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雄英
“如果你逃跑了,請盡快給我們打電話,好讓我們知道你一切都好。”乍聽這句溫暖的話,你一定會以為這是含辛茹苦的父母對叛逆孩子的叮嚀,或是滿懷愛心的老師對逃課學生的囑咐。其實,這是挪威巴斯托伊獄長尼爾森與初到的囚犯所定的協議。這里幾乎很少發生逃獄事件,如果真的有個別囚犯逃跑了,他也一定會打來電話報告:“我很好,很安全。”
可以說,尼爾森的行為只是挪威人刑罰理念的一個縮影。挪威人一致認為:壓迫、苛刻的監獄不能達到最好的改造效果,而人道地對待囚犯,才能正確地引導他們,提高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的幾率。
巴斯托伊監獄建于1982年,位于挪威南部霍爾滕的巴斯托伊島上,離陸地只有兩英里,乘船只需幾分鐘。這里林海如云,風景如畫,一排排坐落于低矮山坡上的紅色木屋就是囚犯們的“別墅”。
來這里服刑的人一般都是重犯,可他們享受到的自由卻令我們無法想象—這里沒有武裝看守、槍和柵欄,監獄的鑰匙掌握在囚犯手中,通往大陸的輪渡都是囚犯在操作,負責每天接送一部分囚犯上學或上班。囚犯們可以拿著刀具、斧頭和鏈鋸等砍柴做飯,養一些牲畜,種植有機蔬菜等。到了炎熱的夏天,他們可以在沙灘上曬日光浴、釣魚、洗桑拿、打網球,甚至還可以在碎石路上遛馬;而冬天,他們可以玩滑雪、舉辦燒烤聚會、看電影等。
到2010年4月8日,一座全歐洲最現代、最人道的監獄—哈爾登監獄由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親自啟用了。這座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的監獄坐落于挪威東部,經過十年的精心策劃和建造,耗資2.3億美元,能容納252名犯人,僅用于室內設計裝飾的藝術品就花費了600多萬挪威克郎(約700萬人民幣),再次把人性化的改造策略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囚犯們享受著溫馨、舒適且家電設施一應俱全的房間、浴室,還有漂亮得像宜家商場展示廳般的廚房。想鍛煉身體時,有專用的健身房、足球場和慢跑跑道;想學習時,可以到圖書館看書,也可以到專門的教學廚房和錄音室,隨時向老師們請教烹飪技術和演奏鋼琴、吉他、邦戈鼓等樂器。這里,還有一家小型醫院和最先進的牙科設備,為囚犯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總之,設計師們和政府部門挖空心思,把能想到的都做了。為了增加親和力,哈爾登監獄選用了半數的女警。獄警們從不攜帶槍支,并且親昵地叫犯人的名字,和他們一起用餐,以減輕囚犯對獄警的恐懼。
這些足以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可挪威政府竟然還希望建立更多的桑達克式的“開放監獄”。位于奧斯陸市中心的桑達克占據著一幢居民公寓樓的底層.里面居住了16名犯人。他們如這里的租戶一樣,白天在城里工作,晚上返回公寓,用掙來的錢交房租,個人生活起居不受任何干擾。等到刑期一過,他們便會獲釋,并且很快融入社會。目前,挪威已有百名刑期4個月以下的犯人佩戴電子監視裝置“在家服刑”。
在這個犯罪人口日益增加的時代,英、美等國家紛紛建造更大、更嚴苛的監獄來囚禁罪犯,而挪威卻反其道而行,讓監獄變成了“深造學校”,一個個十惡不赦、讓人深惡痛絕的罪犯竟然變成了接受“再教育的學生”。這是尊重人權還是過度人道?一時間爭論迭起。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短時間內,挪威監獄的做法很難贏得其他國家的一致認同。
(摘自《知識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