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7月12日,在這浪漫的夏日中——2天后即是法國國慶日,這一有意義時刻,恒基中心引進大型國際藝術節“中法文化之春”活動單元《變奏·城市》,帶給觀眾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表演。
活動當日,表演吸引二百多位觀眾前來觀看,包括恒基中心自有寫字樓租戶、特意聞訊而來的嘉賓、恒基商城內的顧客以及各界藝術人士及媒體等。中午12:40分,伴隨著熱烈歡快的法語背景歌曲響起,由中視國利的小朋友帶來一段可愛活力的兒童舞蹈,全場開始熱鬧了起來。之后,主持人宣布:北京恒基中心夏日水晶嘉年華暨2013中法文化之春《變奏·城市》藝術表演正式拉開序幕。
隨即,由法國藝術團體“t.r.a.n.s.i.t.s.c.a.p.e”成員造型建筑藝術家皮埃爾·拉洛薩(Pierre Larauza)和舞蹈藝術家艾瑪努埃爾·樊尚(Emmanuelle Vincent)帶來的《變奏·城市》與觀眾熱情見面。只見他們分別進入兩個透明氣球中,隨著國際知名音樂家馬哈哈(Matthieu Ha)的中國呼麥風格曲調緩緩飄出,兩位表演者在氣球內隨即飄幻舞動。表演者們隨著馬哈哈(Matthieu Ha)時而舒緩時而緊湊的音樂也間或曼妙間或熱烈的附和著。只見一個氣球中表演的人,茫然地待在里面原地踏步,戴著面罩,背著氧氣瓶。似乎是在他的現代世界中永不停歇的追逐金錢和成功。而另一個球中,則是一位扮演金魚的舞者,動作優雅卻有意斷斷續續,在封閉的環境中肆意舞動,從出生到死亡,似乎永遠在找出口,卻怎么都找不到,勾勒出無言的焦慮。透過在簡約派和巴洛克之間互相搖擺的音樂風格,以及舞者在密閉的空間內變換挪移,仿佛讓觀眾們找到些許非線性的講述,看到過渡的空間。他們互相重疊,交叉并勾勒出城市非典型的氣質。從而呈現給觀眾融合音樂、舞蹈與裝置的多種元素的藝術盛宴。
曲終舞罷,在觀眾意猶未盡之時,又響起手風琴美妙的旋律。馬哈哈(Matthieu Ha)不失時宜的為這舞蹈盛宴過后提供了一份精致的法式“小甜點”。一首首或悠揚或歡快的樂曲飄蕩在恒基中心中庭,仿佛仍在輕輕低訴剛剛舞蹈中所表達的意境,觀眾們欣賞著,揣測著,仿佛若有所悟……《變奏·城市》也隨之靜靜落下帷幕。
每年一度的“中法文化之春”規模盛大,個性鮮明。本次《變奏·城市》藝術表演由法國駐中國使館引進,北京恒基中心主辦。恒基中心將來自于異國的藝術形式對公眾開放演出,旨在讓更多的國內公眾有機會欣賞接觸到國際水平的高品質、優秀、新穎的國際藝術形式與文化體驗。恒基中心本著擔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堅持人文關懷的理念,自建成之初一直為豐富北京社會公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構建和諧社會而不懈努力。在未來的時間里,恒基中心將會陸續呈現給社會更多更好的藝術活動。
關于北京恒基中心
北京恒基中心座落于北京市中心建國門內大街18號,由恒基兆業集團開發,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曾被評為20世紀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面對北京國際飯店,南朝北京火車站,東鄰中糧廣場及海關大樓,西向北京市郵政大樓,位于商業中心區。地鐵車站與大樓地下二層相連接,五分鐘車程抵達天安門廣場、王府井大街,40分鐘車程抵達首都機場。
恒基中心發展至今,已是集甲級寫字樓、豪華會所、大型購物商場為一身的綜合性項目。配合成熟的物業管理、高端的軟環境,正不斷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
關于t.r.a.n.s.i.t.s.c.a.p.e舞蹈團
造型建筑藝術家皮埃爾·拉洛薩(Pierre Larauza)和舞蹈藝術家艾瑪努埃爾·樊尚(Emmanuelle Vincent)都曾希望把自己的藝術和視覺藝術和音響藝術進行綜合和交叉。2003年,當他們遇到一起時,兩人感到在各自的追求上情投意合,便成立了一個名叫“t.r.a.n.s.i.t.s.c.a.p.e”的舞蹈團。這兩個人組成的藝術團體與國際上的各種錄像、信息、圖形、音響工程、作曲、樂師、演員和舞蹈家一起合作進行藝術創造。每一次的創作都成為各種專業組合的藝術作品,表現出與城市空間的某種特別關系。該舞蹈團不斷深入探索各種不同媒體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的。從而使舞蹈、建筑和音樂之間產生了一種令人感到吃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