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
一場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全黨自上而下地開展。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根本路線,也是做好審計工作的重要政治保證。審計機關作為經濟監督機關,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必須堅持以民為本,牢固樹立為民審計的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實履行好審計監督職責。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第一次亮相講話中,就宣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審計機關從其服務對象來說表面上不直接或者比較少與人民群眾打交道,但從審計本質、審計目的、審計內容來看,我們的每一項審計活動又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現代國家審計是基于公共受托責任而產生的,審計的目的就是受國家和人民之托對被審計對象管理公共財政和國家財產的受托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用一句通俗話講就是為老百姓看好錢袋子。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既是審計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更是審計工作的責任所在。我們要切實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把是否有利于實現、維護、發展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審計監督的準則和依據,切實履行好審計機關作為公眾受托人的責任,當好人民群眾利益的“保護神”。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須把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國以民為本,民以生為先”。民生問題將是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是各級政府工作的重點和財政資金投入的重點。如何使用好這筆資金,如何監督資金不被挪用、浪費,是政府和老百姓都十分關心的事情。因此,審計工作責任重大,要貫徹民本思想,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把事關社會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關注社會保障資金、農業綜合開發、環境衛生、教育投入等涉及民生問題的各項改革措施和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和效果,確保國家各項惠民資金專款專用。要優先安排群眾最關心、與群眾利益最直接相關的審計項目,突出與群眾息息相關,群眾關心的關鍵崗位的審計監督,切實關心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用真心聚焦民生審計事業,千方百計為百姓謀福祉。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須堅決查處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廣大審計干部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思想感情上貼近群眾,真正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在審計實施過程中把堅決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違法違紀行為貫穿始終,著力揭示和查處財政財務收支和經濟活動中各種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當好民眾的“眼睛”,盡心盡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民眾,夯實百姓的幸福基石。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審計只有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堅定地站到保護群眾利益的最前線,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充滿生機、蓬勃興旺,才能受到人民群眾的真誠歡迎和支持。情系百姓,服務人民,盡職盡責為老百姓看好錢袋子,是我們審計人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