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榮
【摘要】 本文從一個全業務客戶感知監測平臺發現的問題入手,介紹了從核心網到無線側分析排查和解決的方法,并探討了華為設備普遍存在的TBF建立成功率偏低的優化思路,提出了在現有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升華為數據業務性能,同對對合理利用新設備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提升設備利用率提出了較好的建議。
【關鍵詞】 全業務客戶感知監測平臺 TBF建立成功率 CCCH過載
一、問題描述
在全業務客戶感知監測平臺中,發現某地市的燎原基站晚上20點到凌晨1點的時間段內數據業務(彩信、WAP首頁訪問、PDP激活)成功率偏低,且22點到23點情況特別嚴重,WAP首頁訪問成功率僅為67.24%,PDP激活成功率67.92%。
二、問題分析
1、行為分析。對撥測號碼彩信的ilog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雖然彩信發送失敗,但該號碼仍然可以收到PUSH短信,而在核心網對發送方進行抓包可以得到如下信息:(1)網關的響應非常慢。用TCP連接網關3次才能連上,正常的連接時候應該在1秒以內,這里耗時用了12秒。說明數據網絡可能存在問題(擁塞或者丟包)或者彩信服務器這個時刻的壓力運作不正常。但由于其它測試點正常,可以排除第二個原因。(2)正常情況下,發送方收到網絡的確認信息才算是發送成功(MMS m-send-conf),但是這里發送方并沒有收到網絡的確認消息,被叫方卻收到了PUSH短信,說明在彩信服務器已收到發生請求并回送確認,但是發送方并未收到確認信息導致多次重發。
2、號碼定位。根據提供的測試卡號碼,在Msofx3000上查找到該撥測號碼鎖定在燎原基站第三小區。在M2000上看燎原3的相關性能指標,發現該小區TBF建立成功率偏低,且失敗次數全部都集中在“手機無響應導致下行GPRS TBF建立失敗次數”上。平均每時段失敗次數達到4158次。分析S62燎原3一天內的指標變化情況,發現MS無響應次數隨著業務流量上升而增大,在晚忙時22:00時最大,達到6703次以上,是閑時的100倍以上。手機無響應導致下行TBF建立失敗主要包括了在CCCH上發起的下行TBF建立失敗和在PACCH上發起的下行TBF建立失敗兩種情況。而通過相關測量結果顯示,燎原3小區PACCH上的下行支配成功率正常,都保持在90%以上。而CCCH上的下行指配成功率偏低,每小時CCCH下行指配成功率僅為52.07%。因此,懷疑存在CCCH信道擁塞的可能,進一步分析流控測量相關的話統指標“呼叫相關測量(CALL)→流控測量<小區>→Abis接口分組CCCH負載指示消息上報次數”,發現“Abis接口分組CCCH負載指示消息上報次數”非常多,在話務忙時為92次,數據業務忙時達到126次。根據尋呼原理可以知道,BTS把下行CCCH(PCH信道)上的來自BSC的尋呼消息分別存放在接收緩沖隊列中,當接收緩沖隊列的長度超過一定門限時就認為下行CCCH過載。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該小區存在CCCH擁塞。
三、解決思路
針對CCCH擁塞問題,可進行以下優化調整:(1)提高“CCCH負荷門限”值?!癈CCH負荷門限”對Abis接口分組CCCH負載指示消息上報次數比較少的小區有效果。此參數設置過小,Abis接口上的信令流量增加,加大系統的負擔;設置過大,BSC不能對BTS發生的異常情況做及時處理。目前默認設置該值為80%,我們嘗試將該值修改到100%,觀察后發現沒有明顯改善效果。(2)擴容CCCH信道。擴容CCCH信道,即為S62燎原3增加1個BCH信道。因為默認情況下,一個小區只配置一個主BCCH,這樣有“1個非組合的CCCH”,那么CCCH在一個BCCH復幀中的消息塊數就為9。如果再增加配置1個BCH信道,就有“2個非組合的CCCH”,那么CCCH在一個BCCH復幀中的消息塊數就為18,很大程度上提高了CCCH的容量。為S62燎原3增加1個BCH信道后,“Abis接口分組CCCH負載指示消息上報次數”明顯減少,同時“MS無響應導致下行GPRS TBF建立失敗次數”也明顯減少,問題基本解決。優化后,手機無響應導致下行GPRS TBF建立失敗次數在數據業務忙時,從優化前最高峰的6703次,下降到209次。而TBF建立成功率也由優化前的69%提升到98%。
四、經驗總結
華為內置PCU相較外置PCU,容量更大性能更好,但由于剛剛引入,大部分參數仍按照設備入網時的默認設置,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和優化,挖掘設備優勢,提高網絡性能,從而改善用戶的數據業務使用感受。
參 考 文 獻
[1] 《GSM移動通信網絡優化》
[2] 華為BSC6000技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