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第三代掌門人金正恩是80后。和爺爺金日成主席一樣,小金二十出頭就展現了軍事才能,不過他以火箭升空的速度上位,迅速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
繼第三次核試驗之后,小金領導下的朝鮮又憤怒地宣布單方面廢除1953年簽訂的《朝鮮停戰協議》,擾得美國敵人、韓國同胞乃至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睡不著覺。
2012年3月前的小金領袖可是“乖小孩”。執政初期,金正恩沿襲了父親自2011年7月開始采取的外交接觸政策,而美方也積極回應。短短十個月里,美朝舉行三輪朝鮮半島無核化會談,并于2012年2月29日達成在美方眼里雖不驚天動地、卻頗具影響潛力的諒解備忘錄。朝鮮同意暫停核試驗、遠程導彈發射以及其他核發展活動,并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進入朝鮮,視察其核設施。
可短短16天后,朝鮮卻180度大轉彎,宣布將發射衛星進入太空軌道,并于2012年4月13日發射火箭。雖然朝鮮未能將“光明星3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卻讓美國朝野震怒——朝鮮醉翁之意不在酒,明擺著是想研試用火箭把導彈送到美國境內的能力。
為什么“乖小孩”寶座尚未坐暖,政策就已經忽左忽右了呢?是因為黨內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小金領袖不得不借機樹立軍威民威呢,還是因為他相信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借機要挾國際社會增加援助,還是為了團結一窮二白的全國人民而把矛頭指向美帝國主義呢?這些疑問無從解答,但毋庸置疑,朝鮮惹怒了世界大多數。早前,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2094號決議,加緊對朝鮮制裁。決議內容包括封鎖朝鮮違反安理會制裁的跨國金融交易、包括大金額現金轉移,提高其他國家檢查朝鮮可疑貨物的權限,增加禁止向朝鮮出口的設備及技術,并進一步限制向朝鮮出口奢侈品。
金正恩最近的舉措更顯得不把美國的亞洲盟友放在眼里。去年12月當選的安倍首相正忙著印鈔票、振興股市、發展停滯多年的經濟,而朝鮮的舉動為日本發展軍事實力提供了最佳辯護。小金領袖似乎也有些輕視女流之輩,還未等韓國第一位女總統樸槿惠入住青瓦臺就舉行了地下核試驗。樸女士也是20歲左右登上世界政治舞臺,從1974年開始代替被暗殺的母親行使“第一夫人”職責。五年后,當她接到父親被暗殺的噩耗時,最關心的卻是國家安危。經過多年修煉,鐵娘子已經在去年總統選舉中成功轉型為“慈母”。但現在卻被迫派出手下“鷹將”揚言:倘若朝鮮膽敢輕舉妄動,韓軍將直搗龍潭虎穴,搗毀朝軍最高領導層。
美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見死不救盟友不僅有傷老大帝國的尊嚴,同時危及美國全球戰略部署。難能可貴的是小金領袖居然從“乒乓外交”聯想到籃球外交,讓來訪的前NBA籃球明星丹尼斯·羅德曼轉告奧巴馬總統,希望美國總統給他打個電話。但他可能高估了朝鮮的實力和形象。對付小國對于老大帝國來說可謂易如反掌,只是動蕩不安的朝鮮半島不符合美國戰略利益,也讓美國有失身份。
基辛格在評述冷戰歷史時曾分析歐美理念中的威懾,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不怒自威”,以其實力、威信和氣場確保他國不敢輕舉妄動?,F在,如果對手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美國也不會手軟,珍珠港事件后的日本和2011年拉登的下場可能就是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