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西平

金振中,河南省固始縣城關鎮人,抗日民族英雄。幼時家貧,金振中讀過私塾,當過學徒,24歲加入馮玉祥領導的國民軍,曾在張自忠任校長的“西北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副旅長等職。
金振中參加過對日作戰的喜峰口戰役,指揮“七七事變”盧溝橋保衛戰,參加過漢口保衛戰,淮海戰役中起義回鄉,做小販為生,后任固始縣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委員。
1985年3月1日,金振中逝世,8月14日,骨灰安葬在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旁邊的青松翠柏之中。
備戰
1936年春,麥苗正在返青,油菜花黃遍了華北原野,如詩如畫。
滿城陰霾里,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219團三營奉命接替盧溝橋和宛平城的防務。
三營營長叫金振中。
宛平,自古為北京城南的門戶;城西的盧溝橋是北京進出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戰略位置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金振中登上三百年滄桑的宛平城城樓,舉目四望,心頭像壓上了鉛色的城磚。豐臺已被踏在了日寇的鐵蹄下,盧溝橋車站已成了日軍的演練場,陣陣喊殺聲和槍炮聲不時沖撞著宛平城,宛平城在戰栗。城外,中國的土地上,除了正生長的莊稼,百姓和牲畜一同在逃亡。金振中感到自己的心在流血,流淌著一個軍人恥辱的鮮血。
金振中每天都要多次巡查陣地,像走在自家的紅薯地里,紅著疲倦的眼睛檢查每一處設防的具體情況。他要求戰士時刻準備迎戰來犯之敵,殲滅來犯之敵。
這支隊伍和日寇血戰過,雖然取得過喜峰口戰役的勝利,但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金振中深知日寇武力的強大,不過,他更知道,他的隊伍最大的優勢就是來自民族危亡時刻戰士的同仇敵愾,這種力量的強大會勝過所有的武器。為此,他擬了兩句口號:“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在軍中叫響。在每一頓飯前,在每一次睡覺前,他都帶頭呼喊:“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一千多名戰士一起呼喊,山鳴谷應,響遏行云。
痛下決心
金振中拜謁國民軍第37師師長兼河北省政府主席馮治安,陳述當前情況時說:“大敵當前,日寇不分晝夜地圍繞宛平和盧溝橋演習,其用心險惡,目的是趁我們麻痹懈怠之機,或偷襲,或硬奪我城、橋,屆時如何應付?”
馮治安說:“平津是我國著名的大都市,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要地,國內、國際都深切關注,稍有失當,就會遭到國內外人士的指責和唾棄。”
金振中說:“我將本著師長的一系列訓示,不惹事,不怕事,維持目前局勢,但是到了最后忍無可忍的關頭,如日寇偷襲或硬奪我城、橋,我只得抱定和城橋共存亡的決心,以維護本軍名譽,報答舉國同胞殷殷期待抗日的熱情。”
馮治安聽罷沉吟片刻,說:“好吧。”
這個夏天的雨水也特別多,一個雨季過去了,一個雨季又不期而至。
金振中知道,每一季里的每一天,每一天里的每一時,每一時里的每一刻,都可能是日寇發動進攻的時間。日寇如同一只老虎,正瞪大眼睛伺機行動,防守的軍人在嚴密地堵塞每一個可能的時間漏洞。時間一拉開,兩個季節里有多長啊?但是,他們把每個時間的縫隙都堵塞得滴水不漏,日寇始終沒有找到機會進攻。雨天或是禮拜日,金振中總是徹夜不眠,帶著衛兵艱難地在漫長的前沿陣地巡查,和戰士一起固守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談判
7月7日,仍然是個雨天。夜晚一片漆黑,雨聲連天。10點,指揮所的電話鈴聲響起,電話來自綏靖公署。
許處長說,據日方通報,他的一名演習士兵被宛平華軍捉走,日方要進城搜查。
金振中一拍桌子站了起來:“在此雨夜,頂面均辨不出人的面貌,日方為何能來我城、橋警戒線內演習?這明明是想偷襲我城、橋,因我守備森嚴,無隙可乘,又捏造我方捉他演習兵一名,他這種訛詐,我方是不能接受的。”
掛斷電話,金振中就傳令要求部隊做好作戰準備,以備不測。話剛落音,震天動地的炮彈冰雹一樣傾瀉到宛平城和盧溝橋。各連連長紛紛向他報告:“日寇潮水般向我們陣地撲來,如何應付?”金振中答道:“只要進入我陣地前100米最有效射程內,就以猛烈火力堅決消滅之,決不放他生還。”
炮彈劃著藍色弧線在空中呼嘯而過,地面火光沖天。剎那間,營房被炸塌五間,士兵死傷多人。金振中冒著炮火,急忙奔到城上指揮戰斗。每到一處,他都高喊著“寧為戰死鬼,不當亡國奴”的誓言激勵官兵,官兵呼喊著口號投入戰斗。等金振中冒著槍林彈雨轉戰到盧溝橋旁的第12連陣地時,才發現自己的6名衛兵已死傷過半。
漫長的4個小時過去。雙方在激烈的拉鋸戰中各有較大傷亡,但宛平城和盧溝橋防守固若金湯。
第二天天剛亮,金振中登上東城樓,見兩輛汽車漸漸駛到我警戒線上,經崗哨檢查后,向城門駛來。金振中等人把7名日寇迎進指揮部內對面坐下。櫻井劈臉拋出強硬要求:“一,現時守城和橋的華軍要撤出城西10華里以外,以便日軍進城搜查昨晚失蹤的一名演習兵;二,昨晚日方所遭受的損失,應由華方負責賠償;三,嚴懲這次造禍的禍首。”
金振中直視著櫻井那張猙獰而狡詐的臉,據理力爭,將櫻井的詭計一條一條地揭穿。上午9時,城外隆隆的炮聲再起,屋檁震動,談判桌上布滿震落的塵灰,嚇得綏署的談判代表一哄而散。金振中知道,這是預定好的,日寇在用炮聲為他的談判代表助威。
金振中面對著日寇得意的臉,突然拔出手槍摔在桌上,厲聲喊道:“來人,先把這幾個寇頭砍下來,祭奠我方死亡的官兵。”早就怒不可遏的衛兵和宛平公安隊,一擁而上,把幾個日寇揪出屋外;日寇通譯官愛澤在廊下被槍決。
槍聲過后,剩余的3個日寇都嚇得顫栗不止,面如死灰,請求饒命。
金振中喝道:“把這3個狗日的捆起來!”3個日寇聽不懂,以為要槍斃他們,嗷嗷亂叫。3個日寇被背手捆縛起來,連成一串,牽到城、橋上。日寇攻擊的炮聲立刻啞然。
激戰
日方談判代表被金振中拘押著,日方為迫使交人,在鐵橋東面多次發動猛烈攻擊。金振中率9連、10連惡戰,把敵人擊退到兩華里以外。
晚6點,日寇炮火對城、橋及其周圍進行猛烈轟擊。戰士們按照安排做好了隱蔽,傷亡很小。8點,炮止,敵人并未出動戰車和步兵進攻,一夜安靜。
9日6點,駐豐臺車站的日軍大隊長一木清直在他陣地隱秘處用望遠鏡向城、橋以及周圍察看一個時辰后,指揮其炮兵向城、橋進行猛烈轟擊。兩小時后,步兵在十幾輛戰車下向城橋撲來,第12連陣地戰斗最為激烈。金振中命令輕重迫擊炮連集中火力消滅第12連陣地前敵人的戰車,重機槍連集中火力消滅第12連陣地前的密集步兵。金振中親率9連、10連戰士,由12連側背插入敵陣,雙方展開攻守的第一次肉搏戰。
11時許,一木清直飲彈身亡,金振中命令迂回敵后的隊伍全面出擊。
正午12時,腹背受敵的日寇退了下去。
10日上午8時,日寇增兵,聯隊長牟田口廉親臨指揮,一路炮火打過來,四處塵土飛揚,濃煙滾滾,彌漫天空,淹沒城、橋,數里之內,咫尺難辨。繼而戰車掩護著步兵,四面向城、橋圍攻過來,日寇重重包圍鐵橋東端陣地。
金振中要撕裂敵人的重重包圍,把輕重迫擊炮兩個連的炮火,調集鐵橋東端集中火力消滅敵人的戰車和密集的步兵,重機槍連則集中火力消滅威脅鐵橋東端左翼的日寇,他親率9連10連,向包圍鐵橋東端右翼的日寇猛烈側擊。經反復肉搏戰,仍未摧垮頑固的日寇,鐵橋東端陣地失守。這時已是下午1時,雙方隊伍均疲憊不堪,敵我相距僅四百多米,形成對峙。
11日凌晨2時整,守衛城、橋各陣地一起發動進攻,藍色紫色炮火點亮了整個夜空,這是金振中領兵駐防宛平城、橋防衛以來所發起的第一次戰斗。命令一下,有的士兵竟激動得號啕大哭。金振中仍沖鋒陷陣,率領第三整隊與日寇激烈交戰。戰斗進行約1小時,隊伍推進到敵人陣地前,隨即轉為肉搏戰。大刀寒光閃耀,喊殺聲、日本兵的哭喊聲混在一起,傳到數里之外。
正面陣地一片火海。金振中自己帶領預備隊6連,重機槍一個排,連同原留的兩個步兵連,向日寇左側背猛攻。日寇兩面受敵,難敵強大火力的多面攻擊和正面搏殺,向后潰退。集合號響,竟然無法將士兵集合回來,四處可見舉著大刀的血人追趕拼命奔逃的日兵。
日軍一個中隊被全殲,我軍進攻的前鋒隊員傷亡過半。
橋東失守陣地得以收復。
夜幕下,金振中也隨著隊伍向敵人陣地的縱深處進擊。不幸的事件這時候發生了——正在奔跑追擊的金振中忽然被掀起,跌落,躺在地上。原來,一個未被清理的受傷日本兵把一顆手雷扔在了金振中的身旁,金振中的左腿下肢被炸斷。他剛剛掙扎著直起上身,一顆子彈向他飛來,從左耳旁鉆進,透過右耳下射出。金振中再次躺倒在地上,緊隨身旁的衛兵立即把他抬出戰場。
躺在擔架上的金振中恍惚中看到5顆紅色信號彈升上了天空。夜幕被照得通紅,正是金振中不屈的一槍,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序幕終于全面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