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嘛,如同上滿弦的鬧鐘,總是忙個不停,家人一分鐘也閑不住,每個人都各司其責,手中總有活干。
先說我奶奶,那可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忙人”啊。她是街道的主任,不到7點鐘就走上工作崗位,走街串巷,調解糾紛,處理大小事宜。晚上5點多鐘才回來,回到家還投入到填寫各種表格的工作中,平時還要參加各種大小會議,休息日呢,又要幫孤寡老人做些家務事,她好像不知什么叫做累似的!我真納悶,60多歲的老太太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呢?當別人在背后叫她“小腳偵緝隊”時,她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偵緝隊怎么了,沒有我們管這些所謂的閑事,哪來的咱們安定的生活,我們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呀!”
我的爺爺與奶奶不同,爺爺已經退休了,想必該歇歇了吧,可他一天到晚也很忙。瞧他,每天早早地起來聽天氣預報,然后把花拿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讓它們曬曬太陽,還定時定量地給花澆水、上肥。忙了一上午,午飯剛過,便又忙著給那兩只虎皮鸚鵡喂菜葉和小米。下午又去聯絡幾個棋友到黃賓虹公園殺上那么幾盤。晚上他還忘不了喂那幾條寶貝小金魚。8點多鐘,他把各種報紙整理好,把小常識、小知識、衛生專欄這一類的文章剪下來分門別類地貼在一個大本里,寄給一些老年人雜志,幫助老人們進行保健。至今爺爺已貼滿了兩大本了,每本足有5厘米厚。與奶奶相比,爺爺似乎活得更瀟灑、自在,但也是忙,忙個不停,他還說自己是老有所為呢!
媽媽的最大愛好是織毛衣,每天一下班先做飯,吃好后便開始織了,一直織到晚上九十點鐘才算完。我的毛衣幾乎全是媽媽親手織的。她很聰明,什么花樣一學就會,再加上她愛看教織毛衣的書,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花樣就奇跡般的出現了。她熱心極了,經常為同事、鄰居“起頭”、上袖,甚至代織,還收了不少“徒弟”,把自己的技藝教給大家。媽媽也是美化生活的能手吧!
我爸爸最會跟著潮流走,這不,他正試著編制軟件程序呢!瞧,他一下班就立刻打開電腦,要不就趴在寫字臺上寫寫畫畫,還看各種關于軟件程序編制的雜志,成效如何我不知道,但爸爸說過:“人無壓力輕飄飄。”這句話我可同意了,只有做有壓力的人,才能去拼搏、去努力,生活才充實。
我呢,小忙人一個。上一天學后,去學計算機,晚上回來,寫完功課,還要讀書、復習,想起來就頭痛。但報上講,我們中學生快要解脫了,以后減輕了課業負擔,我們的作業在課上就能完成了。那多好呀!
我們的家庭成員個個都是大忙人,家庭生活緊張卻充滿歡樂、幸福。
[點評]
本文中心突出,全文貫穿一個“忙”字,“忙”的腳步又跟上時代的節奏,“忙”得就有立意和主題了。文章非常貼近生活,讓你感覺仿佛這些人物就在自己身邊似的。行文如流水,首尾呼應,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