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逢祎


位于朝陽區垡頭文化休閑產業圈的北京工美聚藝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標志著北京首座專注于工藝美術行業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向公眾亮相。該產業園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當今蓬勃發展的創意產業有機結合,是一個集研發設計、生產制作、展示交易和工業旅游等多種功能的文化創意平臺。
打造研發設計平臺
北京工美聚藝文化創意產業園擁有研發設計中心、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北京工美書畫院等一大批國內優秀設計研發團隊。
其中研發設計中心是北京工藝美術行業最具研發實力的設計單位。曾成功設計制作由雕漆《鼎盛中華》、牙雕《九州歡騰》、景泰藍《太平有象》、珊瑚玉雕《九龍浴佛》四件作品共同組成的“四大名旦”珍精品系列,具有較完善的研究開發與試驗條件,引領工藝美術品、現代禮品創意設計潮流。
北京工美藝術研究院打造聚攏人才、信息交流、設計研究創新三大平臺,開展工藝美術理論、人才培養機制、產品研發設計創新、學術交流推廣、咨詢評定服務、經營模式創新、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形成行業發展的思想庫、理論庫、人才庫和技術信息庫,在行業發展的前瞻性、引領性、示范性方面發揮作用,促進行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打造生產制作平臺
聚藝坊由琢玉坊、牙藝坊、髹飾坊、琺瑯坊、金工坊和補繡坊六坊組成,以北京市級技術中心、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為依托,引入先進的工藝技術及設備,在工藝美術品加工和生產制造領域整合優勢資源,立意打造“皇家造辦處”,重現宮廷藝術的昔日輝煌。
其中琢玉坊、牙藝坊、髹飾坊、琺瑯坊將創新的設計理念與業界一流工藝美術大師的精湛技藝相融合,再塑北京工藝美術“四大名旦”玉器、象牙、雕漆、景泰藍的風采。
金工坊由北京工美國金黃金藝術品有限公司建立,主要研發生產具有較高文化品位與工藝技巧的高端貴金屬產品,使機制工藝和手工工藝完美結合。
補繡坊以北京抽紗研究所為核心,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絲綾堆繡為己任,創新、傳承北京宮廷補繡技藝。
聚藝坊創建高端人士文化交流體驗中心,拓展工業旅游新視野,游客在這里可親自動手制作工藝品,切身感受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魅力。
打造展示交易平臺
創意園以發展創意交易、打造交易平臺、培育交易環境為核心,促進工藝美術從“創意”到“創利”的轉變。
園區的國禮中心,由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鼎力打造,整合北京工藝美術資源,依托工藝美術大師組成國家級造辦處,充分發揮展示、交易、交流、宣傳、服務、管理等多功能,完善工藝美術產業鏈,促進產業融合與結構調整,全面提升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千余平米的展廳內,薈萃了北京工美聯合企業集團近百家成員單位的工藝美術珍精品,讓人不用跑遍北京,便可欣賞到以北京工藝美術傳統技藝“燕京八絕”、“四大名旦”為主角的中華民族優秀設計和精湛技藝。
中國工藝藝術品交易所會員單位立足全國、面向國際,致力文化藝術品市場的培育、發展和完善,通過對文化藝術品藝術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的發現和提升,為工藝美術產品交易提供“出口”。
打造實訓交流平臺
創意園與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北京市唯一一所專門從事工藝美術職業教育的技工學校——北京市工藝美術高級技工學校,聯手共建工藝美術培訓、實訓基地,培養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創新型人才。
創意園依托聚藝坊設立技師工作室,培養金工、玉雕、琺瑯、雕漆、牙雕、補繡等多門類工藝美術技能型人才。園區內優雅的設計沙龍,可舉辦研討、講座、培訓、論壇。大型會議中心、多功能室、賓館住房等硬件設施為工藝美術行業大師開展文化與技藝交流創造了便利條件。
據北京工美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藝師郭鳴介紹,隨著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的入駐,創意園已經開始在駐園區各單位間“穿針引線”,尋求更多的深層次合作。目前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北京工美集團實施的“創作傳統工藝美術精品促進產業化創新項目”初見成效。
以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為主要力量,設計創作一批代表當代中國工藝美術最高成就、表現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獨特風格和高超技藝的傳世珍精品,將帶動工藝美術行業人才、技藝的傳承和創新,探索工藝美術與相關行業的跨界融合,促進工藝美術行業產業化發展的新模式,引導傳統工藝美術向文化創意高端產業發展,成為北京市經濟運行保增長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