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青

告訴孩子過食生冷的后果—
“你將永遠看不到媽媽!”
如果你家中有小寶未滿5歲,你可要注意了!千萬別由著孩子的性子,吃冷飲沒完沒了。曾有過小孩連續吃6根冰棍,導致喉痙攣而出現呼吸困難、需要急救的病例。嬰幼兒身體尚未發育成熟,喉部血管很表淺,大量食用冷飲后,很容易刺激到局部而出現水腫,而當喉頭水腫極為嚴重的時候,就會導致喉痙攣而阻塞氣道,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總是拉肚子就無法出去玩了。”
大量食用冷飲對于孩子嬌嫩的胃部是一個極大的傷害。胃部的表面有一層黏膜,這層黏液具有保護胃部的作用。而當我們大量吃冷飲的時候,因為冷飲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20℃,這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黏液層受到破壞,黏膜層變得很薄,這就意味著:胃部自我防護的能力降低,對它的傷害會變得更為容易。你總不希望那么小的孩子就整天胃痛、惡心、厭食,因為跑肚而無法歡快地玩耍。
“寶寶你老也長不高。”
夏季天氣熱,甜滋滋的冷飲很難讓孩子們拒絕。有的時候孩子放了假獨自在家,家長發現:這寶貝怎么總不餓,也不愛吃飯。原來吃冰棒等冷飲沒有節制,有些兒童甚至40%的熱量攝入都來自飲料。這會導致各種消化酶減少,出現了食欲不振、大便失調的情況。胃腸道的蠕動出現紊亂,一日三餐皆沒有食欲不說,最終造成孩子面黃肌瘦,營養不良。
“沒有好牙齒就不是小美女(或小帥哥)嘍!”
看似綿綿軟軟的冷飲,有著入口即化的效果,但是它對于牙齒的傷害卻有著無孔不入的后果,比起一些固體食物,這些糖水樣的東西可以抵達牙齒的任何部位。而同時,許多雪糕、碳酸飲料、果汁等冷飲都含有相當比例的酸性物質,當牙齒碰到pH5.5以下酸度的液體時就會被腐蝕。牙神經與外界的距離相對較短,強烈的冷刺激還會導致齲齒向深部發展,甚至延伸至牙髓,這會導致孩子的牙齒嚴重損壞,給孩子一生的健康和美觀帶來遺憾。
“經常頭痛又怎么能考100分?”
有些小寶寶吃完了冷飲,會對媽媽說,我頭暈、頭疼。這被醫學界稱為“冷飲頭痛癥”,往往是自腦部中線分開的雙側部分,突然出現的一種劇烈疼痛。簡單來講,這是吃冷飲時對口腔黏膜的強烈刺激,造成了頭部和面部的肌肉、血管收縮,導致大腦血流突然變化,進而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產生神經放射性頭痛。所以奉勸經常用腦的小學生們要少吃冷飲。
生冷食物de暖身提案
如果大汗淋漓……
渴不飲冰
運動之后,煩熱難耐,冰水作為一個驟然的寒冷刺激,使得出汗散熱的過程被強行中止,因此過不了一會兒,身體就會覺得更加煩熱;而適當地喝些熱水,既補充了水分,又加快了出汗散熱,孩子會覺得非常舒服。
如果冷飲入肚……
按摩胃部
生冷禁忌的原則是不喝冷飲,但有時候不得已喝了一點也不要緊,讓孩子站起來走幾步,用手輕輕按揉孩子的胃部,使胃部因寒冷而凝滯的氣血活動開來,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生冷所造成的損害。
如果有冷有熱……
冷熱不MIX
很多西餐都有這樣的搭配:一包又熱又脆的薯條和一杯“滋滋”冒汽的冰可樂。盡管這是許多孩子的最愛,但孩子的胃卻在遭受冷熱交攻的考驗,驟然的升溫和降溫使其不堪重負而最終患病。可見,飲食搭配上的冷熱混雜更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