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繼勇
版權大戰、上市搶跑、并購之后,戰爭與對抗一直主導著視頻行業的發展。硝煙散盡之后,中國視頻行業將由“創新”主導這一競爭軌跡。
正是在這一邏輯的推動下,各視頻廠商最近動作頻頻,包括優酷成立新業務事業部,暗中與盒子廠商合作;愛奇藝計劃密謀推出電視產品,同時推出了自有專利的綠尾巴技術;所有視頻廠商開始強調內容自制,布局UGC,PGC(專業分享內容);56網發起視頻內容營銷聯盟,強化微電影和自制節目營銷。
記者先后采訪了愛奇藝、土豆網、優酷網、56網等公司高管,了解各網絡視頻公司的想法,及可能在這一領域發生的新戰爭。
優酷網總裁魏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優酷接下來要在內容自制、大數據(云計算)、品牌再造等方面下功夫。兄弟企業土豆網總裁楊偉東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強調了三個方面,同時透露可能推出非視頻網絡的“土豆牌”產品與服務。
愛奇藝CTO湯興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重點強調了對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無論其“一搜百映”的精準廣告系統,還是對分析消費者“用戶臉譜”,均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
湯興曾任谷歌上海研發中心技術總監,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將其網羅致旗下目的很明確,即是強化愛奇藝在技術方面的實力。
56網發起的視頻內容營銷聯盟則希望在微視頻、自制內容這一領域掘金。
搜狐視頻則發生了更大的變動。7月19日,張朝陽親自掛帥擔任代理CEO,原搜狐視頻COO、搜狐網總編輯劉春擔任搜狐視頻總裁,負責內容,原搜狐視頻CEO鄧曄擔任COO,負責銷售以及產品運營。
管理層調整的背后有兩個邏輯,一是張朝陽對原有管理層不滿,二是搜狐將有新動作。搜狐內部人士表示:創新是最重要的新動作。
備戰新內容
為了備戰新內容,今年1月,愛奇藝挖來了央視著名主持人馬東出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目前由愛奇藝制作,馬東主持的綜藝節目《漢字英雄》已經在愛奇藝播放。《漢字英雄》同時在河南衛視、PPS同步播放。
愛奇藝內容自制方面起步于2011年,當時其推出了“愛奇藝出品”戰略,一方面為減輕版權戰爭的壓力,另一方面則為未來內容創新布局。
自制劇是內容創新的重頭戲,最早在這領域取得成功的是優酷。魏明表示,2013年優酷重點推出的自制內容包括《曉說》,而去年較成功的則是《老友記》、《侶行》等。
《土豆周末秀》是楊偉東頗為心許的一檔周末秀,接下來土豆網將在土豆微電影與土豆網絡劇方面發力,與兄弟企業優酷不同,土豆自制內容強調“時尚、年輕、酷”等,以與優酷進行區別。在自制內容方面,土豆還特別強調用戶分享內容,包括PGC與UGC。
除了上述網站外,搜狐視頻、56網也紛紛強調在自制內容方面的投入。
各大視頻網站對于自制內容的投入,目的并不在于完全取代版權內容的地位,而在于首先是作為版權內容的必要補充,其次是解決視頻網站“同質化”的問題,自制內容的差異性將最終形成差異化品牌。
新技術挑戰
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是視頻網站的另一個戰場。
7月2日,愛奇藝發布了一項名為“綠尾巴”的技術,通過這項技術,用戶只需將PC、手機、平板電腦相互碰撞就可以建立設備配對并進行視頻內容傳輸,無論辦公室、餐廳、酒吧、咖啡館,還是在地鐵和公交車上。
湯興寄予更高期望的是大數據與云計算數據,特別是其“一呼百映”的搜索廣告系統,這一廣告系統基于搜索技術對于用戶行為的分析精準投放廣告。湯興舉例說,在愛奇藝上搜三國的用戶更喜歡汽車,這種相關性的建立,如果沒有大數據方面的技術是難以實現的。
數據分析的基礎是數據采集,愛奇藝的數據有三個來源,一是愛奇藝公司收購完PPS后,在中國視頻網站中,愛奇藝擁有最多客戶端,僅次于優土集團的用戶數量;二是百度,用戶所有在百度的瀏覽行為、看視頻、聽音樂的行為都會被搜集到愛奇藝后臺;三是向第三公司購買數據。
湯興說,根據這些海量數據,受奇藝可以精準描繪“用戶臉譜”,知道他們的需要,進而精準投放廣告。并購完PPS之后,“一呼百映”系統于6月24日與PPS的廣告系統打通,提升廣告投放效果。
土豆網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很多創新,推出了豆泡、豆單、豆丸等產品,方便用戶在觀看視頻時進行互動,創造與傳統觀看不一樣的體驗。
技術創新的另一戰場是移動互聯網。愛奇藝收購PPS,某種意義是看中了其在移動端的資源。據艾瑞數據顯示,合并后,愛奇藝月度總用戶已經接近于兩個億,月度有效使用時間達到1.33億小時,上述數據均排行業第一。
新模式玩法
除了在技術與內容兩個方面進行創新外,還需要一些新的玩法。
在自制內容方面,優酷網未來不僅在自己的平臺上運營,同時要作為一個成功的內容提供商,包括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紀錄片、TOP秀等。
魏明說,未來在自制內容方面要形成優酷自己的品牌。與華誼這樣的傳統電影電視制作公司相比,優酷唯一不同的是渠道,主要面向包括互聯網渠道在內的所有渠道,而傳統電影電視制作公司僅面對電影院、電視臺。
愛奇藝走得更為徹底,《漢字英雄》、《青春那些事兒》、《奇異家庭》等除了在愛奇藝、PPS平臺上播出外,還在電視臺播出。
愛奇藝提供的數據顯示,僅2012年愛奇藝已經累計向各級電臺、電視臺反向輸出自制節目時長超過4萬分鐘。隨著自制節目反向輸出時長的增長、類型的增加,“愛奇藝出品”已成品牌,并且形成布局清晰、類別完整的自制節目體系,包括新聞資訊、娛樂八卦、深度訪談、高端評論等。
土豆未來將走一條類似“粉絲經濟”的路子:未來的土豆網是一個網站,提供互聯網視頻與服務;而“土豆”則是一個品牌,提供的產品與互聯網視頻與服務大多不相關,比如化妝品、比如服裝。
土豆同時完善其播客(視頻分享)分成平臺。楊偉東表示,播客分成在做兩個方面的改進,一是更加公開和透明,播客上網能適時查閱自己的視頻被多少人看到,能分得多少錢;二是降低播客標準,只要你的視頻一共有1萬次播放,你只要做了10個原創視頻,你就可以參與分成計劃。
楊偉東說,已經有播客一個月就分成了數萬元。他說,這就像淘寶開店的店家一樣,可以不用其他工作,播客這份工作就能養活自己了。
另一玩法則是土豆印象節。楊偉東說,這一項目本身已經賺錢,今年土豆印象節的贊助商包括福特、DHL、德爾惠等知名品牌。
(本文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