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讓寶寶和狗狗一起成長的家庭越來越多,但還是有不少準媽媽,一懷孕就面臨著“二選一”的難題。無辜的狗狗真的必須因為小主人的到來而離開嗎?
小編歪招大全
此乃小編嘔心瀝血,總結了多個成功事例后得出的阻力應對方法,希望能夠幫到正在做“選擇題”的孕媽媽。如有雷同,純屬正常。
堅定自我信念
想在懷孕時留下狗狗,首先自己要擁有堅定不移的氣場,才能動搖“敵對勢力”。多了解一下孕期注意事項及科學養寵知識,為自己撐足底氣。也可增加一些孕期養狗狗的“過來人”為好友,交流一下心得。
“即使弓形蟲跟狗狗的關系不大,那它身上的細菌會影響胎兒嗎?”其實,除非進入醫療機構的無菌室,否則人無時無刻不在跟細菌打交道。狗狗身上的大多菌群也與人類的不同,互相不會有太大影響,保持日常清潔就好了。想詳細了解細菌方面的問題,可參考7月號《狗迷》的“本月強檔”。
統一內部戰線
想要在狗狗的陪伴下度過孕期,另一半的支持必不可少。如果連最親密的人這一關都過不了,即使沒有外界阻力,家里也會“硝煙不斷”。不管狗狗是認識老公之前養的,還是在一起之后共同養的,提前在重大問題上達成共識都非常重要。無論養狗還是要寶寶都是兩個人的事,不能私自做主。有話好好說,時刻保持思想高度統一是必需條件。從投票結果上看,這一條問題不大。
用科學去說話
這一條,是排除來自長輩壓力的關鍵所在。父母操心無非是擔心寶寶不健康,多給他們翻看孕期養寵的科學資料、體檢時帶他們一起聽從負責醫生的建議、多讓他們了解一些實例、耐心地溝通等都是贏得支持的好辦法。實在不行再來點肉麻的撒嬌或無傷大雅的撒潑,料想長輩也不會跟孕婦太計較。
“汪星牌”糖衣炮彈
據小編觀察,除了受傳統觀念影響外,長輩不同意孕期養狗狗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跟狗狗沒見過幾次,沒感情。所以當他們認為“未來孫子孫女”有可能跟狗狗有沖突時,就會毫不客氣地下“逐狗令”。所以培養父母與狗狗的關系很重要,聊天多提狗狗的趣事、多帶狗狗去父母家玩、多給他們發狗狗照片看……總之,要讓父母認識狗狗,從心底里覺得它不能被隨便“處理”掉。
屏蔽“反動”言論
曾有一位孕媽媽對小編說,家里人都不反對她孕期養狗狗,但一些好事的同事卻讓她煩不勝煩,每次都要爭論半天。其實對外人的話不用太在意,附和兩句趕緊轉移話題就是了。如果喜歡曬狗狗與自己的大肚照,有人卻偏偏喜歡在評論中瞎說,就悄悄屏蔽他,把負能量擋在門外吧!
如果必須短暫分離
小編絕不建議你跟家長“一哭二鬧三上吊”。要知道,長輩們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生孩子畢竟是人生中的大事,如果實在說服不了家人,小編也為你想出了折中的方法。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最佳寄養期
狗狗的最長寄養期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時間太長對狗狗的心靈是一種傷害。臨產前兩周至嬰兒出生后的兩周應該是最緊張、最忙亂的時候。一位讀者說,剛當媽的時候跟老公都有點手足無措,兩天過去才注意到誰都沒有喂狗狗。對沒有經驗的新爸爸、新媽媽來說,面對剛出生的寶寶一時應付不過來,將狗狗送去寄養幾天,也不失為明智之選。
寄養請為它考慮好
對大多數狗狗來說,寄養意味著離開主人、離開讓自己感到舒適的家而處于陌生的環境里。站在它的角度想,這的確是件“恐怖”的事。如果愛它,就請多為它考慮一點。
寵物店
一定要在正規、負責、有信譽的寵物店寄養,最好選擇狗狗比較熟悉的地方,這樣有助于減輕它的心理壓力,可在正式寄養前先帶狗狗去看幾次。
朋友家
寄養在要好的朋友家也是不錯的選擇,聯絡方便,可以隨時知道狗狗情況。如果朋友家也有狗狗,小家伙們還可以一起玩,大大減少寄養的不適。
寵物醫院
正規的寵物醫院會把寄養區與病房、診療區隔離,不會讓狗狗交叉感染。雖然病犬的哀嚎可能帶給狗狗一些心理壓力,但好處是,如果狗狗有什么身體不適,會第一時間被發現,適合身體容易出現小毛病的狗狗。可把狗狗的身體、飲食狀況寫下來,寄養時交代給護士。
達人支招
miu媽:我覺得懷孕前就得對長輩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多讓他們跟狗狗培養感情,“無意”中多聊一些正面事例,不能都懷上了再跟家人鬧。
小酸奶:我當時跟老公達成了共識,度過了懷孕的頭3個月危險期,拿著各種檢測正常的化驗單才跟爸媽說,很有說服力。
二次元小龜:懷孕時我媽要把蛋蛋送走,我就說送人不行,只能寄養,她表示同意。然后我又說,一天60塊錢,寄養10個月得小兩萬,我媽就無語了……
我懷孕的時候家人也不同意,我就“威脅”說不讓養狗就不要孩子了。
別說小編站著說話不腰疼
有些持懷疑態度的讀者可能會想,這種事兒沒攤到編輯身上,說起來當然輕松。錯!懷孕養寵物這種事兒,在《狗迷》編輯部里可是大有人在,責編老潘就是個例子。孕期一直與東少、六六兩只哈士奇在一起,如今女兒3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