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榕



聯合培養一名飛行員大約要花費70萬到80萬元人民幣,這些都是由南航來出資。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于1993年開始合作,至今共培養出2550名飛行員,占到南航飛行員總數一半以上。“南航的機長中,有一半就是我們北航飛院培養出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以下簡稱“北航飛院”)分黨委書記陳志英很自豪的告訴記者。
“從小我就向往飛行,現在有一種夢想成真的感覺。”剛剛從澳大利亞航校完成飛行訓練的洪奕強在采訪時這樣說到。“今年1月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進行單飛飛行訓練的張炎召,就是我同學。”洪奕強是北航飛院今年的一名應屆畢業生,目前已經取得了飛行員從業資質,就等著領取畢業證進入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工作了。對于像洪奕強這樣的民航飛行學員來說,他們的大學擁有一段與眾不同的經歷。
2010年高考前夕,洪奕強在家鄉深圳市參加了招收飛行員的體檢和政審,在全部合格后報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南航”)定向生,那是他小時候就有的夢想。“入學前爸爸替我和南航簽訂了一份協議,南航負責我的全部培訓費用,而畢業后我也將到南航去工作。”
隨著近幾年民航業的迅速發展,全國民航飛行員的招收計劃也在逐年增加。據陳志英介紹,在錄取前,每一名學生都已明確了畢業后要服務的航企,而相關航企也將負責學生所有的培訓費用。北航飛院和南方航空公司聯合培養一名飛行員大約要花費70萬到80萬元人民幣,這些都是由南航來出資。
2013年全國計劃招生4000人,共有8所院校有資質培養民航運輸飛行員。有像四川廣漢民航飛行學院這樣專門培養民航飛行員的學校,也有像北航這樣的綜合性大學采取與航企聯合培養的模式。北航飛院主要負責國內理論課程培養,而招生和國外飛行訓練部分由南航負責,最后學員回到北航完成飛行員職業資格執照的考取。
飛行員的招收和錄取有著嚴格的要求,每年10月份開始啟動招生宣傳和報名工作,11月進行條件審查和身體初檢,12月上站體檢,次年3月對體檢全部合格的學生進行政審。以上全部合格的考試在6月份高考并填報志愿,隨后7月錄取。在8月入學時還將組織一次體檢,合格后的學生就成為一名有正式學籍的飛行技術專業大學生。每年對飛行感興趣的高考生很多,但往往都被嚴格的體檢要求攔在了門外。
像洪奕強一樣順利通過各種體檢和政審的學生,高考分數至少要達到二本線才能進入北航學習,從入學到畢業一共要經歷三個階段的培訓。入學第1~2年在北航學習理論課程,包括飛行原理、飛機構造、航空氣象以及領航等專業課。除此之外就是英語課,據陳志英介紹,北航飛院非常注重學生的英語教育,一方面畢業的學員100%都要到國外的航校經歷飛行培訓,而在澳大利亞的航校就有雅思5.5分的成績要求;另一方面為了學生在職業道路上更好的發展,能夠迅速適應民航運輸的國際化要求。“學生基本上每天都有英語課,有幾門飛行專業課也是由外教授課,他們的聽說能力都非常強”。
在國內理論課程完成后,就要到國外的航校進行飛行訓練,大概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洪奕強在澳大利亞航校學習期間一共駕駛過5種機型,Cessna152、Piper Warrior、Piper Arrow、 Piper Seminole和King Air。最后20小時King Air的飛行體驗著實讓他興奮了很久。
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像洪奕強這樣順利完成國內理論課和國外飛行訓練部分,據統計,有15%~20%的學生會由于各種原因停飛。國內理論學習期間,如果專業課不及格科目達5門,則要面臨停飛的危險;其次是每個學生有24分的紀律分,如違反紀律則要按照相關要求扣掉相應的分數,紀律分扣完的學生也將面臨停飛的命運。如打架、抽煙、逃寢室等行為被洪奕強形容為“廢掉半條命”,因為一次就要扣掉12分。
國外飛行訓練期間多為技術原因而停飛,也許某一天飛行訓練結束后,教練就會委婉的告訴你買張機票回國吧,那就是被停飛的意思。洪奕強自豪的告訴記者,和他同一批出國飛行訓練的同學無一停飛,“我們是這一屆學生中第一批出國訓練的,都是在國內學習表現中最優秀的”。
而停飛后的學生可以轉到二專業,前幾年還有的去選擇讀北航其他學院的專業,而最近幾年大部分都轉去學習機務維修。由于之前接受過相關的學習和培訓基礎,轉去二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也比較搶手。
今年國外飛行訓練結束歸國后,洪奕強就緊張的準備著飛行員職業資格執照的考取,主要有商照、儀表、航線三門考試,取得這三門考試的合格證后,他就可以穿上飛行員的白色制服。在學校最后期間還要完成畢業論文,這樣才算修完在校期間的所有學分,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后,就等待著去南航報道。
隨著這種校企合作模式的逐漸成熟,北航飛院從2011年開始了與幸福航空公司的合作,隨后的兩年每年招收了60名學員;2012年與順豐速遞合作,當年招收15人,2013年招收10人。陳志英介紹說,“我們也開始了與東方航空公司的合作,今年招生60人。隨著民航運輸的大發展,國內對飛行員的需求很大,所以全國招生計劃也逐年增加,但還是滿足不了國內目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