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開一年的緬甸公盤于6月底重啟,據不少親歷此次公盤的行家講,由于原石價格屢創新高,從事加工業的老板盡管已無利可圖,但為了延續生意,還得咬牙追漲。而參加公盤的除了大批國內買家外,日本、韓國、東南亞甚至歐美等國的商人都有涉足,且他們最大的目標就是先拿下原材料,炒高后再轉手賣給中國買家。
據悉,此次參與投標的原石,開價最低的也要4000歐元,最高的則在350000歐元以上。有業內資深人士稱,對于同一份料,由于有多人競爭,而且相互之間都不知道對方的投標價格(為暗標方式),因此投標價的確定是非常微妙的,價高了要虧損,價低了又怕被別人買去,在公盤時經常發生標價低幾元或幾十元而失去可以賺幾百萬元翡翠毛料的事例。(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