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蘿卜”是“一起讀”的成員對自己的簡稱和戲稱。“一起讀”是幾十位企業家的自治性讀書組織,目標:一年時間讀完以《羅伯特議事規則》為主的四本書。
羅伯特議事規則到中國
“羅伯特議事規則”是美國最廣受認可的議事規范,其中的理念和原則也早已成為美國或更多國家地區人民的常識和習慣。早在1917年,孫中山先生寫作《民權初步》(又名《會議通則》),就參照了“羅伯特議事規則”。然而,這個議事規則并沒有在中國得到推廣。直到今天,在中國的會山會海里,仍然極少看到羅伯特議事規則所散發的理性光芒。
中國式會議的普遍形象是這樣的:
要么是位高權重的人壟斷了會議,要么是與會的各方爭吵不休,不歡而散,沒有結果。與會者不會發言,不會動議,不會辯論;要么就沉默,要么就如同吵架,不能心平氣和地傾聽和說服,不會用規則來維護自己和尊重別人的權益。與會者忽視會議的禮儀,粗魯、散漫,破壞會議的秩序和章程。(《羅伯特議事規則》第10版“譯者導讀”,袁天鵬、孫滌)
《羅伯特議事規則》第10版的譯者袁天鵬曾留學美國,在美國學生會開會的時候,大家按規則表達、辯論、妥協,會后遵照結果執行。回國后他自己做公司,深深認識到中國式會議的混亂和低效:不能在桌面上議事,而是在私底下做動作、勾兌。在他看來,好的會議應該是這樣的:不藏著掖著、兜圈子,我想要什么提出來,你想要什么也提出來,都擺到桌面上來平衡、折中、妥協、決定,決定了就按照決定好的去做,不出爾反爾,不表面答應背后拆臺—也就是有顯規則且大家遵守顯規則的會議。
于是,2005年底,他開始翻譯這本書,并逐漸成長為議事規則方面的專家,開展了一些推廣工作,幫助國內一些企業、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教育和科研機構、農村組織學習、實踐議事規則,比如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壹基金。
孕育:找人和我
“一起讀”
北京有個“正和島”,號稱“中國商界第一高端人脈與價值分享平臺”。想成為“正和島”“島民”,需要一定的資格,其中2項為:是所在企業的創始人、董事長或CEO/總裁;所在企業系獨立法人企業,成立三年以上,且上一年營業收入須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投資類企業資金募集的總體規模,須在5億元人民幣以上。知名“島民”有柳傳志、張瑞敏、魯冠球、王石、寧高寧、馬蔚華、馬云、李書福、俞敏洪等。
王瑛,作為北京中恒聚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于2012年6月1日成為正和島島民。通過島上島下的活動和交流,她和一些企業家成為朋友。她敏銳地認識到在移動互聯技術時代,70后、80后的企業家正逐漸成為主力,他們與1960年代之前出生的企業家相比,“獨立性要強一些,骨頭也要硬一些,在未來10年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會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出于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的責任感,也出于年屆60再次提升自我的需要,她在“正和島”上發帖召集人跟她一起讀書,讀《羅伯特議事規則》。
按照王瑛起初的設想,這個組織的目標很簡單—一年時間讀完《羅伯特議事規則》和《打破羅伯特議事規則》《可操作的民主—羅伯特議事規則下鄉全紀錄》《為公益而共和: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治理之路》,并通過實際訓練,掌握羅伯特議事規則的使用,繼而在各自的企業和組織中推廣這種民主的議事方式。
王瑛還是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理事之一,這個協會也使用了“羅伯特議事規則”,并聘請袁天鵬做顧問。就這樣,王瑛與袁天鵬和“羅伯特議事規則”相遇。
2012年11月23日,“一起讀”召開第一次會議,參會的有北京的王瑛、王超(北京京林園林集團)、申萍(古斯塔集團執行董事)、徐瑾(北京安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北京世紀靈創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雋(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正和島”運營部的三人,還有上海的鄭瑩(上海從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內蒙古的商珠(內蒙古贛商聯合會會長,呼和浩特青年商會會長)。會議決定成立“一起讀”組織并形成了第一階段工作計劃。自此,“正和島”內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自組織”誕生了,大家戲稱自己為“蘿卜”。
聚合:企業家為什么
當“蘿卜”?
作為組織發起人,王瑛不想讓自己始終占據發起人的位置并延續發起人在組織中的重要地位。“一起讀”組織的第一次會議上,王瑛就宣告發起人的任務結束,后面就看組織如何自我發育成長了。她認為中國的“山頭”太多,組織、機構動不動就會成為其核心力量某某人的山頭,而她無興趣也無意于當一個頭兒。當然,組織發育初步,沒有核心力量是難以為繼的,王瑛自薦擔任了第一屆輪值主席一個半月。在任期間,王瑛召集會議,成立規則委員會,建立了組織章程,寫了《“一起讀”入門指南》等數篇綱領性、指導性文章,完成了“蘿卜十條”的撰寫,目的是在啃完《羅伯特議事規則》這本厚達500多頁的理論教科書之前,讓“蘿卜們把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最快見效的先用起來,讓學習和使用的人們盡快吃到甜頭,見到效果”。
“蘿卜”十條
1.設會議主持人負責“蘿卜起步”的貫徹。會議主持人負責分配發言權、提請表決、維持秩序。主持人在主持會議期間不得發表意見,不得總結別人的發言。
2.會議討論的內容必須是一個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行動建議。
3.發言的秩序以先舉手者優先。發言者須得到主持人的許可,發言者須對主持人說話,與會者之間不直接辯論,不得打斷別人的講話。
4.每個人的發言不得超過會議主持人事先規定的時限,對同一動議每個發言人不得超過會議主持人事先規定的次數。
5.發言人不得跑題。會議主持人應該打斷和制止跑題發言,應打斷違規發言的人。被打斷的人應馬上停止發言。
6.主持人應讓意見相反的雙方輪流得到發言的機會,以保持平衡。
7.發言人應首先表明贊成或反對,然后說明理由;發言人就事論事,不得進行人身攻擊。
8.只有主持人可提請表決;只能等規定發言次數用盡,或無人再申請發言,主持人方可提請表決;如果主持人享有表決權,應最后表決。
9.主持人主持表決應先請贊成方舉手,再請反對方舉手,不得請棄權方舉手。
10.當贊成方多過反對者,或贊成票達到規定票數時,動議通過,未達到規定票數或平局視為沒有通過。
此后,“蘿卜十條”成為“一起讀”的簡化版“蘿卜規則”,二十多位企業家成員,全是企業主和第一把手,學習能力、操作能力、執行力超強,學習規則很快,開會使用起來很順利。兩個多月后,當王瑛卸下輪值主席的頭銜,“一起讀”已經初步具備自理能力。這讓王瑛覺得特別輕松。
可是局外人往往會感到疑惑,按照基本的認識,羅伯特議事規則更適用于社團和議會,平行級別的人群議事所用。而在企業中,“資本專制”,事情都是企業主說了算,學習這種民主議事規則有什么用呢?王瑛專門寫了《企業家學習<羅伯特議事規則>有用嗎?》,來解讀這個問題:
1.當企業在治理層面非一股獨大,某一股東并不能不受任何挑戰地擁有企業的控制權時,在企業治理層面引入這套“治理技術”,平衡各方的利益關系,維護好各方合作關系,應該是可行、可靠的。
2.在一股獨大或“老大”擁有絕對權威的企業里,使用“羅伯特議事規則”來議事,可以保證聽到各種不同的意見,提高決策的質量,防止重大決策失誤。
3.在合伙制的企業里使用“羅伯特議事規則”應是不二選擇。
4.可作為開會的技術,用于提高會議的效率。
5.在企業的創新組織中鼓勵使用這套“治理技術”,發育平行組織開發和保護創新能力。
另外,參與“一起讀”的企業家,大部分有社會職務,比如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者擔任各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理事或會長,甚至現在各種各樣的公益組織、讀書會也少不了企業家的參與,而在所有這些組織中,企業家并不當然具有決定性話語權,同樣需要掌握平等議事的規則。
以上是王瑛針對外人的疑惑而寫,事實上,“一起讀”的蘿卜們身在其中,讀書、討論、開會、聽講,已經開始體會到按照顯規則行事的好處所在,不再持有這種疑問。
雛形:小小蘿卜初長成
二十多位企業家,天南海北,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山東、廣西、內蒙古、浙江、大連、深圳、珠海等地,僅僅為了一個“學習開會”的目標飛赴北京、上海(后續還會在青島、廣西、內蒙古等地召開),或通過電話、視頻參與會議、投票、選舉,且非常投入。“一起讀”成立半年時間,成員發展到47名,大小會議開了近10次,至于在“正和島”的“一起讀”部落和“一起讀羅伯特議事規則”微信群中的討論和會商,數量太多,無從統計,因為他們幾乎每天都在交流和碰撞,經常在微信群中討論到夜里12點之后,隨時在產生新的“動議”和想法。
《羅伯特議事規則》這本書怎么讀?發起會議上就產生了約讀、跟讀、試讀三種讀書方式,并對這三種讀書會員的權利和義務做了規定。約讀會員不得中途退出,而跟讀會員和試讀會員隨時可以申請變更為約讀會員,也可以隨時退出。隨著會議中體現出的各類會員之間權利和義務(尤其是選舉權、被選舉權、表決權)的區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約讀”,截至第三屆四次會議,約讀會員已有10名。
隨著章程的建立和各類成員之間權利義務的界定,組織漸漸發育,并分化出各種“器官”。官員有主席和秘書長、秘書長助理(行政),機構有規則審查委員會(立法)。以上除秘書長助理可由秘書長指定之外,其余官員均需要全會選舉產生。
組織起初沒有設置監督部門,但“3D部落”異軍突起,自發形成監督力量。他們自稱搗搗蛋部隊(拼音首字母都是D),因為成員有三位,所以命名為“3D”。為首的是徐瑾,還有蔣迅東(開元文創機構董事長,跟讀會員)和劉亞松(內蒙古綠金嘉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跟讀會員),幾位“3D”人士挑戰規則、質疑章程、彈劾官員,制造了很多緊張氣氛,也帶來不少歡聲笑語,對組織的完善非常重要。
學步:我們都是小學生
為了更好地學習這本枯燥的理論書籍,“一起讀”聘請袁天鵬為“領讀”,負責串講書中規則、現場指導會議。使用“蘿卜”規則的電話會議,是在袁老師的幫助下召開的;微信群里的會議,也有袁老師的點撥;至于現場會議,如果先有袁老師的講解,繼而現場演練所學規則,更是理解得深透、掌握得迅速。
2013年3月1日,在約讀會員王超的京林園林集團辦公場所,袁天鵬串講全書,理論馬上用于實戰,接著召開第二屆第二次會議。時任輪值主席是鄭瑩,秘書長王超。會議由鄭瑩主持。
因為當天有很多非“一起讀”成員旁聽觀摩,鄭瑩首先介紹“一起讀”的大致情況,并請當屆的領導班子成員上臺亮相,逐一介紹:輪值主席、執行秘書長、規則審查委員會成員。規則委員會委員段博惠(博達惠恩管理咨詢創始人,約讀會員)直接插話,被鄭瑩“冷面”打斷:開會發言,需要先舉手。段博惠舉手示意,鄭瑩再次駁回:現在是介紹班子成員階段,你要發言,等回到座位上以后。
鄭瑩繼續介紹約讀、跟讀、試讀的區別,在場非“一起讀”成員提出疑問,王瑛直接回答,被鄭瑩提醒:您要面向主持人發言。王瑛趕快重新舉手,同時轉向主持人,繼續闡述。
對于如此嚴肅(也許稍顯刻板)的會議秩序,不少觀摩人現出不解的神情,有些人甚至替被打斷、被駁回的人感到些許的難為情,也有人訕笑起來。
介紹結束,班子成員回到座位上。約讀會員張乘山(華清中科董事長)舉手:尊敬的主持人,我要發言。王瑛打斷他:你的第一句話應該是“謝謝主持人”。張乘山趕緊改口:謝謝主持人。我要問的是,咱們的官員是自薦還是推薦?申萍搶著回答,被鄭瑩打斷:申萍同學,第一,你這個手勢是不對的;再一個,你必須向我申請發言權。申萍舉手獲得發言權,其間多人插話,并沒有嚴格按照規則向主持人申請發言。旁邊的袁老師現場指導:每個人發言都要面向主持人,互相之間不可爭論,而且每人針對某一件事或動議的發言次數和時間是有限制的。
走走停停、磕磕絆絆,會議進入動議討論階段。這次會前有5條“動議”提交上來,其中王瑛提出“要不要對島外(正和島島民之外的人)開放一起讀”,按照袁老師的點評,這還不是動議,動議不能是問句,應改為“提請對島外開放一起讀成員資格”。
針對這條動議,會員意見分歧明顯,正好可以作為蘿卜規則實戰操練的目標。于是,袁老師建議對這條動議開始進行討論、表決。
主持人鄭瑩介紹動議之后提問:有沒有人附議(同意該動議)?申萍附議,段博惠反對考慮該動議。
對于出現反對狀況,鄭瑩有點措手不及,轉向袁老師求助。袁老師指導先就段博惠的反對考慮該動議進行討論、表決,結果5人贊同“反對考慮該動議”,10人反對“反對考慮該動議”,“反對考慮該動議”沒有通過,于是繼續“考慮該動議”。
首先由動議人陳述、解釋該動議,動議的理由和背景。之后展開討論,其間,大家圍繞“島外”這個條件進行了充分的辯論,大致有三個意見,于是形成了三個修正案:
A.島外的企業家可以參加
B.阿拉善生態協會的企業家可以參加
C.經過成員大會同意的企業家可以參加(按照成員大會的標準,經秘書長同意的企業家可以參加)
對三個修正案逐一進行辯論、表決之后,C修正案以10票同意、6票反對獲得通過。于是,一條開始并不清晰的簡單的動議,經過充分的自由辯論之后,變成了體現多數人意志的、更合理的規則。
一條動議,反反復復,經過辯論4輪、表決4次,最后形成決議,花費一個小時左右,中間有很多次舉手要求發言,發言超時被打斷,申請超時發言獲得允許或被駁回,就同一問題發言次數超過2次被要求不得繼續發言,所費周折,在很多人看來效率很低,形式主義嚴重,太刻板,不靈活,有位首次參會的企業家說:羅伯特規則是西方的,是美國的規則,照搬過來會水土不服,平時做事還得用中國的規則。
但是,關于適用與否、效率問題,袁天鵬有自己的看法:
規則制定得不好確有可能降低效率;規則制定后不能很好地適應多變且善變的環境也會導致不適用。要想使“規則”不影響“效率”,就必須有一套“制定規則”和“修改規則”的有效機制。在這套機制下,規則制定機構定期召開會議,經過自由和充分的辯論,所有的人把自己的智慧用在如何創新地提出更有效率、更便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能照顧所有人利益的規則,并迅速淘汰失效的規則、修改有缺陷的規則、拓展有局限的規則。
在“一起讀”的“蘿卜”們這里,由于起初對蘿卜規則的生疏,蹣跚學步導致的效率問題,他們反倒不以為意,其中的磕磕絆絆,更多的時候卻變成了學習的樂趣。至于被駁回發言之類的“面子”問題,起初也會有點不自在,當自己的發言權利得到保證,也可以不用顧及別人的“面子”時,彼此都輕松,就可以當自由的“蘿卜”了。
心得:規則之內的
公平和自由
半年來的學習與應用,這群企業家“蘿卜”們以成功者過人的智商和情商,加上求知者的虛心和勤奮,還有各自企業和組織現成的實踐環境,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績。
在“一起讀”的云盤上,他們規規矩矩按時上交作業,記筆記,寫心得;每次會議,都會有外地蘿卜不辭辛苦早早訂機票、訂酒店,提前赴會;每次會議,負責會務的蘿卜都會盡最大可能做好準備,落實場地,落實會議設施,提前在網站、微信群里通知,有一次會議臨時投票,連投票用的小紙片都有人事先準備好了。
為什么“蘿卜”們會有這樣的熱情投入學習?看看他們的心得和感悟吧。
段博惠:議事規則是迄今為止找到的最好方法
能處理各種規模的會議,要面對從和諧一致到針鋒相對的各種各樣的局面,要考慮到每一個成員的意見,要用最少的時間,要就大量的復雜程度各異的問題達成最大程度的一致。總之,要在如此之多的要求下最大程度地體現一個組織的總體意愿,應用“議事規則”是迄今為止找到的最好方法。
王超:求真篤實,大道至簡
真實的才是簡單的,簡單的才是高效的。一起讀讓組織成員返璞歸真,不回避經濟學中定義的人類有自由、利己訴求的本性。通過會議中的辯論和博弈,達成妥協的結果。組織成員在《章程》下,接受一切通過的動議,并心甘情愿地執行,這就是學習、實踐《規則》的實質。
鄭瑩:有機蘿卜需要精心培育
蘿卜學習進行了半年,有機食品的生長發育比較慢,所以,蘿卜數量并不是很多,但是,蘿卜的味道還不錯。參與,投入,花掉的時間和精力都會轉化為骨子里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的內核,這不是數字和金額可以衡量的,這是一種需要仔細品味的品質。
在這些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收獲很大。因為全部都是公平的環境,工作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是被直接指出的,有點痛,但是進步很快,所以,總體來說是很痛快。
申萍:契約訓練
通過學習蘿卜,一群企業家已成為最具契約精神也是最具契約訓練的一批人。通過這樣一種實踐訓練和學習,企業家學會制度建設、組織自治和理性博弈,從自保、自治到對社會負責任,企業家就應探索理性的規則。
蔣迅東:一起讀,來真的
在“一起讀”,大家只認規則。這是顯規則不是潛規則,這是共同的規則,不是某個人、某些人的規則。當只有一個規則時,大家就會真正面對并遵守,于是就成了真規則。
真規則得真心話。規則面前,無關企業大小,無關年齡老幼,無關江湖地位,無關老師權威,規則當前,面具摘下。
真規則,能夠真:真實思想得以有序表達,真實訴求得以有效評判,真實建議得以明確回應,真實權益得以根本維護。
真規則,可以真:只要合乎程序,無需質疑動機,所以不用裝,不用“偉光正”,不必“高大全”。
真規則,必需真:只有真心話,才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化,也同時使組織及所有成員價值最大化。
真“蘿卜”,真難得:到點參會,按計劃讀書,按時交作業,按規則發言,按規定表態。真本領、真性情得以真實呈現;思維特征、興趣愛好、性格脾氣暴露無遺;耐力、行動力、感染力經受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