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美國駐漢城大使館掌握到韓國正在實施核武器開發的跡象。美國政府綜合各種情報認為,“韓國相關部門已經在樸正熙總統的指示下完成了對核武器開發能力的研究。韓國政府正與法國、加拿大進行談判,準備引進核燃料處理設施和設備。今后十年,韓國將完全有能力制造出核武器和導彈”。3月4日,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給駐韓、加、法、日、澳大使發送電文,指示“必須無條件盡一切努力阻止韓國核武器開發計劃”。
韓國為什么要偷偷研發核武呢?通常認為,激起韓國研發核武決心的是1969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關島講話。當年7月,深陷越戰泥潭的尼克松在關島發表亞太政策講話,前所未有地鼓勵亞洲盟國在防務上加強自身力量,自己承擔起責任。此舉震動韓國,動搖了它對韓美安全防務關系的信心。隨后美國同韓國協商撤軍,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單方面撤走了駐韓美軍一個步兵師。
后來解密的中情局文件稱,樸正熙擔心越南戰爭結束后美國會拋棄韓國。此外,尼克松未事先知會韓國就讓基辛格密訪中國,也讓樸正熙擔憂美國會不會突然同朝鮮接觸。
樸正熙希望用“超級武器”來最大化地加強韓國的防衛能力。在他的指示下,韓國國防部防務發展局就核武設計、投放以及爆破技術展開研發,韓國原子能研究所試圖從法國和比利時等國引進核燃料再處理以及核燃料制造技術和設備。
根據相關情報以及韓國向西方國家所購買設施的性質,美國官員得出結論:韓國的確在秘密進行核武研發。
根據美國政府解密的電文,為阻止韓國的核計劃,基辛格發出如下指示:美國要與盟國保持合作,堅決阻止韓國擁有敏感技術和裝備;敦促韓國政府盡快同意加入核不擴散條約;增強對韓國核設施的諜報及監視能力,必須獲取韓國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狀態情報,美國計劃經常開展對于韓國核能源相關機構的定期訪問調查。
為此,美國國防部長施萊辛格在漢城舉行的美韓安保協議會記者招待會上說:“駐韓美軍非常強大,雖然根本沒有使用核武器的機會,但我們擁有作為最后手段的核武器。”會后,施萊辛格向樸正熙強烈暗示,“韓國如果不聽美國勸告,會瓦解美韓同盟關系”。1975年10月31日,美國駐韓使館給國務院發去電文,稱韓國政府已先后兩次明確拒絕放棄從法國引進再處理設施的要求。
1975年12月和次年1月,時任美國駐韓大使施奈德警告說:“如果韓國堅持自己的立場,美韓關系將徹底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他向韓國人明確表明,如果不放棄核計劃,美韓政治、經濟、安全關系將全面受到影響,韓國的未來將受到損害。。韓國前國務總理金鐘泌后來回憶說:“樸正熙總統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逐漸意識到自己堅持開發核武器,勢必會對美韓關系造成不可挽回損失,因此他提出要像日本那樣暫時積累核開發技術,等時機成熟時再著手進行開發核武器。”
1976年1月,韓國正式提出暫停與法國SNG公司簽署的關于引進再處理設施的合同,法國政府愉快地接受請求,樸正熙開發核武器的計劃由此流產。1978年,卡特宣布不從半島撤軍后,韓國一直懸著的心這才落了地,但韓國的科學家們依然沒有真正放棄核研究。