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媛
摘 要:鑒定紫砂壺藝的好壞、真偽是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但一般玩壺者很難一開始就達到專家的眼光。為了讓廣大玩壺者少走歪路,本文介紹一個快捷的方法來識別真偽,即從工泥、形、火、款、用六個方面來分析判斷。
關鍵詞:紫砂壺;真偽;鑒別
1 前言
對于初涉茶道的人最為想知道是如何鑒定一件紫砂茶壺的優劣。由于每個人的審美面不同,所以對壺的認識也有所不同,故標準也就不一樣。但達有共識的只有兩種:一是藝術標準;二是功用標準。
2 紫砂壺的鑒別方法
根據紫砂泥原料的性能、化學成份、分子結構、吸水率、透氣性、紫砂壺沖泡之功能、壺的構造、藝術風格、流派等以確立紫砂壺的風格。欣賞紫砂壺,亦淺亦深亦玄亦神,關鍵在于如何進入賞壺之門。當今,鑒定紫砂壺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工、泥、形、火、款、用。
(1) 工即制作工藝
一般的茶壺都為石膏模型成形而成,而有些壺則多為全手工制作,這兩種工藝制作的壺外表均可修飾成一樣。但壺內部表面的泥門法構已被加工過,而手工的壺內部表面則完全呈自然現象,經過燒成后,手工壺的透氣性要比模型的高3%。而外表則更能體現出藝人的制作工藝水準差異,點線是構成紫砂形體的基本元素,應看其線條是否流暢,面和面之間的轉折是否圓注、壺咀、鈕、把應在一直線上。比例要協調、份量要均衡,所謂協調和均衡,即壺咀、把、鈕應視壺身大小而定。不應過大,也不宜過小,壺咀和把安裝在壺身上感覺不應有下落之感,也不可大呈陽剛之狀。另外,一把好的紫砂壺口和壺蓋結合要嚴緊,不可有金鋼濤砂口之痕跡,這大概就是“工”的基本要求。
(2)泥即是紫砂壺的原料
紫砂壺之所以聞名于世,和他得天獨厚的特殊原料分不開的。泥色的變化,給人帶來視覺官感的不同。由于壺的實用功能強,好的泥料所制的壺稍經使用胎質很快能養出珠王之光澤,而劣質泥料的則不可能有此效果。
(3) 形即紫砂壺的形狀
一把好的壺,形狀線條應協調,比例恰當,靈魂透著一股神韻的茶壺搶入你的眼中。細察之下,會發現不論是幾何形,還是自然形的造型,其形象一定是新穎脫俗。口、蓋、咀、把、底、足、鈕線組合剛柔相濟,氣韻貫通,耐人尋味。
(4) 火即窯火
一件好的紫砂壺必須在適當的溫度及氣氛中燒成才能成功。超過火溫則老,壺面則起泡;低溫則嫩雅,沒有光澤,壺呈泥土氣質。所以要燒到一定的火溫,泥土中的鐵、錳等元素才能發出樸雅的色澤。
(5) 款即印章(下轉第55頁)
一般每個藝人都有自己特制的印章不易模仿,但商品社會中,偽造者屢見不鮮。所以,以購壺不可光看印章,綜合各方面來判斷。
(6)用即壺的實用功能
有的壺制作得過分花,不利于實用。實用的壺量大小容量適合,壺咀出水是否流暢,壺把端提是否省力等。
3 總結
以上方法只能供初涉紫砂壺者掌握一些基本知識,而鑒定紫砂壺真偽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所以,只要能不斷積累經驗,就會在壺海中尋覓到自己喜愛的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