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瑜

你家有幾口人?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試著答一答。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一道腦筋急轉彎題。
依照現(xiàn)在的家庭結構,我不用調查,就可以猜出這八九不離十的結論:回答“三個”的人數最多。這三個人分別是夫妻雙方和孩子。而這三個人在家里的重要程度,妻子的排位一定是:小孩,老公,自己;老公的排位一定是:小孩,老婆,自己。
這樣的家庭,應該是挺和諧、挺幸福的吧?但是,不。
一位女性朋友完全稱得上賢慧和溫良。待兒子,她奉若明珠;對老公,她實心實意。在她心里,面前的兩個男人,就是她全部的世界。她漂亮是為了他們賞心悅目,她辛苦也是為了讓他們過得舒舒服服。可讓人想不到的是,夫妻倆隔三差五就會吵架,有時即使在外人面前,無比儒雅的老公還會對她大打出手。問兩人為什么爭吵,她答:“我們吵架,不為我,也不為他,每次都是因為他家里人。”老公經常會責怪她不給公公婆婆打電話,她會因為老公給公公婆婆買貴重禮物(盡管他對岳父岳母一視同仁)而大發(fā)脾氣,甚至和他打起了冷戰(zhàn)。
有一次,老公帶鄉(xiāng)下來的姐夫去看病。她回家看到開了幾百塊錢的藥費單上寫著老公的名字,霎時便沒了好臉色。老公的古道熱腸她是知道的,想起每次老家來人,老公陪了時間,還賠錢,她便氣不打一處來。第二天姐夫前腳剛走,夫妻兩人的爭吵就爆發(fā)了。最后事態(tài)又一次以老公向她“揮手致意”結束。不過,令她慚愧的是,這次她冤枉了老公,老公只是用了自己的名字掛了號,錢,的確是姐夫自掏的。
那天,她老公對著她咆哮:“你以為世上只有三個人,我家只有兒子、我和你啊?你說你對我好,對我父母卻不聞不問,親戚朋友來了,你像防鬼子進村一樣,你能說這是對我好嗎?”
那位女性朋友無比糾結地問我:“誰家不是各過各的日子呀?我除了管好他和孩子,還要管誰?我老公說我家不只三個人,那到底有多少人啊?”
愛屋不及烏,看似活得明白,實則糊涂。朋友老公說得對,任何一個家庭,都不可能只是一家三口,至少還包括雙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還有閨蜜什么的。這些人,不管住不住在一起,都是“家人”。聰明的丈夫或者妻子,先要弄清和另一半有著千絲萬縷關聯(lián)的那些人,記得他們的存在,另一半才會真正認可你的好。
一家有幾口人?答案當然是不確定的。但如果你的答案里只包括你的枕邊人和愛情的結晶,那一定會滋生各種糾結,顧此失彼。
對婚姻中的男女而言,這是個視野問題,視野會左右夫妻相互關愛的緯度,而這種關愛緯度則決定著婚姻的幸福指數。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我卻覺得,幸福的夫妻各有其幸福,不幸的夫妻都是相似的,那就是,他們都算不清自家到底有幾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