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光 袁文帥



過去的一年,俄羅斯在輕武器領域方面動作不少,既有新型武器裝備的推出,也有未來長遠計劃的正在進行,不僅如此,俄羅斯還組建了新型科研機構,開展高風險、高價值的國防技術研究,并著力組建狙擊手連,諸多看點,讓我們一同回望——
測試“未來戰士”系統
俄羅斯提出未來士兵系統項目計劃遠遠晚于西方國家,直至2010年10月,才正式確立研制,這一項目被稱為“未來戰士”計劃,也稱“戰士-21”計劃。2011年2月,俄國防部曾打算向法國采購幾套Felin士兵系統(世界首個裝備部隊的士兵系統)用于試驗,但隨后又決定自主研制。2011年12月,俄稱新型士兵系統將在未來3年內問世,計劃2015年裝備。該系統的研發工作由陸軍總司令領導下的專門小組負責。
2012年,俄羅斯“未來戰士”系統問世,其適用于不同作戰環境。一套典型的“未來戰士”系統質量低于25kg,由防護系統、指揮系統、生命保障系統、武器和能源垛障發備組成。其分為冬天和夏天兩款,由40多件裝備組成。防護系統可幫助士兵抵御殺傷性武器和非致命武器的傷害;指揮系統包括通信、識別、信息處理、定向和導航設備;生命保障系統包括護目鏡、聽力保護組件、膝蓋和肘關節保護組件、凈水器、自給熱源裝備等。該系統雖然包括40多件裝備,但非常輕便。
2012年2月下旬,俄羅斯陸軍第5特種步兵旅士兵在莫斯科郊外的阿拉比諾軍事基地進行作戰演習,測試了“未來戰士”系統中的指揮系統,即“射手座”(Strelets)系統。“射手座”系統質量2.4kg,用于提供目標定位和敵軍部隊跟蹤數據。該系統能夠在1.5km范圍內使用,同時還能保持無線電聯絡,每個士兵可充當中繼站,以延長部隊的通信距離。該系統具有較高的抗干擾能力,可配裝敵我識別裝置。“射手座”系統采用開放式結構設計,可與多種偵察、控制、瞄準與目標指示裝置、雷達、測距機以及無人機相連。
步兵、偵察兵等已在日常實戰訓練中使用了“未來戰士”系統。2012年9月,俄軍舉行了本年度最大規模的“高加索-2012”戰略指杯部演習,俄陸軍在演習中對全套“未來戰士”系統進行了測試,取得良好效果。
但目前系統中的格洛納斯設備(定位系統)需要改進——對戰場上軍人或裝甲目標的定位精確度還不夠高,光學設備分辨率較低。
“未來戰士”系統可用于多個兵種,包括常規步兵、火箭發射裝置操作員、機槍手、車輛駕駛員以及偵察兵等。預計,俄空降兵在一年半到兩年后接收該裝備,偵察部隊將首先裝備,隨后將裝備空降營。
推出新型AK12卡拉什尼柯夫
自動步槍
2011年9月,俄軍方宣布不再訂購AK74自動步槍,軍隊需要更先進、更強大的武器,俄軍應在短期內推出新型武器。2011年11月,俄羅斯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完成了新型AK12自動步槍的第一支原理樣槍的組裝工作,并進行了廠試。AK12步槍字面意為“2012年設計定型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槍”。這次AK步槍的革新,是俄軍武器裝備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
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曾生產了AK47、AKM、AK74、AK100系列自動步槍,工廠將AK12稱為第五代AK自動步槍,由茲洛賓擔任總設計師。該槍沿襲了卡拉什尼柯夫系列步槍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和生產成本低等特性,并具有許多現代化性能,符合現代作戰需求。
AK12步槍采用模塊化設計,可衍生出20多種適應各種戰斗任務的型號,包括步槍和機槍。AK12步槍有多種口徑型號,可發射俄式5.45×39mm、7.62×39mm步槍彈和北約5.56×45mm、7.62×51mm步槍彈,有報道稱,AK12還有可能使用新彈種,口徑保密。
AK12步槍設有3種發射方式:單發、3發點射和連發,可裝刺刀。
AK12步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全槍長943mm,槍管長415mm。質量與AK74步槍相當,約為3.3kg。有效射程超過600m。該槍允許安裝槍口裝置,槍口經改進后可加裝國內或國外的槍榴彈;槍托可折疊;拉機柄可左右安裝;整個機匣頂部和護手裝有皮卡汀尼導軌,可安裝白光瞄準鏡、夜視瞄準鏡、榴彈發射器、目標指示器、測距儀、照明器及其他特殊裝置;槍管可快速更換,有3種長度可選,提高了戰術靈活性;彈匣容彈量有30發和60發兩種,正在設計95發彈鼓。
該槍設計注重人機工效,可單手操作;采用了新的擊發發射機構和自動機組件。
前沿視點
相比老式的卡拉什尼柯夫步槍,AK12進行了許多改進,副總理羅戈津也對該槍給予了高度肯定。出乎意料的是,2012年4月,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宣布破產。但據悉,即便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破產,俄國防部也會考慮責成其他兵工廠來繼續研發和生產AK12步槍。
AK12步槍的多功能化設計已考慮到將來用于特種部隊、警察和銷往國外的可能性,其關鍵參數也符合國防部的要求。俄羅斯內務部已訂購100支AK12步槍用于測試。不過,2012年11月24日,對AK12步槍進行的國家試驗效果并不理想,日后還有待進一步改進與完善。
亮相新型手槍
2012年1月,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向副總理羅戈津展示了“STRIKE(打擊)”新型手槍。該槍目前處于測試階段。
“STRIKE”外形與格洛克17相似。該手槍性能優越,作用可靠,火力強,射速快,精度高,后坐力極小。
“STRIKE”手槍采用槍管短后坐式自動方式,保險機構有扳機保險、擊針保險。彈匣容彈量為17發,采用雙排雙進供彈方式。套筒座有增強型聚合物和輕合金材料兩種。其槍管長128mm,槍管表面經亞硝酸鹽處理。由于槍管采用特殊涂層,壽命可超過5萬發。
其槍管軸線比普通手槍低很多,這樣,可大幅降低槍口跳動。
“STRIKE”手槍的閉鎖機構、扳機保險和彈匣卡筍均申請了專利。該手槍符合現代作戰要求,可加裝戰術燈、激光指示器等附件。
“STRIKE”槍有多種口徑,可分別使用9×1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9×21mm IMI彈、0.357英寸西格手槍彈、0.40英寸S&W彈。
研發成功“毀滅者”彈藥銷毀裝置
為保障2010~2020年武器裝備現代化計劃的落實,完成俄輕武器的更新換代,減少過期槍支、彈藥帶來的維護成本,消除爆炸等隱患,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于銷毀庫存槍支及過期彈藥。
俄國防部計劃在2015年前處理400萬支1980年代前生產的手槍、步槍和機槍,其中大部分為卡拉什尼柯夫步槍,其占俄軍槍支庫存總量的70%。這些老舊槍支銷售不出去且保存、運輸費用也很高。需報廢的槍支將運回原生產廠家進行拆解、切割,然后重新回爐熔煉。
俄羅斯研發出“毀滅者”彈藥銷毀裝置。該裝置在銷毀過期炸彈或火箭彈時,不必再將其炸掉。該裝置有一個金屬桿,內部裝有縱火混合物,與過期彈藥內的炸藥接觸后用電信號觸發,彈藥內的炸藥即可被焚毀。焚毀過程中不會發生爆轟波,聲音也很小。“毀滅者”目前已經通過測試,正陸續部署到軍隊中。據悉,俄國防部現庫存共有600萬噸過期彈藥,計劃2014年前銷毀一半,其中有16萬噸將使用“毀滅者”銷毀。
測試新型“戰士”超輕防護服
俄研制出“戰士”超輕防護服,安全級別達到最高的6級,可防地雷、槍彈和炸彈破片,有效保護身體90%的面積。該防護服采用最新研制的芳綸纖維面料,其防護能力比以往產品提高70%。2012年6月份進行了測試,將于2013年裝備軍隊。
該防護服包括頭盔和帶陶瓷插片的防彈背心,安全級別為5級的防護服總質量為10kg,安全級別為6級的防護服質量為20kg。“戰士”超輕防護服透氣性好,防水隔濕,可連續穿戴48小時,還可阻隔紫外線和紅外波,不易被紅外瞄準鏡發現。
研制“僵尸槍”
俄羅斯2011~2020年武器采辦項目包括研發基于新的物理學原理的前沿武器,包括定向能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微波武器、基因武器和精神電子武器等。
普京批準了研制名為“僵尸槍”(Zombies)的精神電子武器。該槍可通過發射類似微波爐的電磁波,擾亂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其情緒或行為,使其完全喪失反抗能力,成為受控于他人的“僵尸”。
精神電子武器,俗稱“腦控武器”,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影響敵軍士兵的神經系統,使其在外界信號的指引下,做出違背己方利益的行動。精神電子武器主要分為三類:電磁波武器、聲波武器及光波武器。自1950年代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就開始秘密研究電磁波武器。
研制這種武器,需利用超級電腦對數據庫中的大量腦電波樣本進行分析,以得到心理特征和腦電波形狀的對應關系。然后,研發人員在另一臺電腦中存儲這些“情緒信號串”,并利用無線電向人體發射這些“有生命的信號”。武器發揮作用時可以“無聲地改變人類的情緒狀態”,進而操縱目標對象的心理,以影響其行動。低頻波束能夠影響人類腦細胞,改變心理狀態,甚至可能傳輸心理暗示或直接命令某人做事。高頻波束則能夠損傷人的內臟功能、控制目標行為,甚至驅使其自殺。
在政治和軍事層面上,這種高科技武器威力很大。精神電子武器是俄列入未來武器研發的主要領域之一。
開展“阿凡達”計劃
俄羅斯31歲的媒體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推出一項以永生為最終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阿凡達”計劃,欲將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他已聘請了100多位科學家開展該項研究。該項計劃的初步目標是將過世后的人腦通過手術移植到機器身體里,這個新的身體將擁有完美的腦控機制接口和人腦維生系統,這樣大腦就可以在體外長期生存,這一目標的達成預計10年。當這一目標實現后,研究將專注于創造仿真人腦,在不進行手術的情況下,直接將人類思維“上傳”到裝有仿真人腦的機器身體內,讓人類永生不死。伊茨科夫還希望能與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規劃局(DARPA)合作,該機構正在研究利用思維遙控機器人,讓人類士兵遠離戰場的技術。
組建類似美國DARPA的科研機構
2012年6月,俄組建了類似美國DARPA(國防高級研究規劃局)的科研機構,被稱為“有前景的研究基金會”,以實現經濟結構的多元化。該機構承擔國防工業領域高風險、高價值的研究任務,將改變前蘇聯時期的研發模式和結構,拓展軍事技術開發范圍。國防技術還應該適于民用,因此該基金會歸政府部門管理,不像美國DARPA由軍事部門管理。
培養狙擊手以增強反恐能力
狙擊手在反恐作戰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俄武裝部隊開始重新重視狙擊手的培養。自2011年秋季以來,俄國防部加緊組建指揮與控制機構,訓練和組建專門的狙擊手部隊。陸軍總司令部負責在旅級部隊中組建狙擊手連。總司令部還制定了分階段實施的多級別制度,從心理、戰技能方面篩選和訓練特種狙擊手,使之能夠參與小股部隊行動或單獨行動。軍區訓練基地內已建成狙擊手訓練中心并設置了專門課程。完備的狙擊手連將在2015年前最終建成。俄羅斯已引進了帶有先進光學瞄準系統的狙擊步槍。
2011年9月,俄羅斯南方軍區已經組建第一批狙擊手連作為試驗,以備推廣。狙擊手連的選拔標準非常嚴格。2012年3月初,70多名官兵經過3個月的培訓后,從東方軍區的狙擊手學校畢業,他們所學的課程包括狙擊手戰術、搜集戰地情報、偽裝技術、軍事地形學和醫學。
編輯/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