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萍
提起山東聊城的陽谷縣,或許很多人并不知曉;但提起“三碗不過崗”的景陽岡,想必婦孺皆知。沒錯,景陽岡便坐落于陽谷縣的張秋鎮,即《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所在地。在這個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不僅傳承著千百年的歷史,也發揚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和印刷術。
“引領”輕型印刷紙生產
在造紙行業,山東金蔡倫紙業有限公司(簡稱“金蔡倫紙業”)是國內知名的輕型印刷紙專業生產企業,擁有居于國內領先水平的9條生產線,年產能15萬噸、年產值9億元。
據金蔡倫紙業副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高玉樸先生介紹,2000年前后國內淘汰了大批產能落后、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于是從那時候開始金蔡倫紙業就開始做輕型紙了。當時公司知名度還不高,僅有3臺設備,而且恰逢非典時期,因此企業經營也比較困難。
“經過這10多年的摸爬滾打,我們終于把銷路打開了,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在輕型紙市場占領了一席之地。”高經理非常自豪地說,“金蔡倫紙業率先在全國成功開發出可替代進口‘蒙肯紙的輕型紙,填補了國內的空白。”由于輕型紙具有紙質松厚、顏色自然、表面細膩光滑、耐折度高、保護視力、環保無污染等特點,加上金蔡倫紙業不斷在國內各地舉辦推介會,終于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港澳地區,應用到400多個出版社、圖書公司和印刷廠,并且被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湖南等10多個地區指定為教材印刷專用紙張。
“被逼”走上印刷的道路
盡管金蔡倫紙業一直在中國出版材料工作委員會、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印刷技術協會聯合舉辦的紙張及其印刷適性檢測評比中名列前茅,并且是我國輕型印刷紙行業標準制定單位之一,但仍會因一些印刷企業所謂的“印刷適性問題”而遭遇換紙或賠償。
“以前我們把紙送到印刷廠,在印刷過程中一旦印刷廠覺得不好印或造成浪費,工人就說全部是紙張的問題,稍微有點兒毛病就歸咎到我們身上。當時自己不懂,結果只能換紙、賠紙。”對此高經理十分無奈,“這使得我們不得不自己做印刷,培養懂印刷的人才,以后出現問題就不會總是我們單方面的買單。”
6月6日,陽谷畢升印務有限公司(簡稱“陽谷畢升印務”)正式開業,先后引進了BEIREN 624卷筒紙平版書刊印刷機、BEIREN B787卷筒紙平版書刊印刷機、BEIREN B890卷筒紙平版書刊印刷機、三菱北人鉆石1000B型四開四色膠印機以及北人-TSK 7000膠訂聯動線等設備。目前,在陽谷畢升印務的整個印刷車間,全部都是北人產品的身影。高經理表示,在引進設備之前他們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很多同行都推薦購買北人的設備進行教材等書刊印刷和裝訂。如今,陽谷畢升印務一切都走上了正軌,不僅親自驗證了金蔡倫紙業產品良好的紙張適性,也為出版社、圖書公司等客戶提供了便利,大大節約了因送紙給其他印刷廠產生的運輸成本。
此外隨著印刷、印后設備的到位,陽谷畢升印務還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引進人才,二是通過綠色印刷認證。但高經理強調,最重要的還是“把書印好,質量過關”,秉承“質量重于泰山,誠信以致百年”的經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