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未來的趨勢必然是集成化、智能化、自動化、便攜化,省時省力省人!”
在這次客戶年會上,李莉分享了谷歌(Google)的案例。“我相信未來的趨勢必然是集成化、智能化、自動化、便攜化,省時省力省人!就像谷歌(Google)馬上要推出的谷歌眼鏡,小小的眼鏡上包含了很多高科技,包括藍牙、Wi-Fi、揚聲器、照相機、麥克風、觸摸屏和幫助你探測傾斜度的陀螺儀。”
無論是集成化、智能化,還是自動化、便攜化,其實這不僅僅反映了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勢頭,也在某種程度上也預示著未來印后乃至整個印刷行業的發展前景。這也是長榮始終將自己定位為“一家創造全新客戶體驗的公司”的原因,因為長榮希望通過文化、技術、人力、流程、管理、資本的整合等,引領印刷產業的新變革。像天大長榮研究院的成立,與健豪合資發展云印刷,以及榮彩智能管理,都是長榮為此作出的努力。
“大幅面時代、自動化時代、網絡印刷時代、組合工藝時代!這是印包行業整合技術后的發展趨勢。”
“引領未來10年的新變革:協同整合,均衡增效。”這是李莉在客戶年會上重點講述的內容。她認為,現在整個印包行業已經開始進行業務模式整合、工廠整合、全自動物流整合和工序整合。
什么是協同整合技術?即傳感技術、影像技術、機電自動化技術、IT技術、全自動物流技術、智能化檢測技術、網絡信息化技術、面積空間整合、智能生產及智能生產管理系統。“整合的內容包括文化、技術、人力資源、生產流程、管理、治理等,整合的目標是新模式、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更人性、更滿意。但要實現整合,必須通過自主研發、購買、并購的方式。”李莉認為,通過企業間整合,可以改變無序競爭,重新洗牌、重新定位,提高盈利能力。此外,她還指出:“印包行業整合技術后的發展趨勢是:大幅面時代、自動化時代、網絡印刷時代、組合工藝時代!”
李莉認為,整合技術將成為未來企業成功的關鍵,因此長榮將繼續加速整合,顛覆傳統概念,用大幅面、高端智能代替現有設備。她還簡單列舉了長榮在2013年整合的新成果:首先,800FBII糊盒機集高速糊盒、噴膠、智能檢測、剔廢于一體,生產速度可達400米/分,更高效化、多功能化。其次,MK1450ER、MK1060E模切機應用自動跟蹤飛達技術、自動交接紙張技術、進紙自動檢測技術、氣動前側規技術、電子定位技術、壓力自動檢測調校技術等,更自動化、智能化。此外,還有高速高效的品檢機、智能的榮彩管理系統等,都是整合技術在印后領域應用的成果。李莉堅信,長榮的1450ER、420Q、21060SER等印后設備將越來越成為行業主流。
毫無疑問,整合技術的應用,這將促使印后更加不斷向高效化、自動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等趨勢發展,不僅大大減少人工作業,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會真正改善整個印廠的效率,解決印后環節遇到的一系列瓶頸難題。
“在未來,大幅面、高效率、高效益、自動化、省人是趨勢,自動化工廠將帶領印企實現領先發展。”
據統計,歐洲每個家庭每天平均會使用一個Mayr-Melnhof生產的紙箱。Mayr-Melnhof公司在整個歐洲設有33家分廠,年銷售額可達14.6億歐元。2012年,MayrM e l n h o f集團引入長榮 MK21060SER雙機組全清廢模燙機,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益,通過9個月的使用便宣布設備引進成功。
另外,上海紫丹印務有限公司是紫江集團投資的一家紙包裝印刷的專業工廠,在包裝業舉足輕重。2012年開始,投入重資改造廠房,新引進了全自動化的大幅面印刷和印后裝備,其中也包括長榮的MK1450ER全清廢模切機在內。該機的配置完全按紫丹印務的自動生成線需求,配置了大量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功能。李莉信心十足地說:“未來大幅面、高效率、高效益、自動化、省人是趨勢,因此,紫丹印務的自動化工廠,一定會使其在未來10年實現領先發展。”
“制造符合客戶需求,符合未來在網絡印刷、按需印刷方面的個性化設備,是長榮努力發展的方向。”
很多人都不解,長榮是做印刷裝備的,為什么要去做云印刷?
李莉在客戶年會上解釋道:“我們并不是要去做印刷,而是認為健豪為行業帶來了一個革命,因為健豪給印刷業實現電子商務和網絡印刷開創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前些天我很榮幸參觀了深圳的華為和騰訊,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我的感受。”
網絡化、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習慣,傳統印刷該如何突破?“我們希望通過與臺灣健豪的合作,為大陸的印刷企業在電子商務方面引入成功的模式。同時,長榮也能夠制造符合客戶需求,符合未來在網絡印刷、按需印刷方面的個性化設備,這是長榮在高端制造以及滿足個性化需求和網絡印刷要求方面努力發展的方向。”李莉補充道:“所以,作為我們未來的產業投資,不只是在天津建立云印刷公司。未來真正的印刷主體遍及全國各地,所以還要實現快速配送。網絡印刷也不是簡單的印刷這個概念,而是對產業鏈的一個重塑,更多的是一個軟件公司、高科技公司、網絡公司、電商公司、物流公司。印刷不過是一個基地、一個平臺,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打造一個長榮健豪云印刷服務中心,為行業帶來新機遇、新空間,也為行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
為了打造全新的平臺,長榮已經開始從人才儲備、技術研發、資源優化,乃至整個企業運營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造,今后研發機構將協同臺灣、美國和歐洲的合作伙伴。正如李莉所言:“你們使用的產品將是全世界設計和智慧的結晶,長榮將從中國制造走向世界‘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