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穎
摘 要:如果建筑出現了火情的話,其就會以對流的形式,發展到別的區域之中,進而在非常短的時間中,使得整個建筑都面對災害。所以,對于那些規模很大的區域設置防火分隔,能夠合理的應對這種不利現象。文章關鍵的分析了分區的設計相關的內容。
關鍵詞:防火分區;設計;探析
1 概述
所謂的分區,指的是在建筑中,使用防火的物質將其分成很多個區域,這樣在火情出現的時候,就可以形成一定的阻隔,避免火情發展到別的區域之中。其實避免火情蔓延的關鍵空間模式。其劃分屬于后續的管控,其能夠將火情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中,盡量的降低對群眾的生命以及財產的影響。
2 防火分區措施簡述
2.1 其考慮的要素非常的單一
它的設置是為避免火情發生的時候,其四處擴散而設置的,其意義是為了將火情控制在特定的區域之中,以此來降低對群眾的生命以及財產的影響。不過導致其四處擴散的要素很多,而且對其開展單純的類型區域之后,明確分區許可的最寬建筑范圍時,也未聯想到建筑自身的裝飾問題、易燃品以及建筑的功效特征和其中的人員狀態等等的一些要素。此類要素均是民居匯總非常關鍵的要素。比如,將大型商場、賓館、酒店等人員密集的建筑物與一些人員稀疏的辦公樓,裝修較復雜的酒店、商場與相對來講裝修較簡單的學校、工廠等同進行防火分區,很明顯是不正確的。
2.2 區域的分隔措施和使用特征之間的規定互相矛盾
對空間整體功能需要的建筑如工藝設備連續性強的一些工業建筑,無法使用防火墻,但是用簾的話,又無法確保其能夠起到作用,此項內容非常的令人頭疼。除此之外,在非常寬的區域中,假如要進行該項設置的話,不但會導致總的空間受到影響,同時還使得它的功效規定受到干擾,同時其規模和高度等都非常的大,自身的穩定性不高。假如使用簾的話,它的重量很大,因而對于構造等等規定比較的嚴苛,同時安裝也很麻煩,大規模的設置還使得其有失美感,而且活動也不便。如果使用水幕的話,它的用水量很大,所以對存水設備有著非常嚴苛的規定,同時它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2.3 其分隔時間非常的模糊
在設計的時候,通常是使用防火墻,假如這個辦法不具有實際意義的話,可以使用別的一些構造來進行。比如防火的卷簾和門等等。它們的抗火等級是不一樣的,而且適合的區域也不一樣。對于防火墻來講,它的抗火時間超過三個小時。有防火冷卻水幕配合的防火卷簾可替代防火墻作防火分隔物使用,其耐火極限也不低于3.00h。防火門(窗)是設置于防火分區間或防火隔間與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間的防火分隔物,分為甲、乙、丙三級,其耐火極限分別為不低于1.20h、0.90h、0.60h;防火水幕僅用作舞臺口等小開口部位的防火分隔,其用水量不小于2L/(s·m)。設置分區的好處是可以確保火情不會向別的區域擴散,它的有效時間要結合其抗火性來決定。結合相關的條例,我們發現,防火墻和防火卷簾的耐火極限是不低于3.00h,作為豎向防火分隔物的樓板的耐火極限是不低于1.50h,設置在防火墻上的門、窗應為甲級防火門、窗,其耐火極限是不低于1.20h,那么,防火分區定義中提出的“一定時間內”應該是多長時間?這是個值得去探討的話題。
3 關于該項分區設置工作的分析
3.1 建筑中庭設置防火分區設計
為了獲取美觀性等的規定,很多建筑都是使用中庭模式,其上方使用玻璃屋頂,此時, 按照現行消防規范,這些建筑的防火分區由中庭貫穿的各層建筑面積疊加計算,這樣計算往往較易超過規范允許的防火分區面積。一般規定沿中庭四周設置防火卷簾,或把與中庭相通的門改為防火門等分隔措施,投資大而且用于防火卷簾聯動控制的設備能否正常動行還不能確定,使用這種方法還會干擾到他的整體性。若中庭兩長邊間距大于6m,則可將其封閉屋蓋去掉作為內天井或內院,此時就變成了自然排煙形式,此時不用重復計算規模。要想應對雨雪天,可在其上設置棚子,周圍的洞口是開放的,全部的規模要大于天井的規模,此時也可作為天井考慮。這只是筆者在消防設計中的一點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3.2 設置防火帶對空間連續性需求的大空間建筑防火分區
所謂的防火帶,具體的講是說在放置易燃品的建筑中,布局合理的位置,此位置之中的結構等使用的都是不易燃的物質,同時其中不能放置易燃品。而且要使用合理的防煙方法,防止一邊的煙霧向著另外的區域發展,從而在空間上形成一個無形的防火分隔區域。如在一些影劇院、體育館、候機廳、大商場等對建筑物空間連續性要求較高的建筑物防火分區劃分中,現在條例中論述的分區措施,很顯然已經無法合乎當前的形勢規定了,使用防火帶不失為一項優秀的措施。其寬度要結合建筑中存放的物質的特性來明確,可將防火帶另一側的物品等同于用這些物品堆建的小型建筑物來考慮,假如其中的物質是不易燃的,一般把它當成是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結合條例中的規定,把其寬度設置為六米左右。假如其中的是可燃的,則將其視為四級耐火等級建筑,結合條例中的規定,把寬度設置為玖米。其一般是當成群眾撤退,特別是車輛通行的關鍵區域,它連接到進出口,群眾達到這個地方的時候,能夠看到出口,這樣就能降低其驚恐心理了。
3.3 開展性能化的設計活動
引用性能化設計理念來設置防火分區就是在確定建筑應達到的防火標準后,充分考慮建筑物的使用性質、高度、耐火等級、消防設施、內部裝修、可燃物的多少、建筑功能、疏散設施、建筑內人員的素質和數量以及分布等多種因素后,確定建筑的防火分區。建筑防火性能化設計是通過對隨機建筑的綜合防火性能評定,設計出特定的符合該建筑的防火安全系統模式,以實現火災時,保證該建筑物內的人員生命安全和有效控制財產損失的總目標。在工程實踐中,如采用這種方法確定的防火分區有可能會與我國現行消防技術規范規定的防火分區有些出入,而且,采集和驗證防火分區的技術指標目前沒有確切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要真正將性能化設計理念引入防火設計,應由國家制定相應的規范,形成以現行指令性規范為基礎,性能化設計為補充的規范體系,這樣才可以合理的應對上述的分區設計的時候,面對的不利現象,確保設計更加的合理有效。
3.4 合理的布置區域,還要憑借工作者具有的知識
目前的規定,因為有著一些編寫的前提,會面對一些不利現象,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就應該借助工作者平時具有的知識,來積極的開展設計活動,此舉也能夠帶動行業的進步。
4 結束語
關于分區的劃分和相關措施的設計工作,因為它的意義非常的關鍵,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高度的關注。由于科技高速發展。很多性質獨特的建筑開始大量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設計者對于分區等有了全新的了解,所有的要素都在帶動行業的進步,帶動了行業內容的發展,而且對工作者也有了更為嚴苛的規定。
參考文獻
[1]1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S].
[2]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修訂版)[S].
[3]王學謙,岳庚吉.建筑消防百問[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