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剛
【摘要】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線電通信網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廣泛的應用于國家各項大事的運行過程中,網絡是否安全直接關系著各項事務能否正常運行。本文就無線電通信網絡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展開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無線電通信網絡 不安全因素 不法分子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無線電通信網絡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在應用過程中,網絡在進行信息傳輸的各個部位(如接口、移動端及網絡端)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逐漸顯現出來,下面就各個部位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危害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移動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當移動電話被盜竊或丟失后,就會帶來很多不安全因素:①當移動電話落入一些不法分子手中時,他們可能會更改其中的用戶身份號,這樣就能避免移動電話因丟失而凍結,繼續使用電話進行非法活動;②一些不法分子能夠將移動電話中的身份認證密鑰或用戶國際身份號破解出來,進行移動電話的“克隆”活動,并出售這些移動電話,這樣不僅損害了移動用戶的隱私安全,還造成網絡服務商在經濟上的巨大損失;③當移動電話被盜竊或丟失后,得到者可以正常的享受網絡服務,而且還不用繳納任何費用,這些花費都由移動電話的合法持有者承擔,這就直接威脅到移動電話注冊者的經濟利益。
二、網絡端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無線電通信網絡中網絡端的結構非常復雜,按照攻擊類型可以分為四大類:(1)非法訪問網絡服務。這類攻擊的目的就是在不交費的情況下正常的訪問網絡,攻擊的具體形式包括以下幾種:①偽裝成服務網絡,進行非法的網絡服務訪問;②偽裝成合法的網絡服務用戶,并獲得相應的訪問權限;③偽裝成歸屬網絡,從而獲取合法用戶的身份認證參數,并進行非法應用;④在網絡服務過程中濫用職權,從中牟取利益;⑤非法應用合法用戶的訪問職權,在不付費的情況下訪問網絡。(2)非法訪問數據。這類攻擊的目的就是在網絡端各個構成單元之間進行的傳輸的過程中,非法獲取傳輸的信令數據及用戶數據,攻擊的具體形式包括以下幾種:①通過竊聽獲取信令數據,進而獲取更多有關安全管理的數據,實現對網絡端的主動攻擊;②通過竊聽獲取用戶數據,掌握用戶的通信內容,侵犯用戶隱私;③破解系統存儲密碼,并獲取存儲數據,如移動用戶的身份認證參數等,進一步實現攻擊活動;④在各個單元的傳輸過程中,偽裝成信息的接收方,從而獲取信令數據及用戶數據。(3)威脅數據完整性。這類攻擊不僅包括對無線通信網絡接口的攻擊,對有線通信網絡也同樣產生威脅數據完整性類型的攻擊:①偽裝成通信參與者;②掌控信令數據流;③掌控用戶數據流;④掌控可下載的應用;⑤掌控移動終端設備;⑥掌控存儲在網絡單元中的數據。通過這些途徑,可以非法的獲取享受網絡服務的權限,并對正常的通信秩序產生干擾。(4)服務后抵賴。這類攻擊的主要目的是在享受網絡服務后通過抵賴試圖逃避付款,具體表現形式有以下幾種:①信息發送方抵賴,否認通信過程,不愿承擔發送信息的付費責任;②信息接收方抵賴,否認通信過程,不愿承擔接收信息的付費責任;③承認通信過程,但拒絕付費。
三、無線接口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按照攻擊類型可以分為三大類:(1)非法訪問網絡服務。通過這類攻擊,不法分子能夠偽裝成合法的用戶來享受網絡服務,不需承擔費用,這些費用會被真正合法的用戶所承擔,造成合法用戶的經濟損失。(2)非法訪問數據。通過這類攻擊,不法分子能夠通過竊聽獲取信令數據、用戶數據,并對用戶信息進行無線跟蹤,通過掌握的數據實現對網絡系統的主動攻擊。(3)威脅數據完整性。通過這類攻擊,不法分子可以截獲無線接口中傳輸的信令數據流以及用戶數據流,并通過修改、刪除、插入或重傳,欺騙網絡終端,實現對網絡系統的攻擊。
四、其他不安全因素
在無線電通信網絡中,除了上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外,受到的安全威脅還包括無線竊聽、完整性侵犯、攻擊移動電話、假冒身份攻擊以及業務否認等,嚴重影響無線電通信網絡的正常運行。
五、結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相關人員必須不斷改進網絡環境,創新安全技術,加大對網絡的保護力度,有效的防止上述不安全因素的產生,為人們的合法權益提供基本的保障,進一步促進無線電通信網絡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虞忠輝. GSM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安全保密技術. 通信技術, 2008(12)
[2] 梁鴻斌,曾勇. GSM系統中話音加密技術的研究. 通信技術,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