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清東 劉文軍
【摘要】 軍事通信是電子戰爭的血脈,是確保戰爭優勢的重要環節,因此,要保證軍事通信鏈路的安全與抗干擾能力就顯得尤為必要。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闡述了軍事通信抗干擾技術的基本組成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 軍事 通信 干擾 對抗
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火力為主要對抗的軍事戰爭逐漸轉變為以電子技術為基礎的電子戰。隨著各類電子戰設備投入使用以及電子通信鏈路的廣泛建立,各國軍事部門都在致力于電子設備干擾與抗干擾技術的研究中,特別是對軍事通信干擾技術的重視。
一、傳統抗干擾技術
1.1 擴頻
擴頻技術是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通信抗干擾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功率譜密度較低、能夠較好的偽裝信息、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擴頻技術又包括直擴、跳頻、跳時和混合擴頻等。(1)直擴技術是將通信信號用偽擴碼擴展成寬帶信號后進行傳輸、在接收端對其進行相應的解碼恢復,其特點是信號譜密度較低、偽裝后難于偵聽;(2)跳頻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直擴抗干擾技術,其效果也較為理想,它的基本原理是將通信信號同偽隨碼融合后,離散地控制發送頻率,從而使得信號發射的實現隨機跳變。(3)跳時技術是利用偽隨碼隨機的選擇信道工作時間,即時分技術,跳時的技術優勢在于它可以通過相應的算法反饋來躲避干擾。(4)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混合擴頻技術是DS/FH體制,這種體制能夠獲得較大的處理增益、具有截獲率低、隱蔽性高等優點。
1.2 自適應干擾抑制
所謂自適應干擾抑制指的是系統通過對偵聽信號的測量,結合自適應算法和信號處理等方法,實現通信系統結構的優化,使得通信系統能夠靈活地適應通信環境的變化,從而保持較高的性能。自適應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自適應天線技術、功率控制和信道選擇等。(1)自適應天線技術即通過對干擾信號的監測,通過調整相控陣天線單元的距離和電流相位,使得通信信號能夠以最大波束方向進行發送。(2)功率控制是指通過偵測干擾的電平信號來調節發送端的發送功率,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在滿足抑制干擾的同時降低通信功率,也減小了對鄰近友臺的干擾。(3)自適應信道選擇技術類似于跳頻技術的原理,通過偵測攻擊的干擾信號的類別和特點,實現通信信號發送方案的自動優化。
1.3 猝發通信
所謂猝發通信即將通信信號存儲在發送端,在某個合適的時間將其以高于正常速率的速率猝發出去,接收端在接收到這些信號后,將這些信號以正常速率恢復,猝發通信的優勢在于其隨機性和發送瞬時性。
1.4 糾錯編碼
糾錯編碼技術是通信信號抗干擾的容錯技術,通過數字信號技術增加信號的冗余度,降低單位存儲內的信息量,這樣則可以通過糾錯編碼的糾錯能力實現信號錯誤的修正,從而達到降低干擾的目的。
二、抗干擾技術發展趨勢
通過對各國相關研究的調查,可以發現軍事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提高跳頻速率、抗阻塞干擾、擴展頻段和綜合干擾技術等方面。
2.1 跳數變速跳頻
跳頻抗干擾技術已經成為軍事通信中應用較為廣泛、性能較為穩定的一種技術,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跳數和變速跳頻兩個方面。變速跳頻是對抗干擾的有效措施之一,在20世紀初此項技術就被各國研究人員所重視,但當時通過信令實現的半自動或有限種變速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準變速跳頻。
2.2 抗阻塞干擾
抗阻塞干擾技術是以提高跳數為代價的,當通信信號的傳輸速率提高,傳統的跳頻跳數已經難以滿足設備的需要,這就相對地形成了慢跳頻。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將自適應信道選擇與跳頻結合應用的短波信號,并通過LQA鏈路質量分析技術選出最佳的頻率表生成機制。
2.3 擴展頻段
擴展頻段的好處在于不僅可以擴大通信鏈路的容量,也有益于消除跳頻通信的抗阻塞干擾,擴展頻段的措施主要包括拓寬已有頻段和發展多頻段。
2.4 綜合抗干擾技術
當各項電子對抗措施和特殊環境對抗技術都得到長足發展的基礎上,為了保障軍事通信的安全可靠性,各國已經開始致力于集多種抗干擾能力與一身的綜合性對抗設備。
三、結語
隨著數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軍事通信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但隨著同樣得益于電子技術發展的干擾技術與設備的研究成功,軍事通信領域的電子對抗將更為激勵,因此為了確保在電子戰戰場的通信隱蔽與安全性,軍事通信抗干擾技術的研究道路還很長,目前最新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綜合抗干擾、通信網間電磁兼容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