且體質素來虛弱的孩子本來脾胃功能就不強健,抵御外界氣候變化的能力也較差,所以更容易受到氣溫高的影響。
應對胃口差的5個辦法
孩子胃口不好不要急,只要找好應對的方法,調理起來并不是難事。
1 健脾和胃宜清補
孩子不愛吃飯,消化吸收不好,是脾胃功能虛弱的表現,屬于胃液分泌減弱、酸度降低、胃腸抑制的反映。這時要注意飲食調理,促進脾胃功能,減少消化負擔。
夏天補養脾胃,注意把握清補的原則,即忌食辛辣助火、油膩生痰的食物,宜用新鮮可口、性味平和、易于消化、補而不膩的米粥、蔬菜、水果等,也就是說,要給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又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像米湯、綠豆粥、粳米、山藥、香菇、土豆、瘦肉、雞蛋、豆腐、青菜和水果等,少吃肥魚、肥肉等難以消化的油膩食物,還要合理搭配,營養均衡,少吃多餐。另外,天氣濕熱的時候,為避免孩子的濕氣內阻,使脾胃受困,要給他吃些能促進體內水液排泄的清爽食物,如薏米、紅豆、冬瓜、白菜、西瓜等。
2 少吃冷飲不貪涼
天氣熱,各種冷飲、冷食大受歡迎,孩子自制力差,當然無法抵抗冷飲的誘惑。但是,過量的寒涼食物會破壞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刺激消化道,引發胃腸蠕動異常,出現腹痛、腹瀉等。有的孩子會因為吃了過多寒涼的食物導致脾胃功能低下,使體內的津液代謝停滯,體內熱量散發不出來,而內熱又讓他更加想吃冷飲,形成惡性循環。所以,一定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讓他吃冷飲,盡量少吃,每次少量,避免傷及脾胃。
除了吃的東西不能太涼,屋里的溫度也不能太低。氣溫高,待在空調屋里當然舒服,可是長時間吹著低溫的空調冷風,身體難以適應室內外的強烈冷熱對比,會引發空調病,幼稚柔弱的孩子更難抵御其害。除了中午的那段時間,上午和傍晚還是要讓孩子多在戶外活動,出出汗,活動開了,他的胃口自然就開了。
3 做幾樣自制愛心飲品
孩子出汗多,要及時補足身體內的水分,少量多次地喝水。為了給寶寶合理補充水和鹽分,你可以自己動手,用自制的愛心飲品幫助孩子恢復好胃口!
4 不要讓心情影響脾胃
情緒的好壞會對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產生很大影響,緊張不安、心煩不快時,胃液分泌和胃蠕動能力會紊亂,造成食欲減退、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癥狀。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和情緒,對強健胃腸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認為,天氣炎熱時,心火旺盛,人的心神易受擾動,常有心神不寧、心煩急躁的時候。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天氣熱的時候,要讓孩子“慢”下來、“靜”下來。也就是說,既要讓孩子精神飽滿,又情緒穩定。所以,要減慢生活節奏,減少劇烈活動,避免激烈的打鬧、跑跳,不能玩得太瘋太累。也不要招惹他哭鬧,避免情緒大幅度的波動。如果孩子因為心煩而哭鬧,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帶著他做做游戲、聽聽輕音樂、遛遛公園草地等,來舒緩緊張不安的情緒。
哺乳的媽媽也要保持精神愉快,傳統中醫認為,哺乳媽媽情緒不佳,會影響到寶寶的進食和消化。
5 規律生活,穴位按摩
天氣熱的時候, 居室要通風涼爽,生活環境要清潔衛生,空調降溫不宜過低。有條件的話,每天給孩子洗2次溫水浴,水溫比體溫略低2~3℃。小嬰兒勤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干爽。還要盡量保持午睡及良好的睡眠質量,防止過度疲勞。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運動游戲等,可增強體質,強健脾胃。
另外,穴位按摩合谷、足三里穴,有補益強身、健運脾胃的功效。合谷穴在手背的拇指、食指之間肌肉最高處,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多個三橫指,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用拇指或食指食腹向下按壓穴位,并做圓圈狀按摩,每次20~3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